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菜九除了瞎掰和猜测还能搞点其它玩意么?灌婴和韩信从无隶属关系这种话都能说出口?难不成临晋关是灌婴在指挥韩信?还有曹参在临晋关也是属于韩信的战斗序列,以后一直都在。要不最后叙功,凭曹参能拿下200城?刘邦当然没把主力都给韩信,要不樊哙、夏侯婴、周勃都在打酱油么?萧何的关中兵和钱粮不都发到了荥阳么,难道被韩信拿了?
还有历下之战很明显韩信是总指挥,其他人包括灌婴都是他手下负责具体实行任务的部将,怎么就变成独立作战单位了,有蔡九这么读史的么??还有种种主观臆测,瞎掰!
2013年01月03日 08点01分
22
level 1
很明显,在张良发表下邑之谋,刘邦准备让韩信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曹参和灌婴就是作为韩信的步兵将和骑兵将而一直隶属于韩信。所以,曹参才有200余城的功劳,而灌婴能够最终追斩项羽。而跟着刘邦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基本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功的。
2013年01月03日 08点01分
23
level 15
“菜九除了瞎掰和猜测还能搞点其它玩意么?”
————————————————————————————————
菜九没有瞎掰和猜测,倒是指责的人所说的不符合《史记》记载。
2013年01月28日 08点01分
24
level 15
“还有曹参在临晋关也是属于韩信的战斗序列,以后一直都在。要不最后叙功,凭曹参能拿下200城?”“很明显,在张良发表下邑之谋,刘邦准备让韩信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曹参和灌婴就是作为韩信的步兵将和骑兵将而一直隶属于韩信。”
对照《史记》,检查你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2013年01月28日 09点01分
27
level 1
历史已经够神话韩信了,看到漏洞不爽还要再扯
扯个搞大吧。
2013年01月28日 10点01分
28
level 15
菜九段认为,细考击齐汉军,显然不仅仅是那些老弱残兵及临时召募的部队。韩信的主力部队,就非所谓的汉王未夺之在赵汉军。击齐战役战功最著者,当属曹参、灌婴。而曹参此前原已不属韩信,至此又以右丞相属韩信。灌婴也于此时“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此前曹参还曾与韩信共击代、魏,而灌婴则一直在大河以南作战,与韩信从无隶属关系,此时均调归韩信统辖,另有战力较强的傅宽也归韩信节制,足见汉解决齐之决心。另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记载参加汉击齐击龙且战役的功臣战功来分析,击齐汉军并非只有韩信一支。不属于韩信的汉阵营击齐部队计有,陈武军,蔡寅军,丁复军,王周军,陈涓军,其中丁复明言是吕泽之部下。据载,陈武击齐历下军田既,陈武从反秦时就是一支独立武装,汉二年归汉后,未详所属,垓下会战时独立受刘邦统辖,估计击齐时也是独立行动。而王周、蔡寅都是以都尉破田横、龙且,未言所属,可能也是独立武装。而陈涓等以丞相身份击齐,似非韩信所辖。另有下相侯冷耳,“用兵从击破齐田解军”,此“从”不详为谁,或许是除韩信以外的上述诸人之一。汉以如此之规模击齐,显然并非如《淮阴侯列传》所说,仅让韩信以被刘邦劫去精华的残部击齐。是否可以这样说,正是因韩信以外另有汉军大量介入齐地,才造成齐的迅速崩溃。
————————————————————————————————
菜九段认为:
⒈细考击齐汉军,显然不仅仅是那些老弱残兵及临时召募的部队。
⒉韩信的主力部队,就非所谓的汉王未夺之在赵汉军。
⒊击齐战役战功最著者,当属曹参、灌婴。
⒋而曹参此前原已不属韩信,至此又以右丞相属韩信。
⒌灌婴也于此时“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
⒍此前曹参还曾与韩信共击代、魏,而灌婴则一直在大河以南作战,与韩信从无隶属关系,此时均调归韩信统辖。
⒎另有战力较强的傅宽也归韩信节制,足见汉解决齐之决心。
⒏另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记载参加汉击齐击龙且战役的功臣战功来分析,击齐汉军并非只有韩信一支。
⒐不属于韩信的汉阵营击齐部队计有,陈武军,蔡寅军,丁复军,王周军,陈涓军,其中丁复明言是吕泽之部下。
⒑据载,陈武击齐历下军田既,陈武从反秦时就是一支独立武装,汉二年归汉后,未详所属,垓下会战时独立受刘邦统辖,估计击齐时也是独立行动。
⒒而王周、蔡寅都是以都尉破田横、龙且,未言所属,可能也是独立武装。
⒓而陈涓等以丞相身份击齐,似非韩信所辖。
⒔另有下相侯冷耳,“用兵从击破齐田解军”,此“从”不详为谁,或许是除韩信以外的上述诸人之一。
⒕汉以如此之规模击齐,显然并非如《淮阴侯列传》所说,仅让韩信以被刘邦劫去精华的残部击齐。
⒖是否可以这样说,正是因韩信以外另有汉军大量介入齐地,才造成齐的迅速崩溃。
