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qffy222
楼主
我认为既然是引进国外的成熟节目模式,忠于原版才能复制模式的成功,否则只是花钱买来个舞台外壳。《女人如歌》把音乐竞技改成所谓音乐故事,强行把单调冗长的故事加入到歌唱竞技中,导致不伦不类。既然是竞技而且有胜负,到底是比故事还是比音乐,而且故事对结果的光明正大的干预是对音乐竞技公平的挑战。
我通过对《我是歌手》原版视频的观看,加上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个节目的灵魂是音乐和赛制,浅薄地谈下自己的理解:
原版节目对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谨,使用了管弦乐团伴奏和人声伴唱,没有伴舞,使用立体声直播高保真。甚至有时歌手直接使用有线话筒进行演唱,这种近乎HIFI发烧友那般的追求,只为保持的声音原汁原味,虽然这个细节不易被观众里理解,但是体现的是一种对音乐的态度。
音乐是这个节目的血肉,那么赛制就是整个节目的骨架。直播赛制的公证严谨和全程透明,加上电视化比赛流程和票数的实时展示,尽显竞技魅力。我认为竞技最原始的形式是体育竞技,而最大的魅力就是“胜负”,尽管参加《我是歌手》的都是已成名歌手,但要充分发挥模式的魅力就必须直面输赢,有尴尬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保证了音乐对抗的水平,失败的概念自然会被淡化。我觉得这个节目在某些方面和体育赛事直播有共通之处,比如对选手的全程镜头记录和细节捕捉,以及对流程的明确展示。《我是歌手》的不仅仅只是展示在舞台上的三四分钟的歌唱,更多的是展示歌手在节目努力营造下的紧张赛制下的全程竞技状态。通过直播倒计等方式尽量把娱乐因素与赛制剥离,观看节目能明显感觉到倒计时一结束节目组通过灯光、音效等方法让气氛立刻变得紧张。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负责访问的主持人只出现在观众看台和后台,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就好比体育比赛中工作人员和裁判永远不会出现在赛道上一样。选手的出场顺序是通过抽签,而选手出场介绍不是由主持人负责,而是让比赛的歌手担当司仪。节目不遗余力的把歌手的紧张情绪和不安表现出来,绝非其乐融融。而且比赛一开始到最后导演上台公布结果,节目都尽量保持流程的连贯性。
我觉得芒果在第一季度《我是歌手》的制作中一定要保留这套严谨的赛制,因为至于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获胜的歌手才能成为“国民歌手”,才会引起社会范围内的关注。黑幕论一直是伤害国内歌唱比赛节目的顽疾。
最后为自己打个广告,本人某211大学非媒体类大四学生,希望获得一次在芒果实习的机会,任劳任怨不求回报。若是有此等机会希望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我联系,我再发来简历,谢谢
2012年11月30日 09点11分
1
我通过对《我是歌手》原版视频的观看,加上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个节目的灵魂是音乐和赛制,浅薄地谈下自己的理解:
原版节目对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谨,使用了管弦乐团伴奏和人声伴唱,没有伴舞,使用立体声直播高保真。甚至有时歌手直接使用有线话筒进行演唱,这种近乎HIFI发烧友那般的追求,只为保持的声音原汁原味,虽然这个细节不易被观众里理解,但是体现的是一种对音乐的态度。
音乐是这个节目的血肉,那么赛制就是整个节目的骨架。直播赛制的公证严谨和全程透明,加上电视化比赛流程和票数的实时展示,尽显竞技魅力。我认为竞技最原始的形式是体育竞技,而最大的魅力就是“胜负”,尽管参加《我是歌手》的都是已成名歌手,但要充分发挥模式的魅力就必须直面输赢,有尴尬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保证了音乐对抗的水平,失败的概念自然会被淡化。我觉得这个节目在某些方面和体育赛事直播有共通之处,比如对选手的全程镜头记录和细节捕捉,以及对流程的明确展示。《我是歌手》的不仅仅只是展示在舞台上的三四分钟的歌唱,更多的是展示歌手在节目努力营造下的紧张赛制下的全程竞技状态。通过直播倒计等方式尽量把娱乐因素与赛制剥离,观看节目能明显感觉到倒计时一结束节目组通过灯光、音效等方法让气氛立刻变得紧张。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负责访问的主持人只出现在观众看台和后台,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就好比体育比赛中工作人员和裁判永远不会出现在赛道上一样。选手的出场顺序是通过抽签,而选手出场介绍不是由主持人负责,而是让比赛的歌手担当司仪。节目不遗余力的把歌手的紧张情绪和不安表现出来,绝非其乐融融。而且比赛一开始到最后导演上台公布结果,节目都尽量保持流程的连贯性。
我觉得芒果在第一季度《我是歌手》的制作中一定要保留这套严谨的赛制,因为至于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获胜的歌手才能成为“国民歌手”,才会引起社会范围内的关注。黑幕论一直是伤害国内歌唱比赛节目的顽疾。
最后为自己打个广告,本人某211大学非媒体类大四学生,希望获得一次在芒果实习的机会,任劳任怨不求回报。若是有此等机会希望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我联系,我再发来简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