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红楼】红楼梦家具器皿用具一个一个细细说!!
红楼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我的妈妈娘啊!!这么多?这么美?爱死个人了!不当家花花的。。。。。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哈哈,早都爱上那《红楼梦》贾府里那屋子了,要是自己天天住在这样的雕梁画栋的屋子里,整天游玩如梦如幻的美丽大观园,这一辈子,就这样,美死了。。。。[瀑布汗~]
我看我是没那贾宝玉的样儿,也没那贾宝玉的命。。。。。[揉脸]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2
家居美,服装美,食物美。园林美,生活美……太棒了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只是擦窗户的时候难啊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回复 玫瑰色的晚餐 :[傻笑]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第一个好像是潇湘馆
2012年12月02日 09点12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接下来,咱就一步一步去看看去,红楼梦里的雕梁画栋里的古典雅致的家具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器皿用具。。。。。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3
[哈哈]
2013年06月16日 09点06分
level 10
[傻笑]楼主注意语言。。。。。。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4
[汗]我又说错话了吗?哪里啊?指点一下。。。。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回复 青尘春愁 :一楼用语真的是非常不中听啊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回复 惠岸行者小木吒 :[汗]我了个妈妈娘!不是骂人话,是感叹语!!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回复 青尘春愁 :好吧,下次注意。。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先从黛玉进贾府说起:
黛玉初入荣国府,贾母正室摆设 中堂
太师椅
/
条案/
八仙桌
太师椅的尊贵,八仙桌的享受,条案上的花瓶与挂屏,正对墙壁的字画。。。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5
那个美啊[太开心]
2013年11月29日 08点11分
回复 最爱陈晓旭 :这酒怎么样啊,这酒真是美~
2013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回复 Mysterious妖鸣 :噗。。
2013年12月11日 10点12分
回复 Mysterious妖鸣 :我喝茶呢。。。
2013年12月11日 10点12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第三回:一时黛玉进了荣府······进入堂屋中······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
交椅。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6
楠木是皇家才能用的吧,擅自使用要被杀头的
2013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可是十六张啊
2013年11月30日 14点11分
回复 烧香的熊猫女 :不是啊,苏州留园 五峰仙管内都是金丝楠木柱
2014年02月09日 11点02分
@烧香的熊猫女 金丝楠木是皇室专用,香楠水楠官吏富商也可以用~
2016年05月31日 13点05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交椅】
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
马扎。马扎也称马闸或交杌,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宁波人仍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汉人的马扎又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大约在汉代传入。原来,我国汉以前的家具都属低面家具,无坐具,人们席地而坐,只有案几而无桌子。到了汉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传入,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与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大约在唐以后,人们才把带后背与扶手的坐具称为椅子。在宋元时已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分为直背与圈背两大类,而明代的交椅就是圈背交椅的延续与发展。
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俗称“月牙扶手”,制作工艺考究,通常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座面多以麻索或皮革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由于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故在古代常为野外郊游、围猎、行军作战所用。后逐渐演变成厅堂家具,而且是上场面的坐具,古书所说的那些英雄好汉论资排辈坐第几把第几把交椅,即出源于此。
在交椅进入厅堂时,它的交叉折叠的椅足已失去了原来野外使用的功能,于是有人将它改成常规椅子的四条直足,这便成了“圈椅”。现传世的明式交椅,以黄花梨最珍稀,而杂木交椅的存世量不少。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7
[呵呵]
2013年02月23日 05点02分
有一次看《寻宝》,民间藏友手里有一把貌似乾隆时期的交椅,值姥姥钱了!!
2015年10月21日 07点10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8
好美的床?炕?[疑问]
2013年12月11日 09点12分
回复 汪紫菱与赵祯 :[笑眼] 这是炕,有木有!!
2013年12月11日 13点12分
炕这样设计很好,既美观又舒适。真真是巧妙的结合啊!!