我认为菜九段还是看了点书的,并没能瞎掰。他的根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记载。上述曹参、灌婴、傅宽明确说明属韩信统辖,但陈武、蔡寅、丁复、王周、陈涓等就没有确定属韩信。当然,他们奉命进入齐国配合、协调韩信大军作战甚至临时受韩信统一指挥也有可能。
菜九段主要说明“汉以如此之规模击齐,显然并非如《淮阴侯列传》所说,仅让韩信以被刘邦劫去精华的残部击齐。”
2013年01月29日 09点01分
31
“击齐战役战功最著者,当属曹参、灌婴。”功狗的功劳还大过齐地的总指挥?真是“高见”。。。
2013年02月10日 03点02分
回复 春衫袖冷 :按你所说的推理,曹参、灌婴属韩信指挥,是韩信的功狗,傅宽有一阶段属曹参指挥,是曹参的功狗,而韩信是汉王的大将军,属刘邦的功狗。
2013年02月11日 02点02分
回复 书剑和谐 :我可没说,是你说的。。。韩信怎么可能是功狗,在那时人家早是诸侯王了。。。
2013年02月11日 02点02分
功狗的功劳还大过齐地的总指挥?真是“高见”。。。这是谁说的?
2013年02月11日 03点02分
吧务
level 15
LZ考证得很充分,看来刘邦确实和郦食其仇深似海阿,不害死他不甘心啊
2013年01月29日 09点01分
32
可能刘邦根本没命令韩信攻打齐国,攻齐是韩信自作主张擅自行动
2013年06月02日 13点06分
回复 346766922 :可能历史上根本没韩信这号人,司马迁妒忌刘邦的功能硬是杜撰出个韩信抢刘邦的功劳,这也有可能吧?
2013年06月02日 13点06分
回复 军统之鹰 :我有证据的
2013年06月03日 01点06分
回复 346766922 :哦?如有比史记更早的史料证据,欢迎提供,诚恳请教。
2013年06月03日 03点06分
level 15
刘邦派韩信攻打齐国,也派郦生劝说齐王,在打的威胁下促谈判,谈判不成就准备打,这种两手安排没有问题。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3
这种两手安排的做法是没有问题,但事实是后来的事情的发展却不符合这种安排,如果要这样做,刘邦应该做好郦食其不能成功说降的准备,给韩信足够的兵力严阵以待,以而不是后来再匆忙陆续派汉将支援攻打齐国
2014年02月19日 12点02分
level 15
《淮阴侯列传》说:“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在韩信没有攻齐之前,郦生说齐已成功。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4
level 15
《淮阴侯列传》说:“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韩信已听知郦生奉汉王命说下齐,“欲止”。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5
level 15
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6
level 15
《淮阴侯列传》说:“於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7
level 15
《淮阴侯列传》说:“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
2013年01月30日 08点01分
38
level 4
LZ 我承认菜九是看过书的,我否定的是他的论调而不是论据,请分清楚。说明白点我否定的是他的论点与论证过程。
他在论证时经常用莫名其妙的理由,论证出结果,然后居然用这结果当另一个论证时的论据。
例如 韩信战功,他居然说汉朝觉得对不起韩信而把别人的功劳给韩信了。 韩信是自始至终都没被平@反的,不扒他功劳就不错了,还给他添功劳? 是不是本朝林总的战绩都我D给添加的呢?我D36军事家,林总排最末。
吕泽恰恰相反,只要功臣表中没写所属的,他就来个属吕泽,或可能属吕泽。说是汉朝黑了吕泽功劳。且不知功臣表的依据是吕后命陈平定下的功臣名列。除表文外本纪列传没有一处称吕泽为悼武王,这悼武王也是吕后追封的。要黑也得从这古人最重的名爵开始黑吧。
论证出来的结果我一般定为四等 即 定论 推论 推测 猜测(等同于YY) 而菜九的论调大部分是推测甚至猜测,而且他经常拿推测出来的结果做论据进行二次推测或猜测。 这种论证方法谁会信服啊
至于你说的那些在齐而不属韩信的汉军。我不说啥,你去找一找在朝战中不属彭老总的志元军给我看看。他们之前或之后属不属韩信我不知道,但在齐战时必属。正如朝战时的支援军之前或之后也未必属彭老总。
我不知你揪着属不属的干啥,韩信军都是刘邦给的,韩信不是彭越, 刘邦不给属韩信的一个都没有。即使韩信拜将后直属于韩信的也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从属或隶属。
2013年01月31日 13点01分
39
菜九是谁我不知道,你这里讲到方法论的东西了我认同一下.因为我发现这个LZ的不少论点也有相同的问题:罗列一大堆史实内容然后很巧妙在中间夹带隐藏几句个人主观论调,不从方法论上来找逻辑漏洞还真会被看起来的"推论"唬着了。
