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高寒地区”建设创造历史
哈大高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在高寒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
“哈大高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在高寒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铁道部科学技术司司长周黎表示。
哈大高铁是我国高寒地区修建的首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高速铁路。其设计施工难度巨大,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左右,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达205厘米。如何克服高寒带来的设备、技术问题成为哈大高铁建设的关键所在。
针对高寒地区特殊环境,铁道部专题组织了22项科研课题,解决了路基“冻胀”控制技术难题。研制了适应低温运营环境的高寒动车组,掌握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低温适应性技术,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成套技术。
“相关技术都经过了试验验证和运行试验,在运行试验期间动车组最高试验时速达到385公里。结果表明,哈大高铁技术是可靠的。”周黎介绍说。
周黎所说的高寒动车组采用的是由中国北车制造的CRH380B车型。该车型是目前世界上适用于零下40℃高寒地区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
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客)铁路客车开发部部长孔风介绍说,“在研发车型时,研发团队调查分析了哈大高铁沿线近30年的气象记录,发现这一地区的最低气温纪录是零下37.3℃,团队决定将动车组的适应最低气温锁定在零下40℃。”
2012年12月01日 13点12分
2
level 15
“东北同城”效应初步显现
哈大高铁有效缓解了东北地区铁路运力不足的困难,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1月26日,哈大高铁预售车票第一天,家住哈尔滨市的卢敏去火车站抢到了两张去往大连的动车车票,“我喜欢旅游,有了哈大高铁,想什么时候去看大海都行了。”
有了哈大高速铁路,从北疆的黑土地到浩渺的渤海边,只需要3至4个小时就能跑完全程,有效缓解了东北地区铁路运力不足的困难,实现了客货运分离,普通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迅速了。
“哈大高铁的开通运营,使东北三省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更加开放,对推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东三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如是说。
卢春房说,首先,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间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同城效应将逐步体现,拉动各城协调发展。
其次是将会释放东北地区铁路货运能力。哈大高铁通车后,初期沈大线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150万吨,京哈线沈阳至哈尔滨区段每年可增加货运能力1000万吨,可大大缓解目前哈大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
三是可以有效畅通关内外的沟通联系。哈大高铁开通畅通了关内外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的交流,促进了关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流与融合。
可以预期,哈大高铁的开通运行,将在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2年12月01日 13点12分
3
level 11
羡慕——凡事 不平凡 非凡体验 来自诺基亚lumia800
2012年12月02日 00点12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