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解析
博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多重人格解析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
level 7

解离症,对大家来说这是一种较为陌生的精神疾病。一般来说,解离症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疾病来的低,国外的发病率约
0.01%。尽管如此,报章杂志、电影等媒体却常常以这类疾病为题材,或许是因为此类精神疾病的戏剧性较强。解离症包括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迷游症、多重人格异常、及自我感消失症
`等等。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2
level 7

定义
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DCM)中归类于第一轴的解离症的一种。多重人格具有超过一个
(若是
2个则称为双重人格
)的人格存在,就有如
“在一个身体里住著好几个灵魂
”。事实上它有过多种名称,在
CCMD-3中称为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属癔症;在
ICD-10中称为
“多重人格障碍
”,属分离(转换)性障碍,在
DSM-IV中称为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属解离型障碍。
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定义为该病症的国际统一正式名称。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3
level 7

解离症
多重人格异常
(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不同的人格,而这些人格会在不同的时间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常令人好奇但是也令人怀疑,是否真的有可能如此?我们谨慎的说,在临床上的确是有符合这些描述的个案。在定义上,依据美国精神医学会编制的手册,将解离症界定为个人的意识、记忆、身份、或对环境知觉的正常整合功能遭到破坏,因而对生活造成困扰,而这些症状却又无法以生理的因素来说明。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4
level 7

简单的说,解离性
失忆症便是记忆不连贯,有暂时性失忆的现象。多重人格便是人格不连贯,不像一般人通常能跨情境、跨时间的表现完整的人格。照这样说,大家可能觉得这些现象离自己很远,但其实解离经验对我们并不陌生。举个例子,有时我们可能会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有时会自己跟自己讲话,有时会觉得自己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举动。所以,可能我们与解离症者的差别只在这些经验的多寡与严重程度。我们可以从民间的信仰习俗中观察到某些类似的情况。例如乩童附身,在附身当下其本身的人格似乎暂时被取代;而近年来的医疗资料也指出,为数不少的精神病患有灵魂附身的现象。解离症的成因与治疗仍是个尚待进一步清的议题,也是精神医学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5
level 7

特征
1.
各有各自的年龄层,各自的性别,各自的价值观。每一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独立地与他人相。

  
2. 有一些人格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有一些则各行其是。在特定时段内,至少会有一两个人格处于
“值班
”状态,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控制权的混乱。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6
level 7

  
3. 不同人格之间的变换过程通常是突然且戏剧化的,但再好的演员恐怕也难模仿得唯妙唯肖,也因此病人常被误以为在装病。

  
4. 病人常有失忆症的现象;或者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又或不记得曾经做过的事。

  
5. 病人受暗示倾向很高,即易被催眠。

  
6. 在接受检查时,除了几乎找不到什么异样的地方;前面所提到的失忆症现象,单一次的检查通常是无法看出病人的异样,必须有长时间的观察期才能发觉病人精神状态上的病症。

7.
多重人格障碍通常是漫长或一辈子的病程。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7
level 7

解离症状
不少人拥有梦游的经验,不过若有人梦游到每晚跟他人发生性关系却不自知,你相信吗?前不久在澳洲就发生过这种例子,一名患有严重梦游症的妇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每晚她会在睡梦中悄悄离家,到外头随便与陌生男子欢好。对于这种现象,精神科医师均表不可思议。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8
俺是AB型血。可以模仿多重性格,但是不影响人际关系。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这么多楼只有这楼回复,看来还是比较关心这方面的问题
2012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回复 冯晓晓 :[囧]
2012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回复 冯晓晓 :大千世界什么人也有,只要能生活的好,无所谓什么什么样的人。遵纪守法就行啦!
2012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level 7

  由于这名女子的同居人早已得知她患有梦游症,因此对她夜半时分起床走动的行径早就习以为常。不过后来这名同居人却发现,只要女友梦游的隔天早上,屋外总散布了一些使用过的保险套。为了一窥究竟,他选择一日女友再度梦游时,悄悄跟随观察,结果竟然发现女友不但梦游出门,还与屋外陌生男子见面,两人甚至就在屋外直接做起爱来。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9
level 7

