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恰似年少
景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工业用盐 楼主
一直格外
喜欢这般喧嚣之处的寂静时光,可以陶醉于品茗自我的空间,可以毫无边际的怀念和畅想,犹感肢体舒展。
  静下来的时光,沉潜如沙,淀积如石,它会牵着笔端下沉,只要扶着言语行走,在一望无际荒凉的田野上就会有长长的尖喙,轻轻地唤醒曾经被犁铧耕耘的土地。它可以是“举杯邀得明月归”的诗情,可以是“千江有月千江照”的清明,可以是“静听松涛夜枕眠”的澄静,也可以是“孤舟独钓寒江雪”的逸致,当然也可以是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看社戏的怡然
快乐……山河静渺,曾经的一境,一事一物便会犹感清晰,都浮游于心上。
  谈起曾经莫过于我们的小时候了。
  
童年真是
可爱又可笑。那时的我是个不谙人事的小
孩子,整日里喜欢
幻想,看到云中有一个爪子就幻想那可能是天上的龙爪,看到一些碎石头就想那可以做一个棋盘,敌我双方平均力敌展开厮杀,看到一个废灶台就想怎样在上面像模像样的煮饭。
  那时的我喜欢隔三差五地和小伙伴在沙坑(别人挖沙之后剩下的大坑)中嬉戏,沙坑中长满青草,那是动植物的天堂,宛如曾经的北大荒,虽没有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佳话,但也有“昆虫草中走,蚱蜢满天飞”的怡然快乐。
  游离于其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捕蚂蚱了,蚂蚱有一个很大的家族,种类多得数不清。有洒脱英俊,脑袋尖尖的“蹬倒山”,有憨笨,肥胖多油的“车折子”。我们大多喜欢捕浑身通绿的“蹬倒山”,它们或伏在草叶上,或躲在石缝里,很机灵。发现
目标时,不能急着去捕,要绕到它的后面,悄悄靠近,猛扑,动作要果断迅速,要不它就会溜掉。掌握捕蚂蚱的技巧后,就有资本与蚂蚱开战了。
  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欢笑声中度过一个殷实的下午,傍晚就可以生火搞起(湖北话)了,把捕来的蚂蚱摘除内脏和翅膀,再撒些从家里带来细盐,然后用树枝一穿。用泊头火柴(前几天破产了,哎可惜)生起火,往蚂蚱身上浇油就可以烤了,这样做熟来,味道极其鲜美。吃着吃着,便可达到忘我的境界,仿佛进入了一个洒脱的梦境,不禁会有“游离天地万物间,不慕荣华不做官”的感叹。
  那时的我还喜欢捕截留(蝉),每每到了蝉喘雷干的盛夏,酷热难耐之中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与小伙伴们一起,想方设法捉蝉。
  在地下蛰伏了多年的蝉,它万万也没想到,刚一出土便注定了短暂而不幸的一生。一到晚上,刚刚从土中爬出来的蝉,不等金蝉脱壳便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最得意之作就是上树徒手捕蝉了,小伙伴们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高高的大树,在摇晃不定的树枝上极力保持稳定,树上的人屏气静心,树下的人似乎连气也不敢出了,以免惊动了正在鸣叫的蝉,要不然蝉就会飞走,捕蝉者便落下个“狗咬随泡空喜欢”。徒手捕蝉要的是技巧,一旦蝉不鸣叫了,便说明蝉也有警觉了,这时就需要保持耐力了,需要镇静、镇静、再镇静,
等待时机下手,要不蝉就跑路了。
  对于高处的蝉,人又爬不上去。便想出绝招——套蝉。套蝉的工具是长长的竹杆和细细的绒布,把绒布弄成一个伸缩自如的套,固定在长长的竹杆上,这样捕蝉的工具就制作成了。拿上这长长的捕蝉工具,鸣蝉爬得再高也不用怕了,只要将这捕蝉工具轻轻放在蝉的前边,慢慢往后晃动,蝉也就乖乖入套了。
  当然,捕蝉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尽相同。有用浓稠似胶的汁液(俗称面筋)涂在竹杆的一头,利用它们的黏度往蝉的身边一放,蝉自然就动弹不得了。
  晚上回家,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洗净后用油炸一下,炸熟后就成了一道野味了。
  时过境迁,偶尔吃到蚂蚱,蝉。用筷子夹起一只,我都能认出它,想起一段关于它的一段流水年华,想起关于它的那一个时代。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遥想童年,令我怀念、令我
开心。如今,心总向往之,但
现实之中再也无暇亲手和伙伴们去捕蚂蚱捕蝉了,即便有了
时间,童年那种
感觉也会荡然无存,只是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那些流逝的过往,那些夹着花香的时光,那花树下倚着的少年,在季节的深处,已经慢慢走远,就像一夜的风,这些小花就那样落英遍地。
2012年11月28日 12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