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懂夜的黑——平时不好好学习同学之期末突击复习特供贴
中国医科大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一楼广告语:本贴特供给平时扬了二正不好好学习而期末麻爪儿的同学们一起参考讨论。学霸慎入。[浮云]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1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本文共
12341
字,如果没时间或者没心情看的同学,请直接看
3
楼。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2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OUTLINE

A平时不好好学习而期末突击不是个体行为。
B 要重新认识期末突击
1. 期末突击是十分可行的。
2. 不要平时学习一样搞突击复习
3. 至少提前4-6周开始期末复习
4. 期末熬夜要知深浅,不能透支体能
5. 不盲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C 要科学掌握期末突击
期末复习要:抓重点!!抓重点!!!!抓重点!!!!!
1. 认真准备有价值的复习资料。
2. 严格高效执行复习计划。
3. 根据考试题型特点备考不同科目及主客观题。
D 认真答卷
1. 条理清晰
2. 自己工整
E 新生应该重视一下课后习题
F 老生参考下病例题答题技巧
(完)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3
字迹工整
2012年12月03日 05点12分
回复 杉树在身后 :不好意思。。。写错了。。。[不要]
2012年12月06日 04点12分
回复@neuro_max :没有,能写出这样的帖子明显就是个大神啊
2012年12月06日 05点12分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近两天楼猪有点闲空,在吧里饱览群贴,在兴冲冲的拜读了多篇小清新文艺贴和惊悚故事贴之余,突然发现平地里多出了很多期末救命贴和期末告别贴。楼猪掐指一算,可不是么,这不眼瞅着到期末了嘛。楼猪因为曾经也是深受其苦,个中滋味了然于心,所以今天再次看到此类帖子,不由得生出一片感慨,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只是,楼猪觉得像自己这样的当年的破船朽木,也不应该白沉枉腐才是,于是楼猪打定主意,把自己曾经执迷不悟的、心甘情愿的、从一上大学开始就苦苦寻觅的、到了
TM
快毕业了才明白过味儿来的,做一个特供,和那些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俺们如何才能在期末大战中不会输得很难看。。
楼猪又深知,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因此这里特别特别诚恳的邀请各种充满爱心的高年级学长学姐团一起讨论,长知识、促和谐。这里斗胆,想特别邀请@


贝吉塔
和@
竹梦


等几位贴吧翘楚(悄悄呼唤一下@summer
夏微
两口子
知道你俩忙,祝顺利,剩下的俺就不一一艾特了),看看是否能有兴趣来本贴做下评论嘉宾,也让楼猪能大长面子
*^_^*
,然后其他的筒子们,也望不吝留言啊。
Sigh
!!!长太息以掩涕兮,……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4
哎呀我去,又艾特失败了!!! @比克贝吉塔 @竹梦飘雪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不要]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5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才刚开学没多久啊,刚疯了几个周末,还没怎么的,一下子就快到考试周了啊有木有!马上就要考试,课本一大半都是新的,老师上课讲什么根本听不懂啊有木有!看学霸们练习册都写的满满的,自己的连课后题都还欠一屁股债啊有木有!假期和开学时候还想着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可现在的状态和以前每回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有木有!有
~