2013年01月31日 17点01分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我在此贴引用菜九段的言论还是基本正确的。
2013年02月01日 09点02分
在齐的汉军部队统一由韩信指挥作战有可能,但不一定都如曹参、灌婴、傅宽那样属于韩信亲自率领的军队。有的可能是配合和协调作战。
2013年02月01日 09点02分
正如赵国争夺战,韩信、张耳正面发起攻击,而灌婴、靳歙等从不同方向也在赵地配合韩信作战。
2013年02月01日 09点02分
吧务
level 10
“击齐战役战功最著者,当属曹参、灌婴。”
***********************************************
灭龙且是谁策划的?如果曹、灌不跟着韩信,有这么大的战功吗?“功狗”一词原出刘邦,是其直系在争功劳时说的,此时韩信早是王,早不在此之列。
争功发生在汉五年,韩信被抓在六年12月。。。还有,功侯表是吕后搞的,当时韩信早就被贬,早死了。。。
2013年02月11日 13点02分
40
level 15
春衫袖冷把楼中楼翻出来了。我干脆也把此楼中楼都抬出来:
春衫袖冷: “击齐战役战功最著者,当属曹参、灌婴。”功狗的功劳还大过齐地的总指挥?真是“高见”。。。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按你所说的推理,曹参、灌婴属韩信指挥,是韩信的功狗,傅宽有一阶段属曹参指挥,是曹参的功狗,而韩信是汉王的大将军,属刘邦的功狗。
春衫袖冷: 回复 书剑和谐 :我可没说,是你说的。。。韩信怎么可能是功狗,在那时人家早是诸侯王了。。。
春衫袖冷: 回复 书剑和谐 :我可没说,是你说的。。。韩信怎么可能是功狗,在那时人家早是诸侯王了。。。
书剑和谐: 功狗的功劳还大过齐地的总指挥?真是“高见”。。。这是谁说的?
书剑和谐: 齐王、楚王是独立的王吗?
春衫袖冷: 回复 书剑和谐 :灭龙且是谁策划的?如果曹、灌不跟着韩信,有这么大的战功吗?“功狗”一词原出刘邦,是其直系在争功劳时说的,此时韩信早是王,早不在此之列。我不相信你不清楚。。。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一方面,曹参、灌婴不跟着韩信是没有这么大的战功,另一方面,韩信没有曹参、灌婴等大量汉军将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战功。
书剑和谐: 灭龙且是韩信策划,由曹参、灌婴等具体实施。这时韩信还不是齐王。当刘邦说“功狗”时,韩信可能已经是淮阴侯了。如果是王,就不必进入汉初功侯表里了。
春衫袖冷: 回复 书剑和谐 :到底是曹参、灌婴这样的将领好找,还是韩信这样的好找。曹、灌在韩军中,不过是刘邦控制韩信的手段之一。看来萧何的“国士无双”在你眼中真不值钱。。。
春衫袖冷: 回复 书剑和谐 :你算了吧。争功发生在汉五年,韩信被抓在六年12月。。。还有,功侯表是吕后搞的,当时韩信早就被贬,早死了。。。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萧相国世家》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这个“岁馀功不决”是什么意思?你能确定刘邦就是汉五年说的?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韩信是汉六年12月被抓,但抓后没多久就封立为淮阴侯。而汉初功臣侯者就是从汉六年12月首批确定。
书剑和谐: 回复 春衫袖冷 :你认真看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从汉六年12月开始到刘邦死,一直在分期分批封立功臣侯者。吕后时期可能有些调整,但不能否认《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2013年02月12日 03点02分
41
level 15
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淮阴侯列传》
还至雒阳,赦信以为淮阴侯,而与功臣剖符定封。——《陈丞相世家》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会诸侯於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后十馀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高祖本纪》
2013年02月12日 04点02分
42
level 15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留侯世家》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萧相国世家》
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除前所食邑。——《曹相国世家》
2013年02月12日 04点02分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