2014年02月12日 08点02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塌,近地,矮,无栏杆,平面。狭长而卑之曰塌。言其塌然近地也。
清代狮头虎足精品榻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1
楼主的知识很丰富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回复 玫瑰色的晚餐 :妹妹过奖了,只是想起什么,就多多学习什么而已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真的大爱楼 主
2015年01月05日 23点01分
level 12
插个楼
等更新
[HI]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3
[Love] 谢谢,,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条案、炕几
几案类家具可谓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印象深刻,如第三回的“大紫檀雕螭案”、“梅花式洋漆小几”、“高几”,第四十回的“花梨大理石大案”、“雕漆几”,第五十三回“洋漆描金小几”等等。几案的形式很多,功能用法也十分繁杂。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几类大致有
炕几、香几、茶几、花几等,
案大致有书案、画案、香案等。
炕几主要在炕上和床榻上使用,既可以放置比较精致的陈设用品,如第三回提到的在炕“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鼎旁匙箸盒,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也可以放置日用杂物,如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榻上设一个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
炕几一般较矮,香几、茶几、花几等则较高。其实各种几类按照陈设物来划分,虽有上面所提种种名目,但都是相对而言,它们也有很多相似或通用之处,甚至可以混用,使用非常灵活。贾府会客、宴饮时常用高几,陈设丰富精巧。如第五十三回写贾母花厅摆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点缀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时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又有紫檀雕嵌的大纱透绣花草诗字的缨络。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
红木炕几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4
技术贴,顶[顶]
2013年06月20日 12点06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案:则通常陈设于正堂或画室、闺阁等高雅场合,
案头摆设林林总总:或陈设鼎彝雅物,如第三回写荣禧堂上“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多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中錾金彝,一边是玻璃盆”;或陈设茶酒器具,如第三十八回写藕香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筋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具各色盏碟”;或陈设文具书画等,如第四十回写探春房内“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清乾隆 紫檀雕夔龙纹大画案
清乾隆 紫檀雕西番莲大平案
第四十回缀锦阁设宴,所用
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5
哈哈哈哈哈哈。。。(不要和初中小破孩过不去[太开心])楼主的图片配错了!第一张图片是桌,不是案。对于古人来说,案和桌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案要比桌高雅很多。古时案和桌的不同之处在于案的边沿会多出腿,桌的四条腿会顶住边沿。不过现在不讲究这些了,统一叫桌。详见马未都说收藏。
2013年11月29日 12点11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下面的是一个
黄花梨木的炕桌
几,可分为高几、小高几、矮几。。。。
中间的是“
小高几”
这是
杌凳
吃酒时的各色小高几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6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脚踏不仅是一种容足之具,有时也充当坐具。如清中期大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一书里,便描述了脚踏的这个功能。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可卿夭逝黄泉路”写赵嬷嬷到贾琏处,“平儿等早于炕沿下设一杌,又有一小
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赵嬷嬷虽为贾府里较有身份的下人,
  
但在王熙凤的贴身丫环平儿和贾琏的眼里,其地位仍很卑贱,自然不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只能坐在炕沿下的
小脚
踏上吃饭,甚至吃饭用的菜肴盘碗也只能放在杌凳之上,不能上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脚踏在一些非正式场合里,也是
身份相对较低的人所坐的坐具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8
残酷的社会。。。
2015年10月19日 05点10分
level 8
不错~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19
谢谢。。。。[Love]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这是红木绣墩
黄花梨六开光绣墩 (一对)
清光绪粉彩花鸟图绣墩
明清两代的绣墩,不仅在室内使用,也常在庭园、室外陈设。在制作材质上有
木、竹、藤、雕漆、瓷等。绣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
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分,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不少绣墩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击鼓钉,既简朴又美观。墩圈雕花精致,或海棠,或竹节,或藤蔓,栩栩如生,极富有艺术感染力。墩面的装饰也很讲究,除板外,还有镶嵌彩石影木,大理石、藤等。绣墩的制作木材非常讲究,常用紫檀、花梨、红木等。另外,
明清两代瓷墩的使用极为普通,有德化、醴陵、景德镇等地的产品。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21
这个在景德镇真心想买个,可惜彪形大汉怕它后不住啊
(歪嘴笑)
2012年12月14日 12点12分
回复 销魂禽钟帝 :[傻笑]
2012年12月14日 14点12分
[Love]
2013年03月09日 13点03分
我一直以为是布做的
2013年08月02日 13点08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
引枕",如第三回:"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引枕……";又第六回:"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又第五十三回:“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具全。”又第六十二回:“因大家送他到议事厅上,眼看着命丫头们铺了一个锦褥并靠背引枕之类。”又第七十一回:"当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蹋俱全,自己歪在榻上."
什么叫“
引枕”?原来是一种开有方洞的枕头,使用起来即舒服,又不会压成“招风耳朵”。在清宫廷中多用厚厚的长方形靠枕,黄缎面,里面装有灯草.(现故宫里就有,可参观.)由此看来,靠枕(引枕)是富贵人家常用的东西. 据记载此事的《清宫遗闻》说:此枕长约12寸,内实以曝干的花或茶叶。书中说不出名称而称为“奇枕”奇在也开了个3寸见方的洞,至于用处,倒是写出了置儿其中“可闻声息”。可见内宫虽然是戒备森严,但不能高枕无忧。用此枕耳贴小洞,如有动静,就可闻声惊起。其实,这种引枕也可以称为“警枕”。
  
警枕起源很早。古代的经书《礼记》中提到一种“疑”的用具,汉代郑玄解释作警枕,可见它在先秦时就有了。有关警枕的记载,古代相当多。东汉末年蔡邕写有《警枕铭》。五代吴越王钱锡年轻时在军中不敢安寝,用警枕睡觉,并称它为“浙中不睡枕”。北宋的司马光也用警枕睡觉,一惊醒就又读书写作,这已成为古人勤奋学习的佳话。
2012年11月26日 12点11分 22
司马光用的圆木吧。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回复 紫蓝胭脂 :[傻笑] 好像是。。。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回复 青尘春愁 :疲劳学习的典范啊,哈哈哈~
2012年11月26日 16点11分
王熙凤后面的那个类似于正方体的是 引枕吗?为什么都找不到,我想买一个
2012年11月27日 01点11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炕说完了,下面咱们一起看看女孩子们的
床帐!![吐舌]
2012年11月26日 12点11分 23
哇塞哇塞
2012年11月30日 02点11分
level 11
楼主你的贴也爱死人
2012年11月26日 12点11分 24
[Love] 多谢夸奖。。。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level 8
大长见识!!![感动]
2012年11月26日 12点11分 26
[傻笑]
2012年11月26日 14点11分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