~

~

~!!
同感的举手!!
我等就是这样一类无敌的吊丝,平时不着调,期末满嘴泡,考前熬通宵。每天信誓旦旦的计划着真题外语、生理生化,可每天能按时签到的只有
QQ
人人、百度贴吧。“每次要等到睡觉前,才发现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每次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俺们平时玩得那叫一个
high
,学霸神马的都是浮云,然后到快考试了的时候,再次看到学霸们坚毅自信的眼神,才不由得惭愧地下桀骜不驯的头,耳旁阵阵响起那英阿姨无奈的歌声:“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但是!!但是俺们是有志气的吊丝,俺们是不能轻易认输的吊丝!越是这样看似艰难绝望的时候,越能激发俺们的潜力。楼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深的懂得,每一个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期末都有着一颗火热的考前突击的心!!但是!!但是考前突击,是一定要讲策略,讲战术的,是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你想啊,你用最后这一段宝贵的跟金子似的时间,一点点儿的从头啃书,来干学霸们平时稳稳当当干的事儿,以劳搏逸,是不是彪?可惜啊,当年楼猪懂得这个深奥的道理的时候,已经过了狗屁不是的大一和痛不欲生的大二,然后终于在大三之后才小有所成。所以,今天楼猪在这儿,就把自己曾经的顿悟所得奉献给各位同道,以供参详。楼猪坚信,吊丝的逆袭,从来都不是神话!!!
让楼猪理一下思路先。。。。。。。
2012年12月01日 21点12分 6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嚷]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7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楼猪表示,不能只空谈口号,一定要落实到具体问题,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0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试问各位同道们:期末考前突击的最大心愿是什么?楼猪觉得最喜闻乐见的答案是:“用最短的时间,争取最高的分数。”是的,讲努力,提效率,勤学习,考高分!这曾经也是楼猪的多么多么美丽的心愿!只是可惜的是,随着楼猪年级的增长,才逐渐惊恐的发现,这看起来天经地义毫无破绽的“考——高——分”,在期末突击复习备考中,却居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这是因为:在医大现有的考试和测评体制下,最重要的成绩指标,不是“
分数”,而是“
成绩百分位”!!!!!
请允许楼猪用一个自然段来论述下这个东东。成绩百分位,拿楼猪举例,科学解释是成绩不高于楼猪的人数占考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简单的说,就是楼猪成绩的相对排名。EXP:楼猪某科考了75分,在同专业大班250人中排名第10,则楼猪的成绩百分位为:
96。
好的,到这里一定会有同学质疑,这个东西不还是和分数有关么,为毛还要脱裤子放屁另算一遍?楼猪解释说:“这两个看上去非常雷同的指标,在医大,尤其是期末突击考试中,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和深刻的意义。”还拿楼猪自己来说事,某一门主干课,我考了90分,屁颠屁颠高兴了一个假期,开学才知道这门课全年级平均分就91;而另一主干课,我考了78分,而伤心欲绝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注意到我已经成功击败了全国95%的同年级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就连评奖学金,一、二、三等也是综测全专业排名前2%、3%、5%,没人会看具体的分数,所以,哪个才更有意义呢?!楼猪又听到那边有名同学在低声嘀咕,“分数高了,成绩百分位不就自然高了么?”说的对!!但问题是,俺们不是学霸!俺们是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吊丝!俺们没有科科目目都追求高分的实力和时间!而作为一个考前突击型的标准吊丝,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分数和成绩百分位两个指标间找到自己
正确的
定位和目标,从而获得最高的付出回报比。俺们要知道的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在医大的所有考试科目中都拿到90分以上的成绩,而俺们还要知道的是,只要你成绩百分位能达到80以上,甚至奖学金就已经几乎触手可及。
楼猪之所以跟个二傻子似的一遍一遍祥林嫂般唠叨这个,是因为成绩百分位这个指标和我们的复习策略密切相关。中国医大要求各个本科学科教研室期末考试命题时候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能力考核,兼顾难度。按照医大教务处的要求,一份合格的期末考试试卷,同学们最终成绩分布应该是这样的:不及格5%,60-70分30%,70-80分35%,80-90分25%,90分以上5%;而一份合格的期末考试试卷,试题难度组成应该是这样的:需要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40%,需要理解的重要理论和比较分析:30%;需要了解和知道的综合知识和重点难点:20%,需要灵活运用的复杂机制和前沿进展:10%。尽管各科命题人对于上述的标准的理解和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尽相同,在分数的体现上会大相径庭,但总体原则和加权处理之后的比例却一般是不变的。如果有哪个命题老师出一套卷子是以难死人的为目的的话,那他一定是脑袋被门挤了,或需要到@墨然清学长那里去就诊。由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想状态下,
只要我们搞定了每科熟练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基本上就可以拿到至少
70
以上的成绩百分位,而不要再是苦苦的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高分!。
所以!!!所以千万不要再不切实际的在期末突击中追求什么高分,因为从85分提高到90分你需要花费的精力可能是从白痴到80分付出努力的数倍不止。所以千万不要再尝试从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就妄图求难求全求变态解题能力,因为有限的时间内俺们必定会因此而顾此失彼。所以千万不要再死扣某个所谓的名捕科目,俺们不是在和一个科目作战,俺们面对的是一个集团军。所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秘籍:期末突击复习的精髓就是:
