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阴阳一体,怎分阴阳?
用达尔文进化论阐释中医2
【摘要】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阐述
正确的
中药药性,创造正确“阴为体阳为用”的中医理论,指导疾病的防治。
【关键词】
阴为体阳为用,
阴虚者,阳也虚,阳虚者,阴也虚,
补阴即是补阳,补阳即是补阴。
(二)阴与阳
阴阳是一个整体,不可分。所谓“阴为体阳为用”就是阴阳关系的最好概括,以我们自身为例,“阴为体”指的是阴相当于可望而可即的身体组织:肝、脾、心、肾、眼、耳、大小肠等;“阳为用”指的是阳相当于我们的身体组织表现出来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各种生命现象:肝的合成与贮存许多人体所需的各种重要物质、分泌胆汁、解毒作用、防御作用,脾脏的参与骨髓造血的调控和红细胞、血小板的破坏、清除功能,心脏的推血运行功能,肾的排泄体内的代谢产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产生多种激素的功能,眼的视觉,耳的听力,大小肠的吸收养分及运送食物的功能等。
你看我们的机体表现出来的生命现象和我们的机体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阴阳是一个整体;既然阴阳是一个整体,那么应该是阴虚者,阳也虚,阳虚者,阴也虚;不可能有单纯的阴虚或阳虚存在的。
那么应该怎样理解传统中医的阴虚、阳虚和补阴药、补阳药呢?
我在“用达尔文进化论阐释中医(一)中药的药性”一文中是这样来确定中药的寒热温凉药性的:“
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性温热,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性寒凉”。我们发现传统中药中绝大多数的补阳药是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或者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寒冷季节能够成活的植物为了适应寒冷的生长环境,其体内必然代偿出耐寒冷的热性物质,那么这种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体即是阴,而这种植物耐寒冷的生命现象即是阳,所以补阳药即应该是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体代偿出的耐寒冷的相对热性物质。传统中医中大多数的补阴药是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为了适应温热的生长环境,其体内必然代偿出耐热的寒性物质,那么这种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体即是阴,而这种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耐热的生命现象即是阳,所以补阴药即应该是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体代偿出的耐热的相对寒性物质。如果用达尔文进化论来理解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补阳药应该是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体代偿出的耐寒冷的相对热性物质,补阴药应该是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体代偿出的耐热的相对寒性物质罢了”,这样就不难理解传统中医中的一些经冬能够成活的植物被列入补阴药中,一些经冬不能成活只在温热季节生长的植物被列入补阳药中,其实从阴阳的体用关系看,所有植物都应该具有既补阴又补阳的功能,只不过有的偏寒,有的偏热而已。
2012年12月06日 09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