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子祥 赵增熹 「嬉乐」不欺场
林子祥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一楼喂熊]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1
level 11

专访林子祥 赵增熹 「嬉乐」不欺场
(2012年12月03日)
【am730讯】
林子祥(阿Lam)总予人甚cool形象,不太爱说话,回答总会字字千金,上次跟他儿子Alex(林德信)专访,阿Lam在他心中算是个巨人,原本该在小孩时期对父亲的联想,却出自已届成人的Alex口中,「他的歌路真的很广、很前卫,敢试不同音乐类型,现在重听,觉得很厉害。」
文:陈龙超、许惠敏 图:林振东
Wardrobe:dunhill (赵增熹) Venue:The French Window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2
level 11

阿Lam唱法多变,音域广,至叫笔者深刻倒是那份对音乐的冒险精神,他可以是《亚里巴巴》般狂野,热情不下於草蜢,也可散发出像《在水中央》的
中国味道,当歌手在类型上成功,不易走出框框,因乐坛竞争激烈的时候,一个尝试可能搞垮自己事业,只是多变竟成了他的风格,乐迷们当年对他的新专辑总带著一份期待,渴望突破,阿Lam自诩一直创作自由度甚高,不太理会市场,焦点放在从音乐获得乐趣,这个超然地位该是累积成功的结果,这位音乐巨人在演唱会中跟不同团队
合作,赵增熹(阿熹)是最新的一位。
音乐巨人与裁缝
两个名字放在一起源跟陈洁仪(Kit)的合作,去年2月阿Lam当上Kit与赵增熹的演唱会嘉宾,促成一年后的《绝对熹祥》演唱会。阿Lam:「我玩过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香港应该没有一个歌手像我,所以要找一个玩到很多类型音乐的人,他就是很音乐嘛!」对於巨人给戴上的高帽,阿熹自谦为身兼两职的音乐人回应道:「我钟意将不同的音乐元素放在一起,有些歌会重新编排,像『裁缝』为歌曲剪裁一件新衫;有时也会像厨师,像做分子料理一样,将不同的音乐元素砌在一起,目的是要台上的人玩得开心,我一直相信纯粹玩音乐,也可投入过瘾,台下观众自然会High!」作为音乐制作人,由幕后走到幕前,担任评判到开演唱会,阿熹也属敢於破格之人,两个口里常挂著「玩」音乐的人,如何为演唱会注入新元素?要玩得出神入化,认真地嬉戏,绝对是一门艺术。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3
level 11
云集各门乐手 为旧曲裁新裳
拍板合作开演唱会后,还没签约,阿Lam已急不及待,构思好演唱会的概念与流程:「尽早定好概念,才有充裕的时间筹备,这次已准备不同类型的音乐给他玩,包括民歌、中式、情歌、Rock、两人的电影歌曲等,他甚麼音乐也可以玩,不同类型的音乐环节会配合不同乐器,木结他、二胡、琵琶……还请来不同的乐手合作,全女班,想起都刺激!」谈起音乐,阿Lam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面对有要求的歌手,音乐「裁缝」亦不敢怠慢,阿熹裁了新衫交功课之余,也积极寻找合适的乐手:「自己以弹琴为主,他的旧作《旧居中的钢琴》的钢琴部分不多,我会做个『坚料』的钢琴版;Rock的部分,为要找一个很有Rock味的女结他手,已经找到美国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逼自己去探索不熟悉的领域,发掘新东西,go through这过程,很好玩!」拼贴不同布料裁件衫,或是凑合不同食材炒碟餸,搞不好便成了不伦不类的百家布或大杂烩,但能云集各地高手,说不定造就破旧立新之作,当中或多或少带著冒险成分!
创新在乎功力
「跟不同的乐手合作,大家有来有往才会有新的东西,要创新就不可畏首畏尾,当年由英文歌转唱Canton Pop,也不怕被人话『鬼佬唱广东歌、唱垃圾』,就是放胆去做,Paco (黄柏高)听著我录《谁能明白我》,我临时提出最后一段唱高八度,即使不知唱得如何,都可先试试!现在的新人,似乎无咁自由……」还未及阿Lam说完,阿熹即时抢白:「是水准问题喎!你的歌红又唱到,当然无人要你改,我通常都做补镬那个……」八十年代是流行音乐的黄金期,能够站到台前的歌手都有经历过一段要捱要等的日子,但随著科技进步,很多人也可轻易自己录歌,还可用各种调音技术修饰歌曲,阿熹叹道:「除非不站台演唱,始终唱live要有一定的功力,无论香港、美国的新一代歌手也一样,唱live跟唱片可相差六至七成,应该多著重功力的训练!」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4
level 11
Live精神 人歌合一
谈到唱live,天生是表演者的阿Lam随即兴奋起来:「上到台我就会上身,唱live才可以去尽些!」在旁的阿熹「同步发声」地回应:「你就可以……」谈得起劲的阿Lam继续说:「如果只歌已经好熟,入晒整个人,唱live的观众反应,自然会令个人high,所以我一直都不喜欢将band队放在台下,在台上才能彼此交流,个Flow才可以跟著大家的感觉走。」在这位乐坛前辈眼中,这种歌手与乐队跟观众互相感应的经验,是在K场、录音室所不能及的,也是由监制悉心指导下完成录音的歌手们,无法享受的过程。
曾监制过不少专辑的阿熹,深明乐坛的运作模式,当唱片市道继续低迷,歌手便需靠其他工作维生,他无奈地说:「明白现时歌手为何这样,实在很多工作要兼顾,录音的时间也不多,更遑论准备如何唱,效果自然……」在乐坛持续多年的现象只是表徵,阿Lam想到深层次的问题:「音乐人的身份没有了,创作一定要base on一些我听过、影响我、动过我心的东西,若没有了这个根,会好假,听完也不知你在说甚麼?唱甚麼?」
论尽乐坛 千人一面
甚麼是音乐人身份?阿熹立即望向阿Lam:「他唱的歌,一听就知,身份好鲜明,但现在同一首歌,给ABCD唱都差不多,没有独特的感觉,身份模糊。除非是唱作歌手如方大同、王苑之等,其他歌手必须倚赖创作人,创作人又都是那几位,首歌要入到K场,适合Mass(大众)唱便会没有了独特身份。」阿Lam不忙补送两句:「我听了也分不清谁跟谁,唔止唱歌,造型都是,造来造去都是一个型,即系无identity!」
对於现时乐坛歌手千人一面,音乐万变不离一款的现象,经常循环讨论,是乐迷口味收窄、歌手水准下降、创作人青黄不接……都是鸡与鸡蛋的问题,没完没了。阿Lam与阿熹两位「老行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实话」之外,还会继续「做实事」,合办一个音乐为本的Concert,正如赵增熹所相信,在追求视觉刺激的睇Show一族之外,还存在著一班著重音乐本身的听众,只要市场存在并持续增长,也不由得「制星工厂」漠视需求,继续生产倒模式「偶像」。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5
level 11

后记:
阿Lam比想像中健谈,有时跟赵增熹聊到音乐、乐坛看法,他也会很自然加入讨论,不用甚麼问题牵引,接近一个小时访问,总予人亲切之感,但谈到创作,却仍然相当有火,对演唱内容、歌曲、乐器成分都有自己意见、坚持,作为「音乐裁缝」的赵增熹在访谈中表示刚刚交了最新一份功课,等待「老师」批核,一有空档,仍不忘滔滔不绝的谈,嗅到他们对音乐、创作的热诚。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6
level 9
期待 [Yeah]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7
level 15
期待,期待!!!
2012年12月03日 05点12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