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
董麟征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订,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1839年6月病逝于南京。   陶澍从小才智过人,10岁时乡上油榨开业,拟请人写一幅大红对联志庆,连请几位秀才作联,主人都不满意,陶澍毛遂自荐,稍为思考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此联气势宏伟、珠联璧合,令乡亲刮目相看。   陶澍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且著文赋诗,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蓍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在他为官过的地方,民间流传着不少故事,《陶澍私访南京》作为淮剧的传统保留剧目,百看不厌,常演不衰。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2007年05月15日 06点05分 1
level 7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自称桃花渔者,印心石屋主人,晚岁自称髯樵。清安化县人。从小才智过人,嘉庆五年(1800年)秋试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元年(1821年)四川总督蒋攸铦奏称陶澍治行为四川第一,擢山西按察使,又调福建按察使,同年十月擢安徽布政使,道光十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整顿河工、漕务、吏治,将纲盐法改为票盐法,扭转盐务的弊端[1]。一生为官清廉,自题“要半文不值一文,莫道人无知者,一事须了一部,如此心乃安然。”史称“胸怀无城府,待人表里如一”,缴年养廉银1000两,裁盐政衙门浮费16万余两。曾多次将自己的俸银全部救济了灾民,在鸦片战争前夕逝世,张佩纶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胡林翼是他的女儿陶静娟的夫婿。
2007年05月15日 06点05分 2
level 6
。。。
2007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3
level 1
...
2007年05月18日 01点05分 4
level 9
。。。。
2007年05月18日 05点05分 5
level 7
你们仨.....我就不说啥了
2007年05月18日 05点05分 6
level 0
陶澍是我老乡
2008年09月23日 03点09分 7
level 0
这样的人也是一个民族英雄。
2008年10月19日 13点10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