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
合山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在市里等公交车,看到一小男孩最多也就初三的样子对一女同学口出污言秽语,我热血上涌上去指着他说“你妈没跟你说过对女人要礼貌点么!"他说没说过,还说那女的是男的,我回头看没有啊她是女的啊,后来一个阿姨出来隔开他。那小男孩真欠揍啊,说出那种话,但我又不能动手,因为要出来打工了。
2012年11月28日 01点11分 1
level 10
20日才对,日子过乱了[囧]
2012年11月28日 01点11分 2
level 11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单少维护世界和平了
2012年11月28日 02点11分 3
level 12
奥特曼
2012年11月28日 02点11分 4
7妹你放开那个男孩,有事冲我来
2012年11月28日 02点11分
level 11
如果拽少能有单少十分之一的正义感,世界早已和平
2012年11月28日 02点11分 5
level 15
淡定吖。。。。。
2012年11月28日 03点11分 6
level 15
单少应该去当**啊:
2012年11月28日 04点11分 7
level 13
[我错了]大侠饶命
2012年11月28日 04点11分 8
level 12
在外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楼主淡定淡定.
2012年11月28日 05点11分 9
level 13
腾讯新闻:
“近日,一名年仅8岁的长沙小女孩在公交车上冲着一位七旬老人大吼,骂其“痴呆”,引来旁边女乘客的不满。小女孩被女乘客连扇几个耳光,脸肿了好几天。(11月27日《三湘都市报》)
仔细看完视频之后,总觉得这是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这样一件由普通小事引发的纠纷,怎样成为了一个热闻呢?
首先,冲突点在于小孩子骂了老人“痴呆”,无论是在哪种语境之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错误。在我们的价值观中,年幼者必须尊重老人,而在现实中,很多孩子都做得不好,大家将这个8岁的小孩子作为这类孩子的形象代言人,而痛加责骂,并指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长辈对孩子宠爱过度,而缺少教育。“大人不教育,有人帮你教育”,这是很多跟帖的内容。
应该说这种情况确实是切中了当下青少年教育问题中的一个关键点,但问题在于,一个8岁的娃娃,在陌生的环境中与陌生的大人产生冲突,情急之中从有限的词汇中找出一个不合适的词语来还嘴,究竟又有多大的错误,又能承担得起多少道德退化的责任呢?
至于本应该站在中性立场上的女乘客,选择以一顿乱巴掌来作为维护道德的勇气,事实上更是以一种大恶来惩治小恶。如果说小女孩不知轻重的还嘴触犯了社会和民众的道德底线,那么说,劈头盖脸一阵耳掴打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则是一种施暴,甚至触犯了法律。
二者孰重孰轻,应该是有基本判断的。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大人可以批评她给她指出来,而将这种批评与教育扩大为触及皮肉,则明显的过了分。这也直接使得一个极其普通和细微的小事情最终升级成冲突。”
2012年11月28日 07点11分 10
level 13

近日,杭州192路公交车上,一位身材单瘦的小伙子坐在车厢中部的“照顾专座”上(事后证实,该座位并非“照顾专座”),他面前站了一对年轻夫妻,妻子抱着一个婴儿。车厢里“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的广播响过4遍,小伙子仍未让座。后来有人下车,妻子坐到了其他座位,但这位丈夫却在气恼之下,以其“不让座还看什么看”为理由,连扇了小伙子5个耳光。抱孩子的妻子也骂小伙子:“你不是你妈养的吗?不知道让座。”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同车乘客深感震惊。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不让座行为和打人耳光孰是孰非”上。大多数人觉得,应该把打人和让座区分开来看。 >>>社会反响
  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表示: “让不让座是道德问题,打人则是法律问题,所以打人者一定要受到法律惩罚,不让座的人们,需要有社会舆论促使他们反省。”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前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杨锦麟指出:“在香港或其他地方,非照顾人士一般不会坐照顾专座,即使坐了,看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主动起身让座,打耳光或被打耳光是一种社会公德缺失的折射和表征,引发的深思已逾越这个社会事件的本身!”
  还有许多热心市民致电相关媒体,担心小伙子的身体状况,也很关心事件的发展。70岁的沈大伯受十几位街坊的委托发言: “打人方应受谴责!我活了大半辈子,这种蛮横行为还是第一次听说。年轻人上班辛苦,要多为他们考虑。”也有网友力挺打人者,网友 “五岳散人”说: “一个健康人坐在公交的"照顾专座"上,他给老弱病残孕、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不是道德义务,而是必须做的。打人不对,但这种不守规矩的人该打。” >>>引发思考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社会学发展研究专家杨建华听说此事后深表痛心。他认为,打人男子用野蛮和武力对待他人,处理问题,恰恰反映了整个社会中,人们不懂如何健康交往的一面,“现代教育在培育公民素养和道德方面太少了,公民的道德心正在渐渐流逝。部分人身上带着的戾气,是社会的一种痛。野蛮的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践踏,对文明和理性的亵渎。”浙江大学公关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小章说,道德是一种自觉,不能被强制,更不能演变成变相索取, “小伙屡次抬头看对方,就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不让座有内疚情绪,他有不安,有纠结。我想劝他的是,应顺从自己良心和道德的召唤,主动站起来,但面对对方的凶悍和跋扈,绝不能忍让。”
  齐鲁网网友则发帖表示: “满车人面对血流满面的小伙子,却没有一个站出来阻止暴力的发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谴责施暴者,而是淡然地看着小伙子血流不止,淡然地看着施暴者从容离开,淡然地接受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这难道不是 "小悦悦"事件的翻版吗?当我们在谴责冷漠和无情的同时,也要常常反观自己是否同样在扮演着这等角色。杭州K192公交车上小伙子挨的那五记耳光,不仅仅流了小伙子的血,更应该痛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上。” (摘编自8月24日《青年时报》)
2012年11月28日 07点11分 11
level 11
以德服人!以理教人!方法有多种,为何以暴力相施?
2012年11月28日 07点11分 12
level 15
[杯具了]
2012年11月28日 09点11分 13
level 12
神爱世人
2012年11月28日 14点11分 14
level 10
。。楼主。。维护。。世界的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如来神掌。。五块钱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