抓重点!抓重点!!抓重点!!!!!!!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1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好了,有了以上的分析,以下的各种自然就顺理成章,接下来就是楼猪能提供的实实在在的经验和具体操作流程了,怎么才成准确有效的找到重点所在,楼猪将依个人的经历将具体的期末突击复习攻略分析总结如下,希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2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南波兔:复习进度篇
搞来了资料,那么如何高效地运用这些宝贵的资料呢?如果让楼猪详述的话,楼猪觉得最应该强调的就是复习进度。即使作为期末突击复习,楼猪也认为主干课目的应该至少看两遍,这样才会心里有底。
在开始首轮复习之前,一个特别友好的建议,是大致看一套以前的考卷,有个基本了解。
首轮复习,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复习。楼猪前文提到过,对于主干课目的第一轮突击复习,不应该晚于考前六周,尽管这时候课程尚未结束,但也不会影响俺们的复习进程,因为等俺们把几个大科该看的都看完了,期末也就到了。建议第一轮复习需要做的事情,是从一开始就找一个专科专用的笔记本,从第一章开始,根据教材划过的重点,自己亲自分类总结抄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定要写下来,光看是没有用的,而且七年制的同学建议同时标注出英文关键词,楼猪经验之谈,这轮写下来的东西在考前重新翻阅的价值不可估量。这一轮看书要认真,但可以不必特别精细,达到的效果应该是合上书可以清晰在脑子里面反应出整个学科的脉络和重点,同时,在做任何一套题或一本练习册的时候,看到主观题不会感到陌生。特殊说两点,一是第一轮复习千万不可磨洋工,要把精力放在重点内容上,把书看懂,但尽量少拘泥细节,一天看几个章节计划好,别一周过去了前三章还没看完那就麻烦了。二是,这轮复习之后做题,尤其客观题,有时候会有“咋都不会、书怎么白看了?”的感觉,;楼猪觉得这是正常的,随着复习的深入,一定会飞速改善,勿急。
一轮复习之后,就可以开始认真研究历年考卷了。不会的题,每一道都回到教材上找,同时搞明白前后相关知识,教材上用不同于第一轮的记号标好,然后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一条条的写下知识点,从1 到无穷大。如果顺利的话,这轮真题复习应该可以基本上在考试周之前完成,而对于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应该已经基本可以让你及格了。如果有题库的话,则迅速根据题库的规模来设计方案,有时间就一道一道题做,没时间就把答案抄上背,反正连滚带爬也要争取在考试周前至少过一遍。
这般如此的话,进入考试周之后,俺们就已经是一个有基础的银了。这时候,重新拿起书和考题的时候,一种熟识的感觉会扑面而来,重新把该背的再背一遍,把该总结的再理顺一遍,把错过的再重做一边,把小本本上的知识点从1到无穷大再记一遍,把单词再好好看一遍。当然,如果还有啥时间的话随手抓本练习册搞搞难题找找自信也是可以考虑的事情。哦啦,去考试吧。楼猪不知道这个是不是适合所有人,但楼猪知道当年俺们班学的最好最高效的人,都是这么玩的,而楼猪自己学会了这么玩之后,每个学年都能或多或少有点奖金入账。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4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南波粗瑞:复习题型篇
对于复习的题型来说,首轮复习重点应该放在主观大题上,要自己认真总结效果才好,只看书或者拿着别人的复印件,总归会是使效果要大打折扣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最重要的是,在临考前,你会有属于自己的非常熟悉的东西来有针对性的背,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从命题的角度,主观题一般大部分都是本科目的重点内容、重点概念、特征性词汇,或是有鉴别、值得总结和有比较意义的内容,尤其是书上黑体字的名词解释和能归纳成条条的问答题,经常会被老师们乐此不疲的考着。当然,偶尔主观题中会有一两道你压根就没听说过的玩意儿,不必惊慌也不必讶异,这种题要么是老师故意弄出来让俺们考不了高分,控制5%优秀率的题目,要么就是专门用于鉴别学霸级别和成色的题目,和俺们穷吊丝们基本木有什么关系,淡定。
而对于客观题来说,则主要依赖于以往的真题试卷和题库了。当主观大题差不多都能掌握的时候,楼猪不排斥开始背题库,毕竟在考试中遇到重题的感觉那叫一个心旷神怡,而在医大,这种事情发生的比例也着实不低。但是楼猪依然友情提醒,勿本末倒置,背1000道题考试也许遇不上10道,一道客观题最多一分,背100个名词解释,考试很可能全中,一个名词解释至少两分。
卷子后面的压分大题,一般都是简答和论述。简答题前面已说过,不再赘述,而论述题的准备,则是比较麻烦的。论述题一般老师命题时候会选择一个相对大一点儿的内容,然后分条提问题,这个可能就需要对该题目有整体的认识了。论述题的命题,一般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出题范围多数为重点章节的非重点内容,或者非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另一个是论述题基本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所以在答论述题的时候,最佳方法是尽量回忆书上的内容,条理清晰地把你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写上去。如果是比较某两个东西异同点的话,画一个表格,效果会好很多。高年级同学到临床课阶段会有病例题,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比较一致,都是重点考察临床思维,这部分楼猪想放到后面老生进阶的内容里详述,@比克贝吉塔 你看行不?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5
回复 比克贝吉塔 :[揪耳朵]
2012年12月02日 04点12分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感动]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6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认真地突击复习之后,最后说说考试,楼猪仅仅是想友情提醒一件事情,就是适当照顾下阅卷老师的情绪。
