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宋代点茶法(转自茶道吧)
茶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1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宋代人饮茶不同于唐代,改煮茶为点茶,所以有“唐煮宋点”的说法。陆羽反对民间传统的在煮茶时加人大量调料的习惯,但他提倡的煎茶法仍保留了加盐的习惯,而宋代点茶连盐也不放,纯粹品尝茶叶的天然清香。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而且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方式也是宋代品茶集大成的体现。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2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大致步骤
1.先将茶叶炙烤,然后研磨成末,过筛取细.
2.把茶末放入茶盘,然后加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
3.这时可以"点茶"了,
就是把茶瓶里的沸水注人茶盏,点茶时,水要喷泻而人,水呈适中,不能断断续续.
击拂,就是用特制的"茶羌",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羌、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古人称此情此景为“战雪涛”。
4.品茗或奉客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3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撵茶图》为工笔白描,描绘了宋代从磨茶到烹点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画面充分展示了贵族官宦之家讲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4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艺,叫做“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汤戏”,是不断迫求斗茶过程的产物,在点茶过程中追求茶汤的纹脉所形成的物象。陆游的《临安春雨初界》云:“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诗中的“分茶”指的就是这种烹茶游艺。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羌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的水墨画。要使茶汤花在瞬间显出瑰丽多变的景象,需要很高的技艺。
近年来茶百戏开始重新恢复,并已有传承人,发现些茶百戏的图片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6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再发一些关于宋元斗茶的画
作者赵佶,宋徽宗皇帝,1101年即位,在朝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有茶书《大观茶论》,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欢收藏历代书画,擅长书法、人物花鸟画。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见于辽代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壁画右有四个人物,四人中间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碾轴。旁边有一个黑皮朱里圆形漆盘,盘内放有曲柄锯子、毛刷和绿色茶碾。盘的上方有茶炉,炉上坐一执壶。画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些茶碗、贮茶瓶等物。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用具和方式。
刘松年,宋代宫廷画家。浙江杭州人,擅长人物画。宋代刘松年所绘之《茗园赌市图》,充分显示了流行于当时宋朝社会点茶之饮茶方式的盛况。整个布景约可分为三部份:手提茶贩、挑担小贩及斗茶会。右侧妇人右手提竹茶炉,左手托玉川先生到处卖茶,竹茶炉上有正在煮水的汤瓶,提梁上用绳子绑着分茶罐和茶扇。玉川先生是整套点茶工具,底部是茶盘,上面有茶碗、茶托、茶筅以及汤,上左缘有茶杓。老人经营的挑担茶贩远较手提茶贩完备,左右两只提篮,陈列各式各样茶器,左边篮面斜贴卷标,注明「上等江茶」,江茶指江南茶,以阳羡茶为代表,分团茶、末茶两类。末茶系直接从散茶(干茶叶)研磨而来。茶器比右边妇人的完备,件数多,清洗工具也完备。担子上空用竹架成防雨盖,比较不受天气限制。
见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6号墓辽代壁画。壁画中共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点茶,反映了当时的煮茶情景。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7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宋代的绝世茶盏
福建省建阳窑“建盏”为最。然“建盏”中又以“曜变”叫绝于世,“曜变”黑釉盏釉色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皆因窑火艺术,而非人力所为,至今“建盏”中“曜变”完整器孤芳难寻。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8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再添上几首宋代茶诗
汲江煎茶


苏 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试院煎茶

苏 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

陆 游

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东丁院未来。
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

雪芽近自峨嵋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

西江月·茶词

苏 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9
level 11
Kimness 楼主
感谢c兄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10
level 11

[顶]
2012年11月30日 00点11分 12
level 9
辛苦了
2012年11月30日 01点11分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