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Null84
楼主
总有人试图用机甲和坦克硬拼……好像陆军的装甲单位只有坦克一种……打不过坦克的陆军单位就没必要存在似的……
但是机甲的优势偏偏不是重火力、高防护……所以试图和坦克比高下就是以己只短,击敌之长……焉有不败之理?……
机甲的优势应该是地形的通过能力……那么最能发挥机甲地形适应能力的场合是什么呢?……
最先考虑到的就是两栖登陆……要知道全球一半以上的海岸是不适合坦克登陆的!但是机甲可以通过这些地形!这样一来,敌方的防御范围将大幅度增加……防守方要么遍布海岸的修筑防御工事,要么只能在登陆方的海上火力打击下坚持……这将带来战争模式的改变……
当然,这样的机甲未来也不会很早出现,原因有二:1、技术复杂;2、大规模登陆越来越不可能……
第二个可以想到的就是工程兵……工程兵就是要为普通车辆在无法通过的地形上修桥筑路,但是如果工程兵自己的载具也无法通过……所以,工程兵应用机甲是很必要的!
事实上,工程兵的载具已经机甲化了……
第三个是电子战和侦查单位……这类单位的地形通过型倒不是必须很好,但是能到达一般载具无法到达的地点意味着将同样较难受到传统一般载具平台的攻击!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
这类单位将在机甲的地形通过能力得到验证,并且控制技术较为成熟后出现,不过数量不会太多……
第四个是炮兵和导弹单位……这类单位一方面和电子战及侦查单位一样需要规避攻击,一方面机甲的平台可能会带来更加便捷的就位、转移程序……这两点决定了机甲平台在这一方面的优势……
当然,由于炮兵和导弹发射平台都是消耗品,所以,在机甲变得像小轿车一样便宜之前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第五个是兵力投射和伴随单位……目前的摩托化行军需要依托国家的路网,但是路网在拥有机甲的一方看来不再是必须!于是,拥有机甲的一方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敌国的路网,而道路既没有装甲也没有办法移动!这将给陆地的战争规则带来改变……
当然,这些单位也是消耗品……
最后,这些都是不考虑空中单位的状态下的结果……当加入空中单位后,这些优势势必会打折扣……
但是空军飞机或者直升机的数量即使美国也不过数千(不过3千好像)……陆军单位的规模则是数以万计!……
2012年12月14日 04点12分
1
但是机甲的优势偏偏不是重火力、高防护……所以试图和坦克比高下就是以己只短,击敌之长……焉有不败之理?……
机甲的优势应该是地形的通过能力……那么最能发挥机甲地形适应能力的场合是什么呢?……
最先考虑到的就是两栖登陆……要知道全球一半以上的海岸是不适合坦克登陆的!但是机甲可以通过这些地形!这样一来,敌方的防御范围将大幅度增加……防守方要么遍布海岸的修筑防御工事,要么只能在登陆方的海上火力打击下坚持……这将带来战争模式的改变……
当然,这样的机甲未来也不会很早出现,原因有二:1、技术复杂;2、大规模登陆越来越不可能……
第二个可以想到的就是工程兵……工程兵就是要为普通车辆在无法通过的地形上修桥筑路,但是如果工程兵自己的载具也无法通过……所以,工程兵应用机甲是很必要的!
事实上,工程兵的载具已经机甲化了……
第三个是电子战和侦查单位……这类单位的地形通过型倒不是必须很好,但是能到达一般载具无法到达的地点意味着将同样较难受到传统一般载具平台的攻击!这一点是很有价值的……
这类单位将在机甲的地形通过能力得到验证,并且控制技术较为成熟后出现,不过数量不会太多……
第四个是炮兵和导弹单位……这类单位一方面和电子战及侦查单位一样需要规避攻击,一方面机甲的平台可能会带来更加便捷的就位、转移程序……这两点决定了机甲平台在这一方面的优势……
当然,由于炮兵和导弹发射平台都是消耗品,所以,在机甲变得像小轿车一样便宜之前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第五个是兵力投射和伴随单位……目前的摩托化行军需要依托国家的路网,但是路网在拥有机甲的一方看来不再是必须!于是,拥有机甲的一方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敌国的路网,而道路既没有装甲也没有办法移动!这将给陆地的战争规则带来改变……
当然,这些单位也是消耗品……
最后,这些都是不考虑空中单位的状态下的结果……当加入空中单位后,这些优势势必会打折扣……
但是空军飞机或者直升机的数量即使美国也不过数千(不过3千好像)……陆军单位的规模则是数以万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