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如果想看懂红楼梦秦可卿的身份,其实很简单,因为红楼梦写的是历史。而书中多次提到了末世,非清朝末世,那就是明朝末世。秦可卿的身份是养生堂抱来的,不被人待见,他的地位本身不是很高,可是凭借自身的品行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而刘心武还疑什么公主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知道了这些,我们知道作者对于人物起名字很有研究,名字不是随便起的,我先说下第一个问题,秦可卿为什么姓“秦”?这个“秦”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东府里面除了秦氏,还有个尤氏,秦氏死后,贾蓉续娶的妻子为许氏。“秦”“尤”“许”,熟悉百家姓的都知道“朱秦尤许”,其实作者费了这么大心机就是隐藏了个“朱”字。“朱”是明朝的代指。有人通过判词里面画个美人上吊来索隐出“秦可卿”为崇祯帝“朱由检”。其实则不然。“秦可卿” 这三个字组成的名字是有深意的,“可”才是他的真实身份,而“卿”是“大臣的代指”。那么答案其实已经出来了。
末世,带“可”字,大臣,死了,受人们爱戴, 这些信息合在一起 就是“史可法”。这也就是作者用“史笔”的深意。
说到这里,其实你还有些不信,但对应“第十三回”的脂批。你细细看来。就会了然不惑。
开始说“贾琏(假脸)和黛玉”去扬州,凤姐和平儿胡乱睡下,“胡乱二字奇”什么意思?就是“胡”乱。满清为“胡虏”。
蒙侧批:“瞬息繁华,一时欢乐”二语,可共天下有志事业功名者同来一哭。但天生人非无所为,遇机会,成事业,留名于后世者,办必有奇传奇遇,方能成不世之功。此亦皆苍天暗中扶助,虽有波澜,而无甚害,反觉其铮铮有声。其不成也,亦由天命。其好人倾险之计,亦非天命不能行。其繁华欢乐,亦自天命。人于其间,知天命而存好生之心,尽已力以周旋其间,不计其功之成否,所谓心安而理尽,又何患乎?一时瞬息,随缘遇缘,乌乎不可!
以上一段是说史可法生不逢时。
“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 ” 是作者不忍下笔也。
“这是急火攻心,甲戌侧批:如何自己说出来了?” 这里“急火攻心”指的是清军攻打扬州城用的“火炮”。
“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甲戌眉批: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
这是说史可法守的是“樯”是“城墙”。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说下焦大口中的养小叔子说的是“秦可卿养贾蔷”,隐写的是“史可法誓死守城”。
“贾珍喜之不尽,即时传下,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那宝珠按未嫁女之丧,在灵前哀哀欲绝。甲戌侧批:非恩惠爱人,那能如是?惜哉可卿,惜哉可卿!”
这里“宝珠”是取谐音“保朱”,保卫朱家王朝。
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甲戌侧批:史小姐湘云消息也。
特特的注明必有深意存焉。
蒙回末总评:借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上下大小,男女老少,无非情感而生情。且又藉凤姐之梦,更化就幻空中一片贴切之情,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感之象,所动之萌,深浅诚伪,随种必报,所谓幻者此也,情者亦此也。何非幻,何非情?情即是幻,幻即是情,明眼者自见。
这里我多次引用“蒙批”,可以说《蒙古王府本红楼梦》也绝对是真本,他的批语价值同样非常高。
写了这么多只是抛砖引玉。我们可以一起从原文和批语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倾向,来破解这300多年来的迷局,找出原始作者和批书人。 其实有的时候迷局揭开了也就不神秘了。
2012年12月02日 14点12分
1
level 10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
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
,祥符人(今河南开封
),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
),东汉
溧阳侯史崇
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
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忠靖候。。。多么明显啊。。。
2012年12月02日 14点12分
7
level 10
又仔细看了遍甲戌本第13回。可以肯定的是“眉批是假语,文中夹批和侧批为隐语”。
2012年12月03日 06点12分
9
level 10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 有一大段长批 是说 赵香梗 给杜子美 立祠堂,后来由于调任,后来的官吏把那个祠堂变成了自己的祠堂。
批书人说不是批石头记,就是由于锁书甚破,所以暂记在那里。
这也是假语。其实那里面包含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2012年12月03日 07点12分
11
level 10
从风月宝鉴的内容和 诗社内容的对比,通过对语气和行文的方式来看,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作书人为一个人,批阅增删,行文以及诗词是同出于同一个作者的。只有第67,79,80 回 ,有些不一样,但也可以看出 脂批本中的脂砚斋是补充的那些回的,也就是说
从整体上来讲,作者就是一个人。我也赞同一个小说是一个整体,所以前80回思想统一性是有的。不论改过几次稿本,写80回石头记行文和诗词的是一个人。 这也就否定了 原作者和批阅增删者是两个人的疑惑。因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2012年12月04日 03点12分
14
level 10
如果脂砚斋所言为真,作者死于“壬午除夕”,我们说了那是康熙纪年,就是1702年,卒于1702年的文人很可能为作者。这里有“严绳孙”“万斯同”等,可做备考。
2012年12月04日 03点12分
16
level 10
曹寅生于1658年,卒于1712年,那么红楼梦中的,接驾四次,巡盐御史,严老爷,等语很可能是后期植入到作品中迷惑读者的。曹寅之子,曹颙生于1689年,距离1645年有44年,用假语村言写“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别提什么孙子辈的曹天佑了。
2012年12月04日 03点12分
17
level 10
洪升,生于1645年,卒于1704年,而且红楼梦中引用了“长生殿”,所以他为作者引用自己作品的可能也不会很高。
2012年12月04日 03点12分
18
level 10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
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
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
、张世杰
被称为“宋末三杰”。
2012年12月04日 11点12分
27
文天祥死期与贾瑞死期 都在冬天。这也是文天祥是贾瑞的原型的证据。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level 10
景炎二年八月,蒙古铁骑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铁骑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归降,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虽然文天祥受着国破家亡和妻离子散的巨大打击,但没有动摇其抗蒙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蒙。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蒙古铁骑俘获。他吞下
二两脑子(即龙脑)自杀守节,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百度百科文天祥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因后来吃“
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来寻。王夫人命凤姐秤
二两给他。”
---红楼梦第十二回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29
独参汤 谐音 “毒身汤”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level 10
风月宝鉴为什么只能照“背面”才能存活。因为“背”为“背叛”之义。因文天祥誓死不背叛南宋。若能归降忽必烈就不会死。王熙凤此回背面“忽必烈”,正面是“南宋的首领”。都是“王”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30
level 10
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蒙侧批:此一句力如龙象,意谓:正面你方才已自领略了,你也当思想反面才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哈哈,作者好笔力,“丹心”为何?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31
level 10
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庚辰双行夹批:可怜!大众齐来看此。蒙侧批:这是作书者之立意,要写情种,故于此试一深写之。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虽死亦不解脱者,悲矣!——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32
level 10
大骂道士,“是何妖镜!庚辰双行夹批:此书不免腐儒一谤。若不早毁此物,庚辰双行夹批: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庚辰双行夹批:腐儒。
此书乃正史是也。
2012年12月04日 12点12分
33
level 10
维太平不易之元,(庚辰双行夹批:年便奇。)
蓉
(满清)
桂(吴三桂)
竞芳之月,(庚辰双行夹批:是八月。)无
可(史可法)奈何之日,(庚辰双行夹批:日更奇。
试思日何难于直说某某
,今偏用如此说,则可
知矣。)
2012年12月18日 08点12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