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我第一次看见琵琶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觉得它很有女人味道,而且非常非常地性感,像极了古典肖像画中女子淡泊的身躯。它的静态是娴静的、淑雅的、含而不露的。第一次看见琵琶就爱不释手,把四根弦胡拨一气,嘈嘈杂杂的不好听,于是一笑掏出攒了几个月的钱买回一把琵琶。
买回家中没有玩几天就腻了,感觉没有古琴幽深,琵琶有点市侩气,于是就束之高阁。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造访,我才对琵琶重新认识。这个朋友是县豫剧团团长,他看见琵琶以后对我说:可惜,可惜!他连说几句可惜。我问道:可惜什么?他说:可惜现在的人没有人理解琵琶真正的含义。他又说:你要是早认识她就好了,可惜!可惜!我说:你知道有会弹琵琶的吗?他说:有是有,可惜你没有机缘。我说:这话怎讲?他说:有一个女人是我们剧团的,弹的一手好琵琶,可惜现在有间歇性精神病。我一听急不可耐就拉朋友去拜访这位神秘女人。朋友满脸踌躇之色说:我先给你问问。后来,朋友找我说:奇怪,你们真是有缘,她答应
看看你的
琵琶。当时,我没有理解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到后来才明白。
这是靠近县城的一个四合院,古色古香的,青砖上爬满了爬山虎,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在屋里我看见了这个女人。四十多岁,短发,脸色憔悴,无夫无子。一个人住在大屋里。令我奇怪的是她一点都不像有精神病的人,更令我惊讶的是她竟然穿着一身白色的旗袍!朋友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把琵琶递了过去,她接过后长久无言,只是用手来回摩挲着,眼光里有晶莹之色。我们坐。她弹。我注意到她的手指特别纤细,手指看起来特别有力,柔韧性特别好。拢捻抹挑、压连滑颤,她开始弹起了琵琶。第一首曲子我没有听出来是什么,只是凭我对音乐的感悟觉得哀怨凄清、黯然断肠、伤心欲绝。朋友对我说:这是《昭君出塞》。一会儿,竟好像是用轮指弹奏出来的,如同江河流水,春花秋月,让人心思悠然,朋友接着说:这是《春江花月夜》。紧跟着只觉得风尘突起,千军万马拼命厮杀,其间似有刀枪剑影、男儿哭声、烈马嘶鸣、天地失色。我和朋友听得脸上都变色了。这时只听“铮”的一声弦断了,她说:你们走吧。这是她和我们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
出了门朋友一脸惨然地说: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好的曲子了,刚才那是《十面埋伏》。朋友接着说:她年轻的时候是剧团的台柱子,不但琵琶弹的好而且人长的非常漂亮。一位高官看上了她,但是她死活不同意,因为她和我们剧团拉二胡的小李正在热恋,后来,高官强行玷污了她,小李也绝情地离开了……朋友眼里闪耀着泪光。后来呢?后来她就精神失常了。
我良久无言。
后来,我去过苏州,特意去听了一回苏州评唱。那些抱着琵琶唱出的吴侬细语、红嘴白牙、妖妖娆娆的姑娘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反之,我更加怀念那日所听的曲子。雪白的绸裙,架在另一只膝盖上的粉润色的腿,拖鞋下染成红色的脚趾甲,永远在我的记忆里惊艳着……
我酷爱古琴,因为在那里有高山流水,幽深古意。但我在二十八岁时才领悟到琵琶的奥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奥妙。其中的沧桑和表白已无法形容。
后来,再也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大概死了吧。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弹过琵琶。
(生活报)
2012年12月02日 00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