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hu3618
楼主
图为:左边是达成铁路,右边是成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是南充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南充成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构筑成渝城镇群片区中心城市的先决条件。 赵辉雄 本报记者 成潮生 摄 本报记者 刘海 实习生 薛春 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已成为成渝“K”字型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南充在成渝经济区中“左右逢源” 承担《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任务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组5月23日抵达南充收集相关资料,并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成都、重庆开始编制两地城镇群规划,此举标志着川渝两地联手打造“成渝经济区”迈出实质一步。 第五个城镇群规划 据了解,成渝城镇群规划是中国第五个城镇群规划。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担任,副组长则分别由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和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担任。 之前,国家建设部曾启动了长江三角、珠江三角、环渤海湾和海峡两岸4个城镇群规划。成渝城镇群包括南充在内的四川14个地级市的85个县(市、区),和重庆市23个区(市、县),区域内经济总量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1/4。 年底前完成新规划 据市规划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城镇群规划包括六大方面: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和有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及整体空间结构和重点协调地区空间布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策略;区域综合交通设施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城市安全等重大基础设施;确定重要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水源保护地、生态区等需严格保护的地区,划定重点开发地区、非开发地区;研究规划实施联合机制,确定规划实施步骤和分阶段任务。该规划编制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 规划编制小组目前已形成共识,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南充三大优势受关注 记者利用23日上午调研座谈会间隙,采访了部分专家组成员。他们认为,南充具备三大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南充居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独特地理位置,是成都和重庆“K”字型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成渝城镇群108个城镇中,除成都、重庆外人口最多和建成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在构建“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是交通优势。南充已初步建成通达全国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并紧密参与到成、渝、南“两小时经济圈”和“成、渝、南大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中,实现“共享、共生、共长”,尤其是机械配件、服装纺织等支柱产业与成、渝两地的主导产业协作配套密切。三是资源环境优势。嘉陵江纵贯南充境内298公里,山、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专家组认为,嘉陵江渠化南充境内9级航电枢纽工程的修建,四川核电站的落户以及龙岗气田的发现,对南充未来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等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链接: 5月23日下午,市委常委、副市长谢华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调研工作座谈会上专家组提出的“成渝城镇群片区中心城市”,与我市跨越发展奋斗目标“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是一致的,二者可以划等号。 谢华国指出,2004年7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南充市第六次总体规划(2001年-2020)》,就明确了“把南充建设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按此目标,市委三届三次全会郑重提出“产业强市”战略。2005年,南充成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全省首批进入大城市行列的4个城市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辐射功能的增强,凸现南充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从城市群的发展角度看,除了成都和重庆外,作为“十一五”全省规划的4个特大城市之一,南充当之无愧是成渝城镇群片区中心城市。
2007年05月25日 00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