罹患机率百万分之一
  虽然眼前景象十分惊人,不过这名同居人仍力求镇定,仅以数位相机将眼前所见拍摄存档。结束约半个钟头的性爱后,两人以吻别结束幽会,女子再若无其事地返家、然后上床睡觉。待第二天,同居人把照片给女方看,这名妇人显得相当吃惊,并表示自己完全不认识照片中的男子。
  虽然整件事情疑点重重,不过根据负责治疗这名特殊病患的睡眠专家布坎南博士在做了详细诊疗后表示,这名妇人应该是患了相当罕见的“睡眠**症”,患了此病的病人会在睡眠中不自主、毫无知觉地与人发生性爱。布坎南博士说,这种病症相当罕见,大约仅有万分之一的罹患机率。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0
level 7

病例多是以男性为主
  在北美的加拿大,几年前曾经针对此病做过深入研究,据说患有这种特殊梦游症的患者,会在睡眠中“醒来”,然后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性欲高涨,然后无意识地与枕边人求欢,而且比平常还更加温柔热情,常让另一半惊喜连连,许多伴侣甚至对这样的“意外”十分欢迎。一名患者的老婆还说:“他睡着时**做的事,比醒着爱表现更热烈,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地。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1
level 7

  研究人员表示,到目前为止,患有这种
“睡眠**症
”的病例多以男性为主,至于是什么原因?要如何治疗?

  由于案例实在太少,许多疑点尚待厘清!不过,无论梦游者在睡眠中间发生性行为只是怪癖抑或是严重病症,都有多重隐忧,需要积极治疗。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些
“梦游情人
”除了**外,会不会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危险行为。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2
level 7

国内专家:难以理解
  对于国外这名妇人竟能梦游到在不知情下与人多次**,精神科专家听闻后均表无法置信。虽然梦游者梦游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且旁人不易唤醒;不过要无意识地跟人发生性爱,实在不太可能。毕竟**不像外出行走、饮食般只是单纯个人行为,而是需要与人高度接触,加上生理反应的配合才能完成。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3
level 7

可能是精神“解离症”
还有专家表示:如果不是骗局(女子以梦游作为外遇借口),那这名女子即有可能是精神“解离症”患者!这类的患者为了逃避会引发心理痛苦的事物,会将自己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活动中“分解离开”出来,以达到防卫自我的目的。因为病人的意识、认同、或运动行为的正常协调功能突然改变下,对外人而言,就像换个人似的。不过这种现象一般都是在病人醒着、且有突发的特定事件发生时才会产生,和这名妇人在睡眠中且经常性地发生又不尽相同。在证据资讯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只能以“难以理解”来形容整件事。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4
level 7

治疗方式
1.
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为重整多重人格者的整个人格结构,比如让他们摆脱孩童期被虐待的创伤性经验的阴影,让他们学会用成熟的方式去面对压力,不要遁入较不成熟的人格特质或行为模式中。这样的治疗过程,通常是充满艰辛、挫折,需要无止境的包容、关怀与耐心,及高度的心理治疗技巧的。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5
level 7

  
2. 有的多重人格患者身上,会具有一个叫做『自助者』的人格,此人格通常是积极的、正向的,类似患者本身的心灵导师,因此有些心理医生会试着找出这个人格,和其同时帮助患者整合人格,调整想法,使患者痊愈。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6
level 7

  
3. 多重人格与催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催眠状态下,大多数被催眠者可以被诱导多重人格。原理在于通过催眠在大脑中枢可形成一个强兴奋点,从而抑制周围中枢系统的兴奋。多重人格便是由多重强兴奋点主宰的,人格间的转换便是多重兴奋点间的转换。但催眠不慎有可能诱发催眠后多重人格症,有时,患者还会出现新的人格类型,因此虽然多重人格者容易被催眠但是用催眠来证明患者具有多重人格的做法是有害的且消除这种治疗所引发之副作用是极其困难的。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7
level 7

4.
是否可藉药物来治疗?药物对一些较常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有相当好的效果,但对解离型认同障碍还是没有帮助。
文学作品
向来就多人质疑多重人格的真实性,多重人格是否只是一种当事人也不自知的
“装病
”行为?的确一般人在受到暗示下,可以出现类似多重人格的症状,
“扮演
”出另一种人格倾向。这方面仍有争议,但也有许多证据逐渐证实人类有分立的记忆次系统和无意识而又主动的心智活动存在。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18
level 12
我想知道什么是强迫症
2012年12月16日 04点12分 20
强迫什么了?
2012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level 14
多重,表示中枪
2012年12月16日 05点12分 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