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尼玛,终于找到了倩女的时代背景了
倩女ol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崇祯年代[88]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1
level 13
然后呢。。。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2
之前还看到倩女说岳飞,害我一直以为是南宋的高宗时代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帕金森男 慢慢找证据分析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0.0 我没关注倩女是什么年代的,。。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回复 帕金森男 :0.0恩恩亲,我之前也没关注,今天忽然无事来找了下,才发现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level 11
历史不及格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3
level 11
永乐时期,好吧这个不用说是哪个皇帝呢
再看看统治神机营的人:戚继光、孙承宗、熊延弼、袁崇焕。
然后资料到这里就没了,袁崇焕最后一任。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4
戚继光我大浙江人吗?话说我们义乌还有戚家军的纪念馆和旅游的地方
2012年11月27日 15点11分
壮哉我大神机!
2012年11月28日 06点11分
→_→ 我这还有继光饼。。。
2012年12月08日 15点12分
哎哟我姓戚!
2013年03月19日 13点03分
level 12
明军与金军?????不是明末的莫????????????????[吐血]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6
就是明末,目测是最后一个皇帝,崇祯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本来就是,只不过他有些人物不是一个年代的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回复 梦之八角塔 :对对对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回复 墨墨的绿豆芽 :坑爹啊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level 11
最后是这货,虽然不知道网易的文案是不是随便写的,不过刘应国历史上却是存在
摘一段《太宗实录》里的话: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於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7
level 11
总结了下误导我的一大因素是倩女的地图。那个地图的分布,真TMD看不出是明朝。我一直以为是唐朝。。。。。。[瀑布汗~]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8
[冷]我一直以为是唐朝啊啊啊!!!!!
2012年11月29日 15点11分
不是宁远有皇太极攻城么 一看就明末
2013年02月10日 12点02分
[汗] 很明显的明朝啊,袁崇焕啊..
2013年07月22日 02点07分
level 11
徐光启主政的最大成就,应该是《崇祯历书》。
宰相徐光启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9
level 11
[囧]然后就是倩女里面乱七八糟的其他年代的NPC,呃呃呃,不过我的却懒,当时木有想到要分析,这段时间无聊看了下,尼玛,这绝对不是唐朝,绝对不是尼玛的宋啊。。。。结果早晨去翻一些资料,再找朋友去倩女截图,才发现,尼玛这是明啊。。。。
之前也有感觉,因为有锦衣卫,后来看了下,应该是崇祯的那个时代。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10
皇帝?哪呢
2012年11月28日 22点11分
level 11

李翰祥的60版《倩女幽魂》中。影片坐实了“鬼话”的时代背景,那是明清交际,异象纷呈,华夷混淆的乱世。透过片中的一段对话,燕赤霞这个奇人的胸襟可见端倪。燕赤霞问:“依宁公子的看法,中兴大业尚有可为吗?”宁答:“本朝的疆土还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云贵,正规军就有几百万,再加上各地绿林豪杰所领导的义师,不下几千万,怎么说事不可为了呢?而且台湾的郑成功隔海而治,有险可守,是我们中兴最大的希望!”
