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握爱与恨的关系——避免偷吸 ※※※※※※
●●●●●●●●●●●●●●●●●●●●●●●●●●●●●●
○○○○○○○○○○○○○○○○○○○○○○○○○○○○
正常人遵行的是——正常的逻辑思维:
●
对喜好、
珍惜的事物是一种爱的态度;
●
对
遗憾、
后悔、
仇视、
做不好而内心不安的是恨的态度。
但对于戒友来说,
常常将上述这种简单正常的逻辑关系搞错——
原因就是心瘾。
戒友无论是见到吸烟的某个朋友还是过去吸烟的环境,能反射性地引起对吸烟的欣快感的回忆——此时此刻——
原本是使人厌恶、仇视的烟——却成了“喜爱”的东东。
正是这种错误的判断:使得戒友头脑犯浑——不仅不恨它——反而不择手段去获得它,似乎“知道”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动自己去使用它而获取“欣快”感。
怎么办?!—— 用辩证逻辑的方法——提前制止它!


图片来自:九方乐羊的百度相册
这里所谓的辩证逻辑的方法,就是提前打好预防针——头脑清醒时——反复强调——过去吸烟以及吸烟的环境是令人恶心、遗憾、后悔的——
必须提前想好措施加以杜绝!
必须在大脑还没有引起对吸烟的欣快感的回忆前,
提前将心瘾扼杀在潜意识中;不要等到心瘾爆发时,再来问自己需要采取什么办法。
哈哈,
《礼记·中庸》中讲得好: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音夹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