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权威检测:油质其实没问题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谭本政 通讯员 包骏 ) 当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时,一些食用油会出现结冻、颜色浑浊的现象,其中还夹杂着棉絮一样的东西。这油还能吃吗?会有质量问题吗?12月6日上午,在万州区五桥一超市大门口,就有消费者提着某品牌葵花籽油要求退货。事后,经过权威部门鉴定,该批葵花籽油全项检验指标均合格,并不存在掺假的情况。
食用油出现“结冻”现象
今年11月22日,该超市搞店庆促销活动,某品牌的葵花籽油的销售价由原来的89.9元降低到59.9元,整整优惠了30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原本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在十几天后发生了。
12月6日9点刚过,超市门口就有消费者声称,自己购买的葵花籽油有质量问题,因为有些油颜色变得浑浊,有的则夹杂着棉絮一样的物质。这些油都是前些天在该超市购买的,消费者认为他们购买的油是假冒伪劣商品,超市对此必须给一个合理的说法。
2012年12月12日 01点12分
1
level 11
工商立即对样品送检
接到超市反映的情况之后,万州区工商分局立即行动。在局长程广的指派下,由分管副局长黄智明立刻携辖区百安工商所工作人员组成了应急小组,前往超市处理此事。
为了妥善解决好此事,应急小组要求超市对葵花籽油进行下架处理。同时按法定抽样方法对该批次葵花籽油进行抽检,并要求超市在柜台外安排专门的场地、组织专门的人员,对消费者葵花籽油先行退货处理,同时立即发布告示,对消费者作出合理解释。
通过落实一系列举措后,消费者退货的工作有序开展。6日当晚,超市累计退回该批次葵花籽油1910桶。
由于万州没有具备检测能力的专业检测机构,万州区工商分局立即安排专车专人将抽检的该批次葵花籽油样品送往重庆,委托法定质量检测机构对该批次葵花籽油的所有质量指标进行全项检验。
权威报告:符合标准要求
12月8日,由法定质量检测机构对送检的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色泽、气味、冷冻试验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权威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显示:“该批次样品依据GB10464—2003《葵花籽油》检测,所检测项目符合标准要求”。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无疑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收到检测机构出具的质量合格的检测报告,万州区工商分局赓即允许超市上架销售葵花籽油,并要求超市要处理好消费者退货的要求。
2012年12月12日 01点12分
2
level 11
专业说法
坚果类食用油在低温下会出现浊物属正常
据万州区工商分局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在低温下,没有掺假的坚果类食用油也会出现人们所看到的结冻、出现棉絮状物质的现象。油脂是由多种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甘油三酯。由于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碳链长短不一,所以其结冻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即使是同一种油脂,结冻后也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如白色絮状物、不透明黄色糊状、白色沉淀、白色结晶等;如果是调和油,结冻后的状态更是复杂多样,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
一些消费者因为看到食用油结冻只是个别现象,就因此而担心结冻的油脂品质不佳,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食用油结冻与否不但与油脂的种类有关(如花生油就比较容易结冻),还和运输、储藏条件有关(比如装在货车靠外围的食用油就比较容易结冻;郊区气温寒冷,放在朝北厨房里的食用油也比较容易结冻)。所以说,即使是同一种类的食用油,有的结冻有的不结冻都是很正常的,和品质无关。
食用油结冻丝毫不会影响其口感和品质。消费者只需将它放在温暖的室内,它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纯净状态。如果要加快油脂的解冻速度,可以将它放在空调房间里并给予适度的摇晃。专家建议:在气温低的天气里,可以将食用油储藏在温暖的地方,这样可有效防止其结冻,便于使用。
同时,工商部门提醒广大的消费者,购买食用油一定要到正规商店选择大厂家的获得QS标志的品牌产品,千万不要贪图便宜因小失大,因为食用油是保证自己摄取营养、维持健康的关键。
2012年12月12日 01点12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