燕赤霞——明清交际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11
level 12
对啊,一直都是明朝的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12
[拍砖]好吧,只有我一直在犯蒙OMG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level 11
明末么……宁远什么的
2012年11月27日 03点11分 14
[揉脸]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level 11
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还开始记笔记,每天的经历,他都详细记录下来,鉴于他本人除姓名外,还有个号,叫做霞客,所以后来,他的这本笔记,就被称为《徐霞客游记》。
崇祯九年(1636),五十岁的徐宏祖决定,再次出游,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游,虽然他自己没有想到。正当他考虑出游方向的时候,一个和尚找到了他。这个和尚的法号,叫做静闻,家住南京,他十分虔诚,非常崇敬鸡足山迦叶寺的菩萨,还曾刺破手指,血写过一本法华经。
鸡足山在云南。当时的云南鸡足山,算是蛮荒之地,啥也不通,要去,只能走着去。很明显,静闻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要一个人去,估计到半路就歇了,必须找一个同伴。徐宏祖的名气,在当时已经很大了,所以他专门找上门来,要跟他一起走。对徐宏祖而言,去哪里,倒是个无所谓的事,就答应了他,两个人一起出发了。他们的路线是这样的,先从南直隶出发,过湖广,到广西,进入四川,最后到达云贵。不用到达云贵,因为到湖广,就出事了。走到湖广湘江(今湖南),没法走了,两人坐船准备渡江。渡到一半,遇上了强盗。对徐宏祖而言,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他已经遇到好几次了,但静闻大师,应该是第一次。此后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反正徐宏祖赶跑了强盗,但静闻在这场风波中受了伤,加上他的体质较弱,刚撑到广西,就圆寂了。
徐宏祖停了下来,办理静闻的后事。由于路上遭遇强盗,此时,徐宏祖的路费已经不足了,如果继续往前走,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当地人劝他,放弃前进念头,回家。徐宏祖跟静闻,是素不相识的,说到底,也就是个伴,各有各的想法,静闻没打算写游记,徐宏祖也没打算去礼佛,实在没有什么交情。而且我还查过,他此前去过鸡足山,这次旅行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然而他说,我要继续前进,去鸡足山。当地人问:为什么要去。徐宏祖答:我答应了他,要带他去鸡足山。可是,他已经去世了。我带着他的骨灰去。答应他的事情,我要帮他做到。
徐宏祖出发了,为了一个逝去者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虽然这个逝去者,他并不熟悉。旅程很艰苦,没有路费的徐宏祖背着静闻的骨灰,没有任何资助,他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干粮充饥,为了能够继续前行,他还当掉了自己所能当掉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个承诺。就这样,他按照原定路线,带着静闻,翻阅了广西十万大山,然后进入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甘孜松潘。渡过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经过丽江、经过西双版纳,到达鸡足山。
迦叶寺里,他解开了背上的包裹,拿出了静闻的骨灰。
他郑重地把骨灰埋在了迦叶寺里,在这里,他兑现了承诺。然后,他应该回家了。
但他没有。从某个角度讲,这是上天对他的恩赐,因为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次旅途,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他离开鸡足山,又继续前行,行进半年,翻越了昆仑山,又行进半年,进入藏区,游历几个月后,踏上归途。回去没多久,就病了。喜欢锻炼的人,身体应该比较好,天天锻炼的人(比如运动员),就不一定好,旅游也是如此。估计是长年劳累,徐宏祖终究是病倒了,没能再次出行。崇祯十四年(1641),病重逝世,年五十四。他所留下的笔记,据说总共有两百多万字,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剩余的部分,大约几十万字,被后人编成《徐霞客游记》。
在这本书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情况,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16
啧啧,科普赞
2013年10月06日 10点10分
level 11
[囧]吃饭,吃完了继续找····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17
level 13
马克啊~最喜欢看这种帖子了 @萧萧飞花英落梦 @天悬_星河 学长快戳进来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18
=0=哦呵呵呵···我爱吃番茄炒西红柿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苏护妲己蝶澈 :大蝶子⊙▽⊙我也喜欢
2012年11月27日 05点11分
回复@苏护妲己蝶澈 :我还喜欢马铃薯炸土豆
2012年11月27日 05点11分
回复 天悬_星河 : = =呸呸·
2012年11月27日 05点11分
level 12
@thinkpadbfc 倩吧大神真多←_←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19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大神求罩[惊讶]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红羽尘 :[Love]好呀,今晚就给我暖床,哦呵呵呵= =话说你签名真吓人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我是我家筱福的[泪奔]话说,别人都说我签名档很搞笑= =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thinkpadbfc 忘记艾特我家筱福了= =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level 15
有对大辫朝立下赫赫功勋的袁大督师存在,必然是崇祯啊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活动,活剐袁督师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20
噗好血腥的活动= =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至少在历史上崇祯搞这个活动时,百姓是喜闻乐见的,争啖其肉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劲霸jack :这这这···我估计开花组应该不会做这个活动···咱们想想就好了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开花组要尊重所谓的正史嘛,虽然都是些包衣奴才按主子们的意思篡改过的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level 11
