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三百多年前,它凭借路易十四的强大王权,称霸一时;两百多年前,它依靠拿破仑的军功横扫欧洲。在
19
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
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三百年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音。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究竟凭借着什么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2
	
       
     
    
    
      
	
	
	level 11
       
      
	
	
	  
法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
1790年,这里收藏着法国自
7世纪以来的珍贵文物和档案资料。这是一本
200多年前的记事簿,它的主人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国王的日记写得非常简洁,除了在出门打猎的日子里,记下猎物的数量之外,其他的时候,都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 
1789年
7月
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因为,连经常进行的猎鹿游戏都没有,所以,无事可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4
	
       
     
    
    
      
	
	
	level 11
       
      
	
	
	  
1789
年
7月
14日
,手持武器的
巴黎
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
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
98个人。因为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7
月
15日
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GE命。”
这场**被后世称为法国大GE命。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5
	
       
     
    
    
      
	
	
	level 11
       
      
	
	
	  
路易十六刚刚从睡梦中惊醒,ge命已经开始了急风暴雨般的进程。法国的最高权力很快就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国民议会那里。攻占巴士底狱之后仅仅
20
天,国民议会就宣布:废除一切封建特权。这意味着
120
多年前由国王路易十四建立起来的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法国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摧毁绝对君主制的ge命?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路易十四和他创建的制度究竟给法国带来了什么?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6
	
       
     
    
    
      
	
	
	level 11
       
      
	
	
	  
然而,这位让法国第一次称霸欧洲的君主去世仅仅74年后,大**就推翻了曾经给国家带来巨大荣耀的绝对君主制。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于是,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税收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 教授 让·吕克·杜米纳克:当时法国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在这三个等级之间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前两个等级,他们有优越的条件,不需要纳税,但却享受税金和其他的特权,第三等级,他们只有工作的权利,而且还要纳税。
特权阶层和第三等级的矛盾显而易见。在路易十四时代,因战争而不断增加的税收,则让这一矛盾愈演愈烈,君主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8
	
       
     
    
    
      
	
	
	level 11
       
      
	
	
	  
正如一位法国学者所说,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没有一种机制能保证国家抵制不合法理的行动。路易十四统治末期,走向衰老的不只是他本人,还有绝对权力的整个系统。君主专制已经像君主本人一样筋疲力尽。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大**研究所 所长 让·克莱门特·马丁:一个人表面上看死于感冒,实际上他早已有病,身体已经很虚弱,所以一得感冒就死了。法国当时实际上已经被很多矛盾所困扰。
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此时,东方的大清帝国正在安享乾隆年间的盛世,但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国王路易十六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先祖留给他的难题要远远超过荣耀。
据说,路易十六温和内向、处事犹豫,最大的爱好是拆装铁锁,但是,这位锁匠国王却没能打开困住国家前进的枷锁。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9
	
       
     
    
    
      
	
	
	level 11
       
      
	
	
	  
在他登基14年后的一场天灾中,法国社会的矛盾被激化了。连续性的全国农业歉收,使得1789年成为整个18世纪中面包价格最贵的一年。市民们几乎要花掉全部收入才能勉强吃饱肚子,农民们却在承担比往年更重的赋税。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教授 雅克·马塞:他们必须向封建领主付地租,或者向有土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纳租,有些资产阶级也拥有土地,因为在农村当时还存在一千多年的封建税制,另外一种皇家税,包括人头税,还有一种非常不得人心的盐税。
两百多年前的漫画,描绘出当时法国社会的景象:沉重的赋税全都压在第三等级身上。
与此同时,战争仍在继续。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尝试着对特权阶层征税,结果却引来强烈不满。这使得国王成为全体国民的对立者。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0
	
       
     
    
    
      
	
	
	level 11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ge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宣言共17条,它庄严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
法兰西学院 院士 让·皮埃尔·安格雷米:法国是以自由、平等、博爱这三大思想在全世界发挥影响的。人权在法兰西民族的全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权都必须得到维护。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2
	
       
     
    
    
      
	
	
	level 11
       
      
	
	
	  
从君主专制到张扬人权这样大跨度的ge命是怎样产生的呢?法国大ge命的新理念又是从何而来?历史的奇异之处在于这些当时最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恰恰孕育在欧洲王权最专制的地方——法兰西。
巴黎,一个聚焦全球目光的舞台。这个属于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之都,就诞生在掌握了绝对王权的路易十四手中。而他个人对艺术的喜好、支持和赞助,给这个城市注入了灵魂。
路易十四亲自创办了法兰西舞蹈学院、音乐学院、喜剧院、建筑学院和科学院。他本人从七岁开始就每天坚持芭蕾训练,并亲自扮演太阳神阿波罗,由此还获得了“太阳王”的美名。
这一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将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整个欧洲的宫廷和贵族都以会说法语为荣,所有的外交条约都用法文来撰写。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大ge命研究所 所长 让·克莱门特·马丁: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社会在欧洲占优势,法国为欧洲各种事业在思想上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当时的专制政体和文化艺术发展之间不存在对立,两者之间是比较协调的。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4
	
       
     
    
    
      
	
	
	level 11
       
      
	
	
	  
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贵妇人家中宽敞、雅致的客厅,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刺激着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与此同时,刚刚在巴黎出现不久的咖啡馆则为市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启蒙思想就这样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
法国巴黎1787咖啡馆 老板基尔:这些咖啡馆是大ge命时期,人们的活动场所。当时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大家都希望改变那个旧世界。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5
	
       
     
    
    
      
	
	
	level 11
       
      
	
	
	  
这个盒子里的珍贵收藏,是两百多年前的一颗充满激情的心脏。它的主人伏尔泰说:“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因为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伏尔泰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他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对话:“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大ge命研究所 所长 让·克莱门特·马丁: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6
	
       
     
    
    
      
	
	
	level 11
       
      
	
	
	  
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 这也成为法国大ge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如果说伏尔泰是旧制度最有力的批判者,与他同年去世的另一位思想家卢梭,则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
	
	2012年12月14日 11点12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