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讨论一下为什么四五十岁以后的科技工作者贡献急剧下降
相对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就爱科学 楼主
陈省身说过数学家五十岁死的话,对于数学来讲没有什么遗憾(大致意思)。
我认为大部分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趋于稳定,不可能不被家务问题包围,心态也老化造成的。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1
level 10
没当过科技工作者,不清楚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2
level 13
一直没有什么贡献的飘过。。。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3
level 9
钱德拉赛卡写过一本书专门说到过这个…他觉得老年人往往失去了某种谦卑和实证的精神,比较固执而自大的认为自己以往取得过成功的认识方式一定是对的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4
level 12
虽然现在知道青春期之后大脑依然可以再发育,不过每天损失10w个神经元。等到50岁左右估计这种消耗就已经触及功能性的脑功能部分了,短期记忆越来越差,cpu再强大内存不够也是思考能力的瓶颈。而且开创性的思维大半都是在脑发育未成形的时候最强劲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5
level 4
哎,如今都快20了还是一事无成,,,
2012年12月01日 05点12分 6
level 11
我会告诉你susskind是个例外吗?
2012年12月01日 06点12分 7
E.Witten好像也例外了。。。
2012年12月01日 06点12分
level 8
我会告诉你欧拉听了这番话以后蹲在角落哭吗?
2012年12月01日 07点12分 8
level 13
值得研究
2012年12月01日 07点12分 9
level 9
方法不一样.
年轻人的学习方法是直奔主题,风险大,但成就也大.....
比如伽罗瓦,高斯,希尔伯特,Abel,Euler.....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直奔世界最难的题目,什么方法都用。
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容易做出自己的方法。最著名的就是伽罗瓦用4年创造了群论,并证明了有理系数的5次以上方程没有一般解;海森堡 自己做出了线性数学,发现了不确定原理(证明好像是Bohm 和
Gordon );高斯 发明最小二乘法也是10几岁的时候。听说希尔伯特 对泛函分析的思考起始于他17岁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
也就是,年轻人一般都是挑战所有人都关注,但谁都想不出的难题。所以他们的每一步都是汇聚了整个时代,甚至是若干个时代的思考,所以出来的结果都是很辉煌的。
成熟以后,他们探索的方式就不一定了。一方面因为他们已经走的太远,同时代的人或许并不能领会他们的工作,也就是他们的工作慢慢非主流。
而他们也许更愿意去做一些自己关注的事;而不是跟风,去做那些热门的事。
2012年12月01日 09点12分 10
线性数学可不是海森堡创造出来的...[揉脸]
2012年12月01日 13点12分
回复 tassadar1985 :不过也比较新吧,貌似十九世纪才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基本概念,到矩阵的秩的提出,已经是十九世纪后期了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矩阵是一个叫西尔维斯特的数学家发明的~
2012年12月01日 15点12分
回复 tassadar1985 :谁说线性数学是海森堡作出来的?貌似只有你说吧?
2012年12月03日 04点12分
level 8

五十六个闰土
五十六只叉
五十六个马栏坡姐偷西瓜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没有图你
说个JB
说个JB
哈利路亚
健儿奋起的步伐
哈利路亚
建设我们的国家
哈利路亚
中华雄姿英发
哈利路亚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说个JB .
2012年12月03日 05点12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