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长城的田园牧歌
新迁安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枯竹易箭 楼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往往会迷恋于远方的你从未见过的风景。想看看那些巍峨的高山,滔滔的江水。那些白云丽霭,秋花遍野,远山素青,方塘若镜的迷人风光。对于身边的美景,却因为熟悉而麻木,丝毫感觉不出她的妙处。直到有一天,远方的朋友带着无限向往和艳羡的口气向你问询你熟知的一切,或者你在某个大作家的游记中看到关于家乡风物的文字时。你会突然问自己,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风景,真的有他们形容的那么美吗?
长城对于我就是这样。因为自小就生活在长城脚下,我从来没有感觉出它有多么雄伟壮丽。而且读了一些游记以后,年少轻狂的我向往的是"举手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华山,"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的泰山。在我的眼中,近在咫尺的燕山余脉只是一些平常的小丘陵而已。说它平常,是因为我常去登临。我在少年的时候常常去山里套兔子,掏鸟蛋,捡蘑菇。我还常常在某个城楼里休憩,游戏。那时的垛子·城台很是破旧,残砖断石遍地都是。供士卒休息的城堡一度成了羊倌羊群的栖息地。里边到处是各种动物的排泄物。要说和文化有关联的词句,就是墙壁上老乡们用木炭书写的“王二狗到此一游,李小洁我爱你”一类的墨宝。有时候我们也会扫除一块干净的地方,割一些山茅野草躺在地上,一边休息一边遐想古代守卒的军旅生活。
成年后读了一点书,明白了一些道理。思想上有了一些变化,觉得以前凭空想象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很想再次登城一游。但整天在蝇营狗苟的生活中挣扎,为三斗米饱食躬耕于山野之地,漂泊于人海之间。不再有少年时的闲情逸致。也没了登山的空闲。
龙年立冬之际,新长城旅游线建成通车。文联组织我们这些所谓的文人首先体验新长城景点的畅游之路。我们在徐流口村沿山路北上。此时是萧瑟的冬季,北风漫卷,山坡上枯黄的茅草和灌木随风飘摆。因为山地贫瘠,多石而少土,所以山的阳坡树木很少。阴坡倒是松柏蔽日,嘉木成荫。略微遗憾的是,为了照顾大多数登山者,水泥路已经修到长城脚下,少了一些“登”的乐趣。顺着显然经过了人工修葺但仍然陡峭的城道,在站台和城堡之间行走,山南山北的房屋线塔依稀可见。山北群山环抱,有条小径依山而筑,像一条灰白的巨蟒蜿蜒起伏。一直通向遥远的赤峰·关外。是以前所谓蛮人异族之居。所产药材·皮毛·马匹冠绝天下。山南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农耕时代,富庶的粮食·布匹·铁器让多少异族眼红。当交换不成,就起了掠夺的野心。于是多少士卒,平民的鲜血染红了山石。城楼和烽火台大多经受住了几百年时光的磨洗与侵蚀,城砖上刻着重量的字迹也还清晰。一块巨石上的几个字吸引了我的视线:张大力背砖十五块力尽于此。一块青砖十五斤,十五块青砖就是二百多斤。在如此陡峭的山路上,空身而行尚且气喘吁吁。这位叫张大力的民夫却身负百斤力尽于此。想想先辈几百年前没有任何机器设备。全靠人背肩扛把一块块巨石,城砖运到山顶,砌在一起。修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蔓延万余里,上下几千年,多少将帅戍卒,匠人百工在这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中艰辛的劳作。多少张大力。王大力、李大力的鲜血尸骨被筑在城楼的地基下。“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还有那些守城的士卒,如何忍受寂寞远离喧嚣,离群索居整天修葺更不必细说。长城阻住了侵略者的铁蹄,守卫了边民的田园牧歌。长城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平安定的保障。没有了长城,会有多少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中华民族的历史很可能会重新书写。,今天,作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兄弟民族之间也早已化干戈为玉帛。但在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中,长城巍巍的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 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
走下城楼沿着新长城旅游线一直向西。宽阔的柏油路两边是连绵不断的燕山余脉。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行起车来飘飘欲仙有放风筝的感觉。车在河流口村向北,这里有秦朝的古城遗址,与明长城比较有区别的地方是此处的长城全是石头修建的。小村建在明长城和秦长城的夹缝中,钟灵毓秀,山居古老。再往西就是水泉村,因为有数道清泉绕山而流,故又叫清泉村。泉水在村南汇集成一个小小的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平静幽蓝。在村人的示范下掬水而饮,水质清冽甘甜。通往村子的路上有一座石拱桥,古色古香。水泉村西面,沙河东岸的峭壁上,有记录明代军事家许伦丰功伟绩的摩崖石刻。三十余字历经百年风雨侵袭,仍然清晰可见。因为天近晌午,冷口关,白羊峪,石梯沟等景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闪而过。回望长城,在蓝天下,这浸透了历代劳动人民血汗的青砖灰石随着崇山峻岭峭壁深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那高大的城楼,烽火台有的如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如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这聚集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他将永远陪伴着我们一起前进!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1
level 11
“泉水在村南汇集成一个小小的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平静幽蓝。”我对那里不太熟悉,还以为是冷口的池塘那,原来是水泉。
谢谢你的文章!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3
level 11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4
比我照的好,重点突出了。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回复 稻花香1 :谢谢小妹夸奖[呵呵]
2012年11月30日 07点11分
level 9
枯竹易箭 楼主
感谢大家的品读,诚心请大家多提意见。因为时间紧迫,写作仓促,,难免有语法语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2012年11月29日 12点11分 5
level 9
给大兄弟提一个语法上的建议啊:“往往会迷恋于远方的你从未见过的风景”,“迷恋”改成“神往”。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6
level 9
文章写得不错,尤其欣赏前半部分,很有趣味和人情味,后半分相对过于冷峻和客观了。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7
level 10
品读中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8
嗯,他竟然没写山上的白雪哎。
2012年11月29日 23点11分
level 10
好文章。建议后半部分不去
介入有争议的范畴。
2012年11月30日 11点11分 9
level 9
长城是一支歌,赞!
2012年12月01日 12点12分 10
level 11
再一次拜读美文。“那些白云丽霭,秋花遍野,远山素青,方塘若镜的迷人风光。对于身边的美景,却因为熟悉而麻木,丝毫感觉不出她的妙处。直到有一天,远方的朋友带着无限向往和艳羡的口气向你问询你熟知的一切,或者你在某个大作家的游记中看到关于家乡风物的文字时。你会突然问自己,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风景,真的有他们形容的那么美吗? ”太真实了,往往大家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
2012年12月03日 02点12分 11
level 9
枯竹易箭 楼主
大哥大嫂,姐姐妹妹,弟弟弟妹们你们的作品传到文联了吗?
2012年12月03日 12点12分 12
level 9
枯竹易箭 楼主
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夸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2012年12月03日 12点12分 13
level 9
枯竹易箭 楼主
再发一条迟到的感谢,感谢吧主加精
2012年12月03日 12点12分 14
level 3
前半部分行文流水,后半部分说教味道很浓。作者应该多加改进。但纵观此文,仍不失一篇较好的散文。
2012年12月08日 11点12分 15
level 3
守望是对家乡的爱。是对中华文明的爱。
2012年12月14日 03点12分 17
level 6
拜读
2013年05月21日 03点05分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