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庄:用漫画诠释哲理和梦想
栾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柴武星辰 楼主
贾庄,孩提时,就喜欢“涂鸦”,长大后,曾经过商、当过记者,但内心从未放弃对画笔的执着。如今,他已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并在漫画界屡获佳绩。前不久,他创作的作品《无题》获第六届中国国际漫画展最佳创意奖。然而,这并不能令他满足。
他说,画漫画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闲暇时,他更喜欢读书、旅行。让心灵自由呼吸的同时,还给他带来不少创作灵感……
生活语录
■我所画的画,我所做的事,都是因为我喜欢,我不喜欢被人强迫。我所画的哲理漫画,虽然市场并不很广阔,但我觉得对人有教育意义,是一件好事,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喜欢懒散的读书生活,因为不管在何处,阅读会让你感到幸福。好多优雅的文字,好比如歌的行板,也会勾起你许多的回忆,尤其将它渗透在我的漫画中。
在多项比赛中屡获佳绩
11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记者见到贾庄时,他刚刚得知自己的佳作又收获了一项沉甸甸的荣誉——第六届中国国际漫画展最佳创意奖。
此次获奖作品名叫《无题》,画中:在一棵古树的树枝上,挂着一只鸟状的风筝。风筝摇摇欲坠。树下,一个身着白色厨师服的人正举着平底锅耐心地等待……从他身后的影子可以看出,他在期盼这只风筝就是一只活鸟,掉下来之后,成为他的盘中餐。整幅画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调。
据贾庄介绍,这次大赛的主题是“水·人类·家园”,他的作品《无题》被大赛组委会从1197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作品中遴选出来,最终以非凡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击败了其他对手,夺得了本次大赛的最佳创意奖。
“我是想表达人类为了私欲,不断地破坏环境,终有一天会造成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毁灭。最终,人类可以食用的,就只剩自己绝望的幻想了……”谈起当时的创作,贾庄告诉记者,当时创作这幅作品时,他用了4种毛笔进行绘画,用时约两天,最终才在册页上呈现了这样的佳作。
这些年,贾庄用毛笔,在一张用了20多年的旧桌子上,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并在多项比赛中屡获佳绩:他的《哲理漫画系列》入选2008年国际漫画展作品集,获得了优秀作品奖:作品《思想》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的漫画奖提名。这也是我省动漫作品首次入围这一国内动漫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屡次改行 终入漫画界
谈及走上漫画创作之路,贾庄连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
现年49岁的贾庄自幼就喜欢绘画,时常拿着画笔在地上、墙上“涂鸦”。上初中后,他被初中班主任的美术课所深深吸引。那时,他就想成为一名美术家。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国画专业,开始正式学习专业绘画技能。这为他将来投身漫画界积累了专业技能。
在贾庄平静的外表下,仍藏有一颗不安定的心。大学毕业后,他也曾选择在一家杂志社做美编。然而,在改革的大潮中,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和爱人选择了下海经商,曾自己开过店,也曾给朋友打过工。那时,他放弃了最初的美术家之梦。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贾庄重新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
2002年,在朋友介绍下,贾庄在深圳某报业集团下的杂志和报纸做起了插画,还担任该集团香港商报驻京办记者。“那一段画插画的经历,让我发现了插画和漫画这两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后来,我还有幸受教于中国新闻漫画协会副会长庄锡龙先生,是他引导我走上了漫画创作之路。”
毛笔创作
成就与众不同的画风
2012年11月26日 09点11分 1
level 12
柴武星辰 楼主
用毛笔作画,并融入国画创作元素,成就了与众不同的贾庄。
贾庄说,他从1980年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便是国画。自己的绘画技巧和风格,受国画影响很深。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贾庄一直深信这句话。自2006年9月,贾庄正式投入漫画界之后,他将国画中的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入自己对西方格言的理解中,用水墨和毛笔画出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哲理小漫画。他创作的每一幅画,都巧妙地融合了3方面的精髓:国画技巧、格言寓意以及个人理解,这也是他与日本漫画的不同。他更注重漫画作品的艺术感、思想感。
“所以说,每一幅画都是我的心血之作。有时为了画好一幅画,我可以一整天不说话不下楼。创作时间最长的一幅,整整用了3天时间。”贾庄笑着说,目前,他所画的漫画,大多是属于插画和哲理漫画范畴,用略微夸张的形象来表现丰富的哲理,喻人的作用很强。
这种哲理漫画现在来说,市场并不是很广阔,能接受并喜欢的人也不多。即便如此,贾庄依然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
读书带给他哲理创作灵感
“我所画的画,我所做的事,都是因为我喜欢。我不喜欢被人强迫。我所画的哲理漫画,对人有教育意义,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提及钟情哲理漫画的原因,贾庄告诉记者,他喜欢读书,尤其是哲理方面的读物。家中有一本朋友送的《牛津格言集》,早已被他翻过无数遍,里面各种精辟格言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读起来满口生香的句子,你都能感觉到哲人的思想的闪光点。很多时候,我读后都会会心一笑,因为那句话正好说到我的心坎儿里去了。”贾庄说,看着这些富有深意的句子,他就产生了想用自己的画笔,把它们形象地画出来的想法,“比如说这句话:‘掌握好分寸的沉默远胜于雄辩。’我就把它画成一个人举着一张纸,纸上面有一张紧闭的嘴,而人脸上本应该有嘴的地方,我把它留白处理。这样出来的效果,会更有震撼力和说服力。”
除了创作哲理漫画,贾庄还爱好研究漫画史。《观我嬉笑漫画事》是贾庄2010年开始在《河北动漫》上连载的文章,里面有他对中国漫画史的研究和独到见解。“既然是画漫画的人,就应该对漫画史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尤其是中国漫画。中国的‘漫画’二字自丰子恺始。但是丰子恺之前的历史,再远至远古人的洞穴壁画等,这些都属于漫画现象。中国的漫画现象从五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贾庄说。
旅行让他创作内容更加灵性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作家毕淑敏在《带上灵魂去旅行》中如是说。而贾庄就是这句话很好的实践者。
在漫画创作之外,每逢闲暇时,贾庄总会约上三五位好友,或远行,或近游。在得知自己的《无题》获奖时,贾庄刚刚从西藏采风归来。
谈起旅行的意义,贾庄感慨良多。就拿这次去西藏采风的经历来说,他是和6个伙伴,开着两辆汽车自驾去的西藏。入藏时,走青藏线,回来时,走川藏线。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危险。在渡过金沙江大桥时,恰逢9月,当地的雨季刚刚过去,他们遇到了泥石流。泥石流把他们身后的公路冲垮了。滚滚江水,挟裹着无数沙石,在身后呼啸而过,更让他们感觉生命的无常。幸运地的是,这次有惊无险。
“当时的