曼兹科特,公元1071年【下】
罗马全面战争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在文中作者John Haldon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指出东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伤亡很轻微,因此,随之而来的内战而不是曼兹科特的失败才是东罗马衰亡的根本原因。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1
level 13
在占领曼兹科特后的早晨,很可能是8月24日星期三,皇帝被告知一些被派出前往南方道路-通往卡里亚特,事实上-搜寻粮草的小分队被土耳其勇士袭击并击退。左翼的指挥官,尼科弗鲁斯.布瑞尼奥斯被命令追逐并击退这些袭击者;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他对付的是一直比预期大得多的部队,很快他发现他的单位被引诱进伏击圈并被包围,所以他被迫撤回营地。皇帝仍然认为这不会是塞尔柱人的主力部队,然后派出一支由Thedosiopolis军事长官尼科弗鲁斯.巴西里卡斯指挥的更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是巴西里卡斯忽略了拜占庭战术中关于假意撤退和游牧民族战术的部分,允许他的部队忙于追击那些他认为是正在撤退的塞尔柱军队。事实上,当然,土耳其人设置了一个埋伏,不仅巴西里卡斯的部队被切成了碎块并溃逃,而且他本人也被俘虏了。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2
...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level 13
意识到土耳其人比他想象中的要强壮,但完全未察觉到阿尔斯兰的接近,罗曼努斯命令整个左翼前进并其退土耳其人。但后者已经退进了环绕平原的丘陵中,只有当布瑞尼奥斯到达巴西里卡斯被伏击的地点时他才从一个受伤的幸存者那里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此时是大约是下午中段,土耳其主力已经到达,并向布瑞尼奥斯的部队发动了决定性的进攻并试图将其包围。后者明智地命令士兵有秩序地撤退,并偶尔发动攻击以掩护他单位的行动,他曾一度迫使土耳其人进行真实的撤退。但后者现在拥有了主动权,布瑞尼奥斯和他的部队最终到达营地时得以宽心。布瑞尼奥斯受了伤-据报道铠甲背部有两支箭矢,胸部也被一支长矛刺入-尽管第二天他仍能参加作战。
皇帝现在已经意识到他面对的是土耳其主力,他所获得的有关阿尔斯兰行动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帝国军队已经准备好了一次进攻,但在土耳其人完全退入东南部的丘陵后被迫停止。尽管一些斥候被派出试图侦查,敌军全部已经超出了视野范围,皇帝被迫退回营地。
然而在当天晚上,土耳其部队再一次证明了他们的速度与机动性,当很多奥古兹佣兵正在营地外与本地商人进行交易时,塞尔柱勇士在朦胧的黑暗中出现,猛然推进并袭击那些在要塞外缺少保护的人们。在奥古兹佣兵匆忙逃回营地之时恐慌接踵而来,因为营地里的人被奥古兹佣兵和塞尔柱敌军差不多的相貌所迷惑,关于这是一个针对营地的大规模进攻的谣言也传开了。但正如他们出现时一样土耳其人消失了,尽管夜里还发生了几次骚扰,主要的进攻并没有发生。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3
level 13
第二天早晨,8月25日,另一支塞尔柱分队试图攻占罗马人营地对面的河岸,但很快就在扎驻在那里的拜占庭步兵的协力攻击下被击退。然而,不久之后,很多叛逃到他们远亲塞尔柱方面的奥古兹勇士,制造了一些紧张气氛-罗马人认为剩余的佣兵或许也会背叛他们。当剩下的佣兵向皇帝发誓以示忠心时,忧虑也就消失了。不久之后从巴格达来的特使到达了帝国营地,特使是哈里发al-Muhal-ban的大臣,他希望双方能够谈判。但罗曼努斯只会接受塞尔柱人所办不到的条件-包括他们的撤军,所以特使离开了。或许皇帝认为,或被说服,这个特使只是用来拖延正面对决的伎俩,使得土耳其人能够获得增援-同时皇帝派出信使去召回那些他认为仍然在卡里亚特地区十分重要的大军。另外,忽略军队当时的情况,罗马军队仍然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尤其是在纪律与命令都十分关键的正面对决中;同时被普遍认为的是如果皇帝能与土耳其人决战的话,以现有部队和可用部队的人数,他们有很大机会将土耳其人打得大败。
因此在8月26日早晨巴格达大使离开后不久,帝国军队在营地外停住并准备向土耳其人进军。左翼由尼科弗鲁斯.布瑞尼奥斯指挥,他指挥的部队包括他任西部军事长官时在小亚细亚领导过的西方tagmata。右翼则由狄奥多里.阿里亚特斯指挥,包括卡帕多西亚人和小亚细亚的绝大部分单位。中军则有皇帝本人指挥,包括大部分卫队-包含scholai-和亚美尼亚重步兵。我们可以假设剩余的罗马重骑兵(很多被派给塔赞尼奥特斯)也在中军,佩臣涅格盟军和剩余的奥古兹佣兵则被分配到侧翼。
