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雨】跳在心电图上的蜗牛青年
网球小草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lovdj 楼主
一篇网球天地的采访,实习记者写的,质量一般,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在常雨的微博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像一张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波峰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波谷,有势如破竹也有跌宕起伏,有每况愈下也有巅峰刹那。”
他把这句话作为了座右铭,因为这全然就是自己网球生涯的真实写照,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也让常雨面临不同境遇的时候,内心多了一份淡定。
沉默少年,学会坚持
24岁的常雨来自天津,学打网球时已经8岁半了。当时天津网球业余体校的教练到常雨就读的小学挑队员,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常雨和其他孩子一起报了名。从此开始了白天上课,晚上打球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常雨对网球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由最开始的课后练习,到半日制训练,再到全日制训练,其他孩子陆续回归课堂,常雨却坚持留了下来。
12岁时,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走上专业网球道路。被问及当时父母的态度时,常雨说:“
网球不像体操那么残酷,父母看到我对网球的热爱,很尊重我的决定。”父母的支持给了常雨莫大的鼓舞,之后他正式加入天津网球队。
然而,常雨接下来的历程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顺风顺水,他在青少年比赛中的名次总不尽人意,反对他打球的声音随之而来。“父母倒没有什么意见,主要是家里亲戚开始反对,认为我年龄还小,可以放弃网球,重新读书”。常雨说,父母并没有明确表态,他们只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的决定,只要儿子想坚持,他们就是最强的后援团。这个沉默的少年,那时的内心里涌动着快要爆发的动力。
经历风雨,才见彩虹
同龄人在外和家人享受度假之旅,常雨在训练场挥汗如雨;同龄人在睡眼惺忪中慌乱地结束早餐,常雨已经换下另一件湿透了的衣衫;同龄人为电影中设计精妙的情节而拍案叫绝,枯燥的步法训练让常雨又磨坏了一双球鞋……

天道酬勤
,厚积薄发的常雨在
2006年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昆明站(国内排名赛这个系统我们一直都不了解)比赛中一举夺魁,开始崭露头角。之后的几年,天津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拔得头筹,常雨的名字也开始频繁出现。
可是,命运又开始拿常雨作祟。还没来得及享受小有名气的喜悦,常雨又陷入了
伤病的困扰中,排名迅速下滑。与我聊天的间隙,常雨从球包里拿出冰袋,敷在膝盖上,“
我的伤病都比较顽固,要想彻底根治只能等到退役后,现在每逢阴天下雨,膝盖都会生疼。”说起伤病,常雨一脸无奈,
那时有些心灰意冷的他被天津队送到西班牙,开始了一段为期4个半月的疗养式训练。
巴塞罗那独特的人文气息,优质的训练环境,让常雨慢慢蜕变。终于,在今年3月的ITF希望赛日本站上,升级版的常雨强势回归,男单如愿加冕,男双也获得亚军。聊起这些时,常雨非常平静,“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国际赛冠军,某种意义上很特别,但也没有太多狂喜,父母和教练也没有过多反应。因为之前就觉得自己有能力拿冠军,只是一直错过机会。现在赢了,倒感觉是件挺正常的事儿。”
对于失利,常雨也把持着难得的淡然心态,“有很多比赛,就像今天这场,自己尽力了,也有一些机会,但还是被对手反超,其实这也属于正常。我们每年比赛有很多站,心态上也习惯了,没有太大的波澜,也不必过多计较得失。”常雨说。
顽强拼搏,精彩生活
常雨的偶像是纳达尔和沃达斯科,同样都是西班牙选手,同样都是左手球员。在中网,他终于见到了纳达尔,内心一顿狂喜,“只可惜在球员休息室不允许拍照,高兴归高兴,如果有机会跟他打一场比赛我会更激动。”聊起偶像,一向腼腆的常雨语速加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12年11月27日 09点11分 1
level 13
写得确实一般。。。我觉得你去写都比这个好~~~~~另外未来赛这个翻译略奇怪。。。
2012年11月27日 10点11分 3
快去围观网球天地写张择的报道,那简直就不是写得一般的问题了[拍砖]
2012年11月27日 10点11分
回复 lovdj :贴过来。。。
2012年11月27日 10点11分
回复 庐江·烟痕 :在张择吧[拍砖] 果然不开新帖相当不醒目
2012年11月27日 10点1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