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美国大选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面对接踵而至的重大问题,奥巴马不但需要高层协商,还要与民沟通。为此,白宫通过社交网络向民众咨询意见,民众也可通过白宫社交网写信给奥巴马反映意见,而奥巴马要对这些民众意见给予反馈。对于通过社交网络与民众直接交流,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主任梅肯·菲利普斯认为,这种沟通方式会使民众更加信任政府,也会促使更多民众关注政府。
2012年12月19日 06点12分
1
level 14
一封奥巴马的来信
“大家好。今天,我见到了林·里昂女士。她是居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老年人。此前她给我们写信,信中她说,我们大家必须齐心协力,确保美国中产阶级的税务负担不会增加。因此,我们邀请她来到了白宫。”
在全美热议“财政悬崖”问题时,白宫向邮件订阅者发出了这样一封信,信是以奥巴马总统的身份来写的。奥巴马在信中说,如果国会无所作为,那么明年,所有美国家庭的收入税都会自动增加,一个中产阶级四口之家全年要多缴2200美元税。“我们不能坐视这一切发生。我们的家庭无法承受,我们的经济也无法承受。”总统还在邮件中建议民众登录白宫专门为此设立的网页,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仅如此,白宫在社交网络界面上也创建了热门话题标签——“我的2000美元”,请民众参与进来,讨论2000美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2012年12月19日 06点12分
2
level 14
用直接交流赢民心
这只是白宫利用网络与民众进行沟通的一个普通例子。在web2.0时代,白宫开创了多种新媒体互动方式,在网络世界中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也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在美国,最高行政当局与广大民众保持联系的传统由来已久。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40年代杜鲁门的电视演说,都为民众广泛称道。而到了2008年总统大选,社交媒体为奥巴马赢得了大量民心和资金,帮助其顺利入主白宫。2009年,奥巴马首次就任总统后在例行讲话中承诺,要“穿透政府的高墙直抵民众,”建设一个“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有创意”的政府。
从此,白宫正式进驻脸谱、推特等著名社交网站,开启了白宫的web2.0时代,白宫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全面“扩张”。目前,白宫在社交网络上拥有庞大的追随者,脸谱网上的关注者超过百万,推特上追随者已达340万。
Web2.0的核心是互动,因此除了进驻社交网站外,白宫主页也在2009年进行了改版,便于民众与之进行互动。访问者可以通过RSS订阅白宫的博客更新,或者注册成为邮件用户,就可以收到有关经济、就业、教育、医疗、移民等等方面的信息通知。
2012年12月19日 06点12分
3
level 14
“让民众更信任政府”
谈到白宫“占领”社交网站,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主任梅肯·菲利普斯指出,报纸等大众传媒依然很重要,但“我们希望人们能够直接得到信息,自己加以解读。”因此,白宫通过多种途径与民众直接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会觉得政府更加值得信任,也会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政府。”梅肯·菲利普斯是2008年奥巴马竞选时的互联网专家,为奥巴马当选立下汗马功劳。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并没有将社交网站作为单向发布信息的小喇叭,而是与民众进行有意义的互动。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副主任莎拉·伯纳德认为,白宫的社交网站不能仅仅是告知,更应该强调参与,而且不能局限于轻松闲适的小谈话。
白宫在社交网站页面上大都讨论国计民生的要事。民众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复与讨论,都被数字化小组用来作为了解民意的一种方式。
虽然白宫社交网络拉近了奥巴马与民众的距离,但莎拉·伯纳德强调,他们打造的是“白宫品牌”,而非“奥巴马品牌”。虽然奥巴马是现任总统,现在白宫社交网站上的主要信息也大都是与总统有关的,但白宫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因此不应该将重点单独放在一个人身上。伯纳德指出,数字战略小组的任务是将白宫展示给公众,让公众了解幕后的故事,参与其中并给予反馈。“我们一直都在唤起人们的关注,社交媒体让白宫得以和美国民众进行沟通。”
梅肯·菲利普斯主任也承认,白宫社交网络也遇到不少挑战,“白宫里面工作人员有限,但(白宫)外面却有太多的人。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输入/输出的问题,我们总是惊讶于得到的信息竟然如此之多。”
●作为总统传播团队的一员,扩大总统信息的传播
●向民众展示白宫和政府是如何运转工作的,让政府更加透明
●探索公众参与政府事务、与政府进行沟通的多种不同方式
——白宫数字战略办公室主任梅肯·菲利普斯阐释团队宗旨
2012年12月19日 06点12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