补充说下徐光启:
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算算看,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他这前前后后为科考忙乎了多长时间啊!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他的科研事业,《农政全书》如期出版,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他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他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后来遇上了利玛窦,他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等领域,一点即通,自由穿行。
  他对科技的贡献,该从一个甘薯说起。
  父亲去世那年,江南水灾,农田尽淹。已是朝廷大员的徐光启回家守孝,十分忧心:若不及时补种别的庄稼,来年肯定会出现饥荒。恰在此时,一位朋友提到,福建一带从外国引进了一种高产农作物甘薯,极易成活。徐光启心思一动,立即让朋友带来一些秧苗,开荒试种,果然丰收。于是他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发送乡邻。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这样得以在江浙推广。
  几年以后的初冬,守孝后回朝不久的徐光启因与大臣们政见不合,一气之下,告病到天津闲住,继续试种甘薯。他利用地窖保温技术,成功地将这一高产农作物品种介绍到了寒冷的北方,而地窖储存法也在北方沿用至今。徐光启在天津时,见当地的农业种植水平不高,导致了军粮供给紧张、百姓生活困难,又想办法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试验。
  官场的日子没几年平安。很快,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徐光启拒绝趋炎附势,遭到参劾,再度退休。这一次,他干脆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这就是著名的《农政全书》。然而,又有几人翻阅此书时能想到,这样一部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的集大成之作,竟是一位当朝宰相亲身笔耕的?
  但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还远不止这本《农政全书》,泽及后人的也绝不仅《崇祯历书》。他的翻译天赋和中文版《几何原本》,惠及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
  徐光启考中进士后不久,有一次去看望利玛窦。利玛窦谈道,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有一本拉丁文著作,名叫《几何原本》,在欧洲影响深远,可惜要译成汉语很难。徐光启说:“既然有这样的好书,您如果愿意教我,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成中文。”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徐光启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译名从无到有,全
部靠徐光启去体悟创造。不可思议的是,徐光启的许多译名十分恰当,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这些数学课本上耳熟能详的术语,都是徐光启在400年前定下来的,不但在我国沿用至今,而且还传播到了朝鲜、日本。
  历时一年,《几何原本》译出六卷,刊印发行。徐光启抚摸着书,感慨道: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此后的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候只怕已太晚了。
  可是历史比他预感的更悲哀。
  明朝覆亡,清朝建立,权力更迭之际,科学再度被打入冷宫,不但书的后半部分迟迟不能翻译,就连他已经译出的上半部分也不再发行。直到晚清废科举、兴新式学堂时,几何学才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相比徐光启发出的“百年”之叹,又晚了近两百年。遭遇同样命运
的,还有徐光启的《崇祯历书》。尽管他的挚友、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竭力保全了这部历法,并致力推广,却再也无力鼓动清朝皇帝们把欧洲最新的“日心说”引入中国,重订历书。在又一个100年、200年甚至300年里,刚刚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天文学,再度被远远抛弃。历史有多少个百年可以蹉跎?
  幸而,1633年,徐光启闭上了他才华横溢的双目,终此一生,没有看到他的政治理想和科技理想的双重覆没。只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复苏机会,到底没有被当朝抓住。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21
明亡在体制,在朱元璋把天下人按职业分户的时候,就注定了明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劲霸jack :哦?这位兄台,怎么讲,愿闻其详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看中国历史,王朝的更迭其实就是土地兼并,分散的过程,而明朝有军户,农户,连ji女都有乐户,唯独商人没有商户,本来明朝是可以靠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来缓解土地兼并的,但是没有商户,没有税,再加上所谓的清流东林党,负担都压在农户身上,再加上小冰河时代,最终导致了李自成之流的出现
2012年11月27日 05点11分
回复 劲霸jack :对,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步土地史,兄台果真有慧眼。
2012年11月27日 05点11分
level 11
长姿势了。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22
[睡觉]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苏护妲己蝶澈 :多更些,这比玩倩女有意思多了,玩个游戏,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钱,还是这个实惠。[吐舌]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回复 jiantanba :咳咳,好的,我回尽我所能把这个帖子更好。不过我也是历史知识不扎实的孩子。。。不行的时候,再问我我家那几个纯文学学位的妹子们
2012年11月27日 04点11分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