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熊朝忠听说了昆明有家众威拳击俱乐部,他东拼西凑了1800元钱来到省城。在这里,他遇上了恩师刘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刚是国家队拳击运动员。他拿过全国冠军,参加过巴塞罗那奥运会,还在澳大利亚打过职业比赛。在一场比赛中,刘刚重伤一名拳手头部,不久对方就在医院不治身亡。刘刚的照片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几个月后,他顺利成为新移民。
对手之死让刘刚赢得声誉,也背负阴影。2003年,他以另一种方式实施救赎——回国发展职业拳击。他卖掉国外房产,发愿:用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世界拳王。
当熊朝忠到来时,众威俱乐部已经走出了吴志宇、徐丛良、张喜燕等优秀的职业拳手。刘刚对熊朝忠的第一印象还是他的弱势:矮,甚至连
正确的
拳击站姿都不会。
“他个子很小,一点也不起眼。”刘刚说,动作上也尽是野路子的痕迹。但他很快发现,这个小个子虽然老打不出动作,却很有劲,而且练得极其认真。
对熊朝忠来说,这是他走出大山最后的机会。“如果不成,就只好回去挖矿了。”多年后,熊朝忠还这样调侃自己的命运。为了节省开支,他住在廉价的出租房里,提桶到公共卫生间洗澡,其他时间则全泡在拳馆里。
远在大山里的家早已入不敷出。父亲和哥哥已不止一次叫他回家尽一个男人的责任。“种地、挖矿都成,但要给家里做贡献,”熊朝飞说,“哪怕几百几千块也够。”
队内的排名赛一打,刘刚发现,熊朝忠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开始着力培养他。半年后,熊朝忠成为俱乐部签约拳手,正式迈出职业化之路。
两年的专业训练后,熊朝忠迎来了他至今记忆犹新的第一场洲际拳王金腰带比赛。那是他第一场可以拿奖金的比赛,他提前告诉了家里,哥哥和弟弟兴奋不已,专程赶到比赛地四川泸州为他打气。
比赛的前一天,两兄弟说要为他设计个新发型。三个农家青年在陌生的城市里转了一下午,才找到一家美发店。第二天,顶着黄色子弹头发型的熊朝忠站上了拳台。“其实我不想染头发的,”谈及往事,熊朝忠嘿嘿笑着,“只是想显得像那么回事儿。”从那之后,他的大赛发型一直是子弹头。
那场比赛给他留下了太多回忆,2008年3月21日,他用2分28秒就“KO(击倒)”了小瞧他的泰国拳手龙猜·卡瑟,获得WBC蝇量级亚洲拳王金腰带,同时获得了第一笔奖金:3000元。熊朝忠一战成名,并赢得“小泰森”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