楼猪有机会参与判卷的时候,平生最憎恨的,就是把大题一片一片留白的同学。这个在楼猪的那个《一战到底》的帖子中说过一次。那些大题交白卷的同学,我就算把你写了字的题全给满分,加起来都不够及格的,尼玛,这是想搞哪样?!难道还让我去别处找一支和你差不多颜色的笔帮你补上不成?!你哪怕在那儿工工整整的随便写一道搭边的你会的题,我也能酌情让你及格不是?!总之,就别自暴自弃嘛。
说到工整的话,楼猪就比较感慨了。亲们要深深理解老湿们在俺们考完试,学校放假前还要判卷的痛苦心情,亲们要深深理解老湿们几天之内要快速阅上百份卷子的劳动强度。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请在答题册上尽可能稍微工整一点的书写答案。选择题五个一组,
1.A 2.B 3.D
这样的标好题号;填空题每个空写清楚,间隔开;判断改错题先写清楚正误,然后说明怎么改;名词解释写清楚关键词和知识点;简答题最好能标清楚
12345
,或者按照叙述条理分段;论述题则更应该一件事情一个小段,清晰明白。然后,字迹不好看没关系,工整最重要,不要尝试用各种箭头把老师的视线支得到处乱转,你会付出代价的。对于那些写了划,划了写,使用黑色碳素墨水在答题册上搞印象派写意山水创作的做法,绝对不提倡!
试想,在寒冷的冬晨或者焦躁的夏夜,老师们判卷判的快要崩溃的时候,突然一份清爽的试卷出现在眼前,那种通透的心情简直甘若醴,甜如饴;而突然一本跟阿拉伯密码本似的试卷横空出世的时候,老师微微颤抖的手下,这本卷子的起评分已经变成
80
了。老湿们大多都是这样的,同学,你又怎么看?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7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哭泣]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8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拿出一段,专供新生。
刚上大学,尤其刚上医大,对于学习感到不适应和有压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长达近一年(有的可能还要更长)的高考复习模式已经在大多数同学脑中根深蒂固。这里楼主觉得最需要说明的是,高考是选拔型考试,反复的模拟再模拟已经让几乎所有高考考生都可以完全掌握基础知识的内容,而在最终的考试中血拼的也是难题,谁难题会的多,谁就好使。所以高考卷子没有一道题会是白给的。而进入大学之后,完全是另一种考试模式,期末考试是评测型考试,目的是为了评估同学对该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而非一味的考难题,反倒基础和重点内容要占到试卷的大部分比例。同时,大学学习尤其医学类院校进度快,内容多,已是大家公认的特点,在大学每学期期末这么多课程的情况下,还试图像高中一样把课本上东西翻得闭着眼睛都知道在哪儿,都能背的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有仍然试图这样做的同学,一定会把自己拖入无尽的深渊。这些道理,楼猪相信,绝大多数人经历过一个两个学期之后,就自然而然的会了解和懂得,但问题就是在这摸索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学期,我们本可以不必要一定以挂科或者降级为代价来换这份经验,听老人言,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这也是楼猪在这儿花这么多笔墨唠唠叨叨的最根本目的。
拿马上邻近的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为例,如果已经读了楼猪上文,你就知道早点开始期末复习,以及抓重点复习的重要性和价值。而对于大一的主干课程:高数、普化、和计算机分别来说,哪里才是重点呢?以楼猪之见,仍然是往年的卷子和教材配套的课后题。把这些都能搞明白了,成绩绝对不会低。精做课后题,别去胡乱搞些不知哪里来的练习册,避免让自己陷入题海的误区,首先把基础题拿下,再想别的。
楼猪还想说,楼猪告别大一已经很久很久,现在有些东西和我曾经的那个年代早已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就恳请现在大二、大三的同学们,能够不吝指导,把最新的宝贵经验,拿出来分享给这些新来的师弟师妹们,楼猪也一并表示
最深的谢意。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19
计算机也是主干课?,,求解释
2012年12月01日 23点12分
回复 CMU大嘴猴 :计算机相对于普化和高数,不算是主干课,但计算机抓人,所以建议也一起好好看看,你们@淑女舞羊羊 学姐不是在发97K的计算机真题么,快去搞一份先。。
2012年12月02日 04点12分
回复 CMU大嘴猴 :我有发帖。。。话说是不是已经给你发了?
2012年12月02日 04点12分
回复@neuro_max :嗯哪,,学姐说发给我了
2012年12月02日 12点12分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吼叫]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20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对于老生们来说,楼猪前文的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基本是废话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洗礼,各位高年级同学对于医大考试的种种早已是了然于心,楼猪多说无益。这里主要是特殊提一下临床课程的考试。
临床课有考试和考查课。考查课基本上都是小科,基本上都会有重点,基本上都会有往年的考题,所以考查课在考试提前一周看一看,通过就一般没有问题了。据楼猪所知,大部分的临床考查课,如果不是你答的太烂的话,都是不抓人的。
考试课则是需要认真准备的。从进入临床课程开始,考试课只有有数的几门:诊断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儿科学。这几门考试实话实说,可都是门门要命的,需要认真对待。
对于这些临床考试课,试卷构成除了“外科学总论”相对于偏重于基本原理的考核之外,其余几乎所有的课程的考核都会密切结合临床。客观题主要考察对该学科相似重点疾病特点的认知和鉴别诊断,而主观题则是系统考核同学们对重点疾病从诊断、检验检查、鉴别一直到治疗的综合能力。这个,也就是病例分析题。客观题靠的是题库,这个没有捷径,背题库绝对是客观题拿高分的正道,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我想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也早已轻车熟路,大多数同学都一定具备把名词解释和简单的考点从教材上一眼挑出来的能力。对于病例题的答题方法,可能是不太好拿

