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身边的人好像能力都很弱啊
侯卫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笔记写得挺生动,真实感挺强,既不像《国画》那样把官场写得一片漆黑,也没有如主旋律作品一样把官员无限拔高。尤其是侯卫东的成功,把中国成功的政府官员所必备的因素都点到了:睿智,沉稳,关系硬。
但有一点,感觉能与侯卫东发生竞争或者可以对比的身边的人,似乎被描写的能力都很弱,比如刘坤、杨森林、马有财、秦飞跃、杨腾、蒋湘渝以及新管会和科委的一班副职等,似乎都是泛泛之辈,才显得侯卫东鹤立鸡群。尤其是蒋湘渝,作为侯卫东首次担任地方大员的主要搭档,如果是一位有水平有思路的领导,那肯定会与侯卫东发生一些矛盾和火花,可在书中简直就是一个庸人,几乎没做过什么工作,完全唯侯卫东马首是瞻,而且事事往后躲。侯卫东才能很快就在成津一手遮天。这么写,似乎把侯卫东树立的有些简单化了。
总的来说,侯卫东的官场经历,尤其是在文学作品里,显得太一帆风顺了。虽然也面临一些挫折和打压,但都是轻描淡写,比如在科委的那段工作以及被省纪委调查,都过于简单。也算是笔者力有不逮的一点痕迹吧。
2012年11月29日 01点11分 1
level 1
侯卫东官场上成功在于高层路线把握的比较好,可以说是都赶上了,当然这是文学作品。
同一层次几个人竞争的描写有虚也有实,平时看到周围的成功的也只是小部分人,刘坤之流跟他放在一起根本无从比较,气度决定高度,杨树林可以跟他对比下,虽然年龄不在一个层次,蒋湘渝年龄偏大,政治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政治人大有人在。
再说侯卫东碰到的困境吧,如何破局,在逆境中打开一条出路,这才是本书中最应该学到的,比如上青林之跳票,拂黄子堤之坚守,以当前官员标准来看,侯无疑属于实干优秀类的,至于本书中一些败笔,也是见仁见智了。
2013年03月03日 02点03分 2
level 9
侯卫东还不是对那些人的能力有过赞赏的嘛
2013年03月19日 00点03分 3
赞赏归赞赏,但对这些人值得赞赏的地方描写的确实不够,下意识里为了突出侯卫东,总是把这些人写的不够老道
2013年03月20日 00点03分
不然大家不都成主角了?何来的小说主人翁?
2013年06月26日 10点06分
回复 racket123 :主角配角的差距,是在能力上的吗?
2014年12月18日 08点12分
level 4
刘坤的觉得完全是为了陪衬侯卫东而设计的,侯卫东在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一个高层或领导在提携他,但跟他同级别的人都是闲的不如他
2013年04月16日 15点04分 4
level 1
1、好的官场作品,女人不能太多。这部小说,写郭兰的情节我觉得别别扭扭的,分量太重,是败笔。陈庆蓉这种市侩女人就比较成功。侯卫东的父母很少提,实际上一般来说官员的父母都很忙,不受打扰很难得。
2、侯卫东总是特别凑巧的帮助一个很久之后才出现的贵人,比如帮助栗糖儿脱险,帮助吴英解困,这是文学巧合。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形遇到两次就幸运了。
2013年07月06日 03点07分 5
帮主吴英不是巧合,是侯卫东主动投其所好的。
2013年07月10日 23点07分
帮粟糖儿这段很感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
2013年09月16日 10点09分
level 1
个人感觉一个人的成功还是很大程度有运气的成分,比如说侯与组织部明俊的相遇 带有故事色彩,我觉得侯卫东的关系硬主要来自于经济的独立,这一点给我的启发很大
2014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6
经济的独立绝对占一大部分……
2014年05月08日 06点05分
现在的公务员经济怎么才能独立呢,好像没有参考性!
2020年03月27日 19点03分
level 1
我认为赵东挺强的
2014年02月12日 17点02分 7
level 1
开始写的还比较靠谱,后来就有点扯了,以侯卫东的性格和办事风格能当个县委书记就很不错了,再深层次肯定是无望的。
2014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8
level 1
以现在侯卫东的性格看,其很难在向上一步,也许岭西省市委书记会是其政治终点吧,毕竟生活作风的问题是很大的了,期待作者的另一部姊妹篇——侯海洋,这个可能会是侯卫东政治生涯的延续吧
2014年12月17日 07点12分 9
作风问题在中国已经不是问题了吧,只要没翻船,大家都心知肚明,参照渝王,老虎,更有甚者参考江宋之事……
2014年12月18日 05点1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