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冯小刚导演历时十九年倾心准备所拍摄的一部警醒国人的影片,深刻的民族劣根性的揭示。让人无法回避的事实,故事的主角河南人的先辈,作为现在的河南人河南人我们应该有更深的明悟。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1
level 1
黄图哥能不那么快么!看看内容再发啊,多么严肃的一个问题,只有自欺欺人的人才能不屑一顾吧!!!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8
level 1
1942年灾情发生的时候,蒋大总统说:“灾情没有那么严重。”他不知道有人已经饿的吃起了人了,不知道多少人卖儿卖女卖妻买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情人活下去有粮食,不饿死···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17
level 1
导演冯小刚曾表示《一九四二》主题为“人”,关注的是“千千万万的最广大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他们像大地和大海一样默默地决定着历史的走向。”在此次发布的《一九四二》前导预告片中,电影中的“人”悉数亮相,由他们牵动的四条故事线索也浮出水面。预告片开始,蒋介石(陈道明饰)向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李雪健饰)询问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政府统计1062人。” “实际呢?”李培基欲言又止的表情拉开了整个预告片的序幕,而他们代表的国民政府既是电影的叙事线索之一。其后,老东家(张国立饰)、花枝(徐帆饰)、瞎鹿(冯远征饰)、栓柱(张默饰)、星星(王子文饰)、儿媳妇(李倩饰)等衣衫褴褛地出现在画面中,在大雪里蹒跚前行,他们代表的是普普通通的逃荒灾民;安西满(张涵予饰)作为拥有虔诚信仰的天主教传教士,当看到乡亲逃荒的惨象时,也只能无奈地向神父梅甘(蒂姆?罗宾斯饰)质问“上帝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吗?”;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手持相机记录着灾荒的同时,惨淡地说出“我看到了狗吃人”对白的震撼力延续了冯小刚电影的一贯特色。四个不同的人物群体,四条不同的故事线索,像1942年的四个横断面,展现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这样的全景展示,也是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初衷:“电影不能让这三百万人复活,但是也许能让他们的死变得有价值。”而电影粗粝的影像风格,质朴的场景服装设计,也是希望让观众能“看见”更真实的一九四二。
逃荒人海2000群演拍3月好莱坞双雄惊鸿一瞥
前导预告片结尾的一句河南方言旁白,“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家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点出了《一九四二》的历史背景。而在这短短75秒的预告片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因为“吃的问题”扶老携幼逃荒的惨象。导演冯小刚曾在微博上说剧本中最令人心碎的句子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意味着至少需要2000群众演员再现真实的逃荒队伍。而在整个电影长达5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动用群演超过2000人次拍摄逃荒人海场景的时间就超过了3个月。制片人王中磊谈起投资规模时讲到:“为了追求电影所呈现的真实效果,我们从最早的3000万预算翻了7倍,最终投资2.1亿人民币。”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