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日前,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节目11月28日晚间播出节目“智能手机广告存隐忧”,揭秘手机广告行业存在黑幕,以下为节目文字实录: 主持人:好,接下来要看到的这条消息,和我们很多人都有关,近年来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也使得手机信息安全变得格外重要。不过用了智能手机之后,一些用户也发现,手机里的软件、游戏虽然很好用,但是频频弹出来的广告也是令人烦扰。那么这些广告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旁白:在一些论坛和微博上,抱怨手机弹出广告的帖子比比皆是。据统计,到2012年底中国安卓手机用户将达到1.8亿人,占智能手机用户量的80%。其中94.7%的安卓手机用户有广告软件,平均每部手机上存在11.68款含广告的软件,平均每个安卓用户每天被恶意广告骚扰8.4次,这个频率已高达垃圾短信的4倍。 主持人:这么多弹出广告都是怎么来的?我们的记者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呢发现这些广告都是一些所谓广告联盟平台的公司发出来的。那么这些公司又是如何运营这些广告的又是如何收费的。我们来看调查。
2012年11月29日 17点11分
1
level 15
旁白:为了达到广告效果,这位工作人员建议我们每天至少购买5000个点击,如果按照二次点击算,一天就要投入3000块钱。随后记者暗访了另外一家名为哇棒的广告公司,这家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的置顶广告条,还提供半屏或全屏广告条,价格则相应昂贵很多。 哇棒广告工作人员:这贵的200块钱,全屏广告1000个人看,给你打个五折还收你100块钱,就不管点不点都收你100块钱。 旁白:更让记者惊讶的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很多热门软件都是盗版的,广告收入由公司和软件开发者分成。 哇棒广告工作人员:有的就叫切西瓜1,切西瓜2,但这些比原版的还好,盗版把正版打败了,正版的东西没人安装,没人去玩他,玩这些手机的都是装的盗版的。 记者:但是你们这个不涉及一个什么知识产权的问题? 哇棒广告工作人员:没有没有,因为首先这些软件不是我们自己的,别人找我们合作,我们和他们分成,他们占大头,有时候四六,有时候三七,比如说五毛钱,我们拿1毛5,他们拿3毛5。
2012年11月29日 17点11分
3
level 15
吗的,发的贴又被百度吞了,难道百度跟这个广告黑幕有关系?
2012年11月29日 17点11分
7
level 15
旁白:记者暗访的另外两家公司也表示,可以为广告主实现精准投放。 记者:知道客户的位置这个能实现吗? 哇棒广告工作人员:这个我跟你说句实话,能实现。 赢告无限工作人员:比如你下载一个天气类的软件,比如这个天气是我们公司开发的,我们在这个软件里面其实已经加了一个插件,在这个产品里面加了一个SDK的插件,这个插件可以在你的后台运营,获取到你的相关数据,打开软件或者去什么地方,获取附近,都的确可以获取到你的信息。 旁白:除了能知道软件用户的位置信息,更可怕的是,这些软件还能获取用户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录。
2012年11月29日 17点11分
9
level 15
有米广告工作人员:你在我们后台是能够看到他的电话号码的,甚至也能看到他的…… 记者:你们怎么能看到他的电话号码的? 有米广告工作人员: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后台,包括他的手机号码、手机IP地址,还有他手机的一些属性,甚至你能看到他手机里的通讯录,都可以看到。 记者:哦,通讯录都能看见? 有米广告工作人员:都可以看到。 记者:你们收集这些资料干嘛? 有米广告工作人员:我们也有其他一些业务,比如说推送,比如说短信。 主持人:据业内统计,目前有73%的恶意广告会试图获取用户地理位置信息,47%恶意广告会获取用户手机号。
2012年11月29日 17点11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