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我校大学生关注留守儿童的事迹引起央视关注 近日,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组策划人和拍摄记者专程来到我校,拍摄我校农学院学生常耀攀、学生电视园地学生李忠(林学园艺学院)等关爱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 2006年暑假,我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农学院同学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心”社会实践分队和由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组织、六个学院学生组成的“中国骄子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分队分别在芦山县、天全县开展活动,学生电视园地也组成了小分队跟拍了农学院实践小分队的情况。农学院分队同学与雅安市芦山县思延乡留守儿童组建了帮扶对子,他们为孩子们补习功课,准备了文具、体育生活用品等,与留守儿童一起干农活,并为他们精心策划组织了集体生日会,捐献图书创立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爱心书屋”。在此期间,常耀攀同学和学生电视园地摄像李忠等同学发现留守儿童王健的困境,其父亲、叔叔身患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他与近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经过思考后,他们决心为王健找回失散多年的母亲。在四川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协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王健失散多年的母亲,并协调处理好了他的抚养问题。他们的善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组得知此事后,决定拍摄专题加以报道。 《讲述》栏目组先后在我校、芦山县思延乡、成都等地进行了取景拍摄,以制作专题片。
2007年05月16日 18点05分
1
level 1
校为邛崃提供奶牛养殖技术培训 5月15日,由我校民盟总支、动物营养研究所和邛崃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邛崃奶牛养殖技术培训开班仪式举行,我校草学、动物营养学、畜禽防治等方面专家学者将为奶牛投资者和养殖者就奶牛养殖相关技术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系统培训。 2006年8月,内蒙古伊利集团斥资3.76亿元入驻邛崃,打造伊利集团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奶制品生产基地。为配合生产基地建设,邛崃市计划发展为拥有5万头良种奶牛的奶源基地。但在高温高热地区养殖奶牛属于开创性的尝试,奶牛投资者和养殖者的很大困扰来自于关系牛奶质与量的奶牛养殖技术。通过成都市、雅安市民盟总支的牵线搭桥与协调,邛崃方面找到我校寻求科学技术方面的支持与指导。 开班仪式上,副校长任正隆表达了对来宾的欢迎,他说,除教学和科研外,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近20年来,我校与邛崃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用科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次奶牛养殖培训,我校亦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邛崃市科技局局长付光文认为奶源基地建设事关邛崃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次培训旨在为奶牛养殖提供技术支撑,意义重大。 我校民主党派人士具有致力于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为使本次培训顺利开展,我校民盟总支有关人员已赴邛崃进行了前期考察,了解调研有关情况。动物营养研究所人员特地编写了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案,为学员们安排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方案。
2007年05月16日 18点05分
2
level 1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顺楷研究员做客研究生学术论坛 5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顺楷研究员做客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育新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工业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生物技术的第三次浪潮》的学术报告。他就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背景、基础、关键问题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根据自身研究经历举例说明了工业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资环学院副院长陈强教授主持本场学术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吴秀敏教授与相关专业师生一起听取了报告。
2007年05月16日 18点05分
3
level 1
我校召开推进德育立体化工程专题会议 5月10日上午,我校在逸夫楼二会议室召开推进德育立体化工程专题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秦自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学院分别就本单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页)建设情况和利用影视技术推进德育立体化工程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报交流。 秦自强对各学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德育立体化工程是高校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改进和创新,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向新的水平发展,学校已经把“大力推进德育立体化工程”写入2007年工作要点。他指出,立体化的德育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德育,德育的立体化就是追求立体化德育的过程,希望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德育立体化的观念,开拓实现德育立体化的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德育立体化进程,大力提升德育工作效果。他还表示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学校将从技术培训和物质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学生工作部全体同志、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政工干部与会。
2007年05月16日 18点05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