的,所以楼猪想了想,还是以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比较有针对性。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21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MD 又秒删我帖子,果断贴图。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24
level 9
neuro_max 楼主

所以,你会发现这一类的病例题,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结构和问法。
首先第一问:诊断。这里的诊断需要把患者在题干中给出的所有症状诊断,以及由此推断的病因诊断尽可能写全。比如此例:慢性支气管炎、
COPD
,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高血压
I
级)。诊断写的越全越好。然后诊断依据,就依次按照病史、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照着题目找到相应的部分抄下来就好。
第二问:考察的是对疾病进一步的判断和诊治能力。要想清楚你上述诊断的每一个疾病的特征性检查是什么。比如此例,对于本例,应该考虑进一步完善的检查至少包括:
X
线胸片和肺
CT
(评价心肺),心电图(评价心电),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分析(评价离子状态及酸碱平衡,及肺换气功能),肺功能(评价肺通气功能),心脏超声及心功能(评价心功能),肝胆脾及腹部超声(评价是否有腹水等)。所以,建议尽可能把有鉴别意义的检查全部答出来。写多了不会扣分,写少了可是不得分的。
第三问:一般考察的是对病情变化的判断,对综合知识的联系和临床思维分析要求比较高。比如本例:可能考虑到的并发症应该至少包括:
1.
肺心病伴发心梗,应立刻完善心电图检查。
2.
肺心病伴发肺梗死,应立刻考虑完善心电图、血气分析,甚至有条件的话行肺动脉造影。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考虑行血管造影。或血管
CTA

4.
最应考虑的疾病是肺气肿伴发气胸:应立刻完善胸片检查。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把握,同样也建议把所有能想到的有类似症状的情况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在根据各自的病例特点来鉴别。鉴别诊断一般都在此问中考察,而且一般是鉴别诊断必考。
第四问:多数都会和治疗有关,考察治疗的系统知识。比如本例,则应该考虑为气胸,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如果再往深一步问的话,肯能会问到气胸和胸腔积液的胸腔闭式引流有什么区别这一类涉及到具体治疗细节的问题,也一般都是病例题中最难一问。
(累死我了……)
不知道这样举例说明,是否能更表达的更清晰一些,总之,临床课程的考察,都是一线临床医生基于临床疾病提出的真正与实际病人情况相符的问题,一般无外乎诊断、检查、鉴别、治疗几个大的方面。这个,只能靠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对重点疾病的总结和整理了。
2012年12月01日 22点12分 25
回复 比克贝吉塔 :觉得酱紫说更好理解一下似的呢。。。
2012年12月02日 04点12分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