尽管在一些资料中皇帝被描绘得很傲慢与自负,作为一名将军时,罗曼努斯享有谨慎与明智的声誉,并且他十分了解土耳其人的战术。因此后卫部队与预备队都被妥善地安置在主力身后,使他们能够在主战线被迫后退时上前救援,或包围和切断那些试图绕过主战线并在背后发动突袭的敌人。后卫包括Hetaireai和其他精英部队,以及正规tagmata,有可能还有一定数量的盟军-佩臣

格或奥古兹-部队。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4
level 13
但就在此时灾难到来了。在撤退的命令下,中军开始后退。但在右翼撤退的信号被一些军官和士兵错误地理解成了皇帝已经阵亡。当然,后卫部队对于这次撤退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能够掩护后退的单位从而使得调动免除匆忙和恐慌。但是安德罗尼卡斯杜卡斯是罗曼努斯宣过誓的敌人,从当代描述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他肯定蓄意地不按照常规程序行动。他保留了自己的战线并直接向营地撤退而不是等待并掩护主战线,这使得罗曼努斯的部队变得暴露并使侧翼彻底孤立。尽管有一个资料源试图解释这个行动,但是绝大部分认同这是一次蓄意的背叛,计划使皇帝落入敌人手中,安德罗尼卡斯甚至可能希望,带来皇帝的死亡-从而能使得杜卡斯家族在通向皇位的道路上再无阻碍。同样,这些资料源都报道说安德罗尼卡斯故意报告皇帝已死的信息从而使得剩余的单位抛弃战场。
在看见后卫部队发生的事情和意识到拜占庭侧翼的混乱时,塞尔柱人展开了全面进攻。拜占庭右翼被摧毁并陷入全面溃败,向平原地区逃离;布瑞尼奥斯指挥下的左翼看上去在有序撤退,直到切断拜占庭右翼的塞尔柱部队从中间冲入并使得他们崩溃。意识到由一开始误解所带来的混乱,罗曼努斯试图召回那些惊恐的部队并在他的军旗下重新整队,但他的信号被忽视了,同时中央的部队也开始崩溃并后撤,表面上看他们在土耳其人四面八方持续不断的箭羽之下还是保持了一些秩序。皇帝和中军的一小部分被完全包围,并进行了最后的抵抗,罗曼努斯在马上作战,受了伤,然后他身下的马也被杀死了,在地上短暂地抵抗了一会之后,他被击倒了。直到第二天,在土耳其人收集战场上的武器与盔甲时,他才被认出来并被带到苏丹面前。
尽管帝国军队在那天晚上的战斗中被驱散,当时或近于当时的关于惨重伤亡的报告看上去非常有可能被夸大了,并且证据提示说,相反地,总体伤亡事实上很轻微。安德列尼卡斯指挥下的后卫部队与预备队未受损地撤出并向君士坦丁堡行军-在那里安德列尼卡斯很快地参与了对罗曼努斯的罢免。相似地,布瑞尼奥斯也没有受伤地逃了出来,左翼的单位,特别是西部tagmata,在随后的一年里仍有力地参与了对巴尔干的斯拉夫人和佩臣涅格人的作战。至于与皇帝一起的中军和右翼,卡帕多西亚tagmata看上去能够有一定秩序的撤出,像皇帝身边的一些精锐单位一样,例如stratelatai。事实上,战斗结束后,这些部队的很多单位都马上撤退到了Dokeia。当苏丹释放皇帝后,他在八天之后发现了这些部队。与他们的指挥官阿里亚特在一起,卡帕多西亚和其他的亚细亚分队宣誓支持皇帝对抗在君士坦丁堡假传皇帝死讯的篡位者。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8
level 13
曼兹科特战斗示意图
阶段一(8月24日)
1)粮草搜寻队被土耳其人攻击
2)布瑞尼奥斯试图追击袭击者,但被迫撤退
3)巴西里卡斯追逐袭击者,但被伏击并被俘
4)他的部队逃回曼兹科特
5)布瑞尼奥斯和左翼试图驱逐土耳其人,但被迫撤退
阶段一(8月25日)
6)土耳其人试图占领帝国营地后的河岸,被击退
A帝国营地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10
level 13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14
没精的~~~[狂笑]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level 11
悲哀啊
悲哀啊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15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回复 ULTRAMANのNOA :一直对**对埃及和小亚细亚和巴尔干的侵袭感到悲哀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level 13
曼奇科特确实不是决定性的战役,这个貌似是主流观点。
2012年12月20日 14点12分 16
level 13
2012年12月22日 14点12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