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看内涵 分析14张J15起降操作图(ZT)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纳兰弘义 楼主
首先还是得说官泄的信息量还真不是一般网上照片可以比的,一次就是14张,张张都是精品,张张内涵无数,本菜不才,多年美粉,对航母也算小有研究,这里试着对全部照片进行逐一解读,供诸位娱乐,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大家轻拍。另外,如果有小白看了,突然冒出一些奇思妙想,那么请另发贴说明,这一贴只就照片的内容进行讨论!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1
level 9
纳兰弘义 楼主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也一样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但随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黄色框的LSO指挥区,试着进行了局部放大,如下
可以看到,辽宁舰除了保留原来的封闭式着舰指挥室,还是美粉十足的加装了LSO专用挡板,这说明辽宁舰的LSO也是露天作业的。在着舰时,由于航母是高速行驶,甲板风非常大,这对在甲板边沿作业的LSO非常危险,因此需要升起一块挡板,用来挡风,同时还可以通过挡板上开的小窗,观察甲板前部。而我鳖的挡板开窗,要比MD的大多了,但这样做是否正确,还有待观察!附一张MD的LSO照片
此外,从新华社的这张照片上看不到LSO的逃生通道,不知是否设置了也如MD一般的跳出既逃生的“漏斗”,这需要在今后的照片和视频中进行确认!LSO工作的区域距离着舰点实在是太近了,万一哪个飞飞昏了头或者飞机有故障,直接冲到了指挥区,那损失就太大了,所以必须保证LSO能迅速逃生,MD的漏斗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方法!上图中蓝色方框内,既LSO逃生用的“漏斗”。
与美军最大的不同,辽宁舰在这个区域,除了设置LSO指挥区,还有拦阻索操作员以及其它专业人员的战位,这是一个危险的区域,放这么人在这里是否合理?他们在事故时,如何逃生?本菜认为值得商榷,也许是瓦妈本身的设计无法改变这个区域了,但我希望在今后的国产航母上,这个区域除了LSO以外,就不要放置其他战位了。细节有时是能够决定命运的!
16的这个LSO专用挡板是可以活动的,只有在回收作业时,才会升起,为LSO们提供一个挡风的屏障,在平时都是放倒与甲板平齐的,以保证不影响舰载机的滑行!要这张图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原来的指挥室实际上并没有使用,那么是不是还具备使用的功能,我觉得待考证,但至少可以确定没有逃生“漏斗”!
还有就是,LSO的团队与MD相比,人数较少,只有4人,这只能是因为两军的能力不同造成的!MD的LSO是所有不飞的飞行员都可以担任,而且指挥人员可以根据着舰机型的不同,换不同的人指挥,因为不同的舰载机机动能力和下滑道,着舰速度等参数都不同,需要有熟悉该型飞机的飞行员来指挥着舰,因此MD的LSO小组通常都有7人,甚至多的时候会有9人!
这里也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MD的LSO小组的人数都是奇数,而且人手一把控制着复飞信号的“扳机”,只要LSO小组中的多数人在舰载机着舰过程中扣下扳机,后方的“菲涅尔透镜”就会立即显示复飞信号,命令正在着舰的飞行员复飞!这样的体制显然更利于着舰时的安全控制,因为舰载机着舰下滑是否准确,是由整个小组集体判断的,而不是把安全系于某一两个人的身上,既使LSO的主指挥认为安全,但只要超过半数的LSO成员认为不安全,就可以超越指挥官,直接命令飞行员复飞!而且整个信息的反馈过程快速,并不需要讨论,非常适合这样的程序。
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强!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2
1、着舰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level 9
[瞌睡]半夜插一下~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7
level 9
纳兰弘义 楼主
为什麽发不出来?好几搂都被吞了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11
[真棒]少侠好功力 我的先去睡觉了
(白领)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回复 wangke0554 :发了好几遍,都被吞了,悲催,收工
2012年11月30日 20点11分
level 12
知足吧
我也是在留园上转的,发都没发出来
2012年11月30日 21点11分 12
level 9
又被抽楼了
2012年12月01日 13点12分 14
level 13
插!
2012年12月01日 13点12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