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临汾战役经过概况 2006-11-20 17:05李鉴三 马云亭   1948年临汾战役中,笔者李鉴三担任阎锡山晋南武装指挥部中将参议,马云亭担任阎军六六师中校参谋。我们对临汾战役的经过情况,都是亲身经历者,现就记忆所及,写成此文。   1947年冬,晋南韩信岭以南各县城,绝大部分被解放军解放。原驻晋南的胡宗南部,除被解放军消灭以及俘掳和逃回西安者外,只剩下驻临汾的鲁崇义三十师的一个旅。为了不落弃城而逃之名,胡宗南一再电催阎锡山派部队接临汾防务。阎锡山几经研究,决定派六六师师长徐其昌率部由祁县出发到临汾接防。出发时适该师一九七团曹营全部起义。阎锡山闻讯,立电该师暂缓出发,并召集师负责人到太原开会检讨。后因兵力无法抽调,一面仍着六六师南下;一面派前六六师师长娄福生为晋南地方武装副总指挥,随队监军,以稳定军心。娄因病未能及时前来,直至临汾被围,城内修起了飞机场才到了临汾。   当六六师到达临汾接防时,阎锡山在临汾的统治区只剩下东至车站南北铁路线、西至汾河、南至飞机场、北至高河店一带地区。城内秩序很乱,晋南各县溃退下来的军政人员,麇集临汾。计有四个专员、15个县长。连同其它机关以及胡宗南军的留守人员,驻地拥挤,城郊村中亦大患人满。后经六六师师长徐其昌向总指挥梁培璜建议,对各单位进行大力并编。但梁鉴于各专员、县长,多系阎锡山的亲信,并编恐招致各方不满,乃下令各单位照领粮人数,自行整顿,要求出一定数量的参战人员。   经过一番编凑后,地方团队能参战的计有:保安第五团150人、保安第十一团800余人、保安第十五团500余人、保安第二十五团100余人、保安第二十九团900余人。能参战的人员统归六六师指挥,另外山炮连二个、铁甲车炮队一个、平射炮排一个,也归六六师节制。总计当时归六六师指挥的约9500余人。防务情况是:六六师的一九六团守飞机场、一九八团守东关北门至水门之间地区、一九七团以一个营守水门至南门之间地区、以两个营集结于面粉厂附近为师的预备队。保十一团、保二十九团守电灯公司,保五团、十五团、二十五团守铁路以东由陕家园至康庄堡之间的外围据点,另由补训第一团担任临汾车站的守备责任,该团也临时归六六师指挥。城内及北关的守备责任,由胡宗南第三十旅担任,铁路以西至东关外壕之间的碉堡,也由第三十旅派兵防守。补训第二团在西关集结,作为总指挥部的机动部队,总指挥为梁培璜。   1948年3月6日,临汾西门外守军报告:汾河以西发现解放军约千余人,分三路向汾河沿岸推进。次日拂晓,尧庙飞机场即被解放军包围,战斗甚烈。当日上午9时许,接到车站守军报告,北营房附近发现解放军,兵力不详。当派一九七团以一个营的兵力进行威力侦察,经接触激战后,该营不支,退至车站附近,向师部报告:“共军兵力雄厚,似有大举攻城企图。”此时守备机场的一九六团与围攻飞机场的解放军正在激战。3月8日午后,飞机场被解放军全部占领,一九六团退入东关整补。3月9日解放军一部进抵东关南门外菜市附近,一九六团以一个营出击,经战斗后遗尸30余具退回东关。同时守备车站的补训一团亦与解放军发生战斗。此时在城上用望远镜观察,在城东南2000公尺以外的平地上,到处堆积着大堆的门板,而搬运门板的民夫往来不绝。还看到东南方到处尘土飞扬,约有上万的人在挖掘交通壕,而且进展甚速。就目睹的以上情况和三日来的战斗经过,确知临汾已临紧急关头,大战迫在眉睫。六六师师长徐其昌当即召集营长以上干部开紧急会议,研讨对策,加强防守;同时全城进入紧急战斗状态。行政方面由专员王正平全权负责,组织了所有溃逃在临汾的一切行政干部,分别担任“肃伪”、宣传、慰劳、征集民夫、征发器材等工作,并加强了原有的稽查处。东关实行了战时戒严。 
	
	2007年05月17日 02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