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吧友写的古诗
古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星际足联 楼主
怎么说呢,这么说吧!
古人写诗,无不见什么写什么,或者想什么写什么,所以感觉很写实。
而今人写诗,多写生。就是看到的景物,什么没有,就往里添什么。
比如吧,中秋的时候,明明没有月亮,也看不见银河,偏偏写脚踏银沙,伸手摘桂——他觉得应该有什么,就写什么。又比如见到树,就往树上添加根本没有的鸟,见到溪水,就硬要把它写得清澈见底,还要添几条鱼。这就是写“生”,也可以理解为生搬硬造。
古人是见景而发,然后把情藏于景中,使人由诗见景,恍如身在景中,从而悟得诗人的感受。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写诗歌呢,就等于是在滂沱大雨的天气,硬要拉着读者的手说:“你看呀,那天上有个月亮,多么的圆,多么的富有意境啊!”他很少想到,即使眼前的恶劣天气,其实也可以成诗歌,关键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和对事物的感悟。
如果我们开始脱离臆想,开始脚踏实地地描绘我们看到的真实景物啦,而不是说今天中秋了,明明我什么感悟都没有也要写一首,那么我们就说,诗歌已经入门了。
2012年11月29日 07点11分 1
level 5
言之有理
2012年11月29日 07点11分 2
level 7
星际足联 楼主
又比如写景,明明我们一边喝着可乐娃哈哈矿泉水,路过立交桥,偏偏诗歌一出来,就成了:对酒长亭临别。这就是典型的臆想,这种谁都可以想到的场景,当然不会存在独特性,那么就失去了诗歌的生命力。
比如,张先的“浮萍断处见山影”,这需要多么独到的观察力?这个场景可能谁都见过,但谁也没有想到,更不用说用生动精炼的语句描绘出来。而张先一写出来,读者无不拍手叫绝。这就是张先独到的观察能力和捕捉精彩片刻的能力。
2012年11月29日 07点11分 3
level 7
星际足联 楼主
如果我们的文字已经不能描述我们这个时代了,如果我们的诗歌已经不能描绘我们的生活了,那么我们的汉字就已经死了,诗歌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了。
2012年11月29日 09点11分 5
level 10
所言有理 但也不可失去古意
2012年11月29日 09点11分 6
level 12
写诗亦有写境造境之分,虽然我个人挺同意楼主的看法,但也不能将自己不喜的一板砖拍死,诗词存古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7
level 12
诗,很重要1点是想象力,而且以表达情感为重。个人看法而已。
2012年11月29日 12点11分 8
level 12
多看看东湖大吧的诗就不会与生活脱节了,艺术来原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是空想。
2012年11月30日 11点11分 9
level 14
对,臆想要不得,古诗表达不了,不是还有其他文体嘛,所以嘛必须写自己真情真思,于现实生活中真所见所感,无端臆造是要不得,我好像重复了。
2012年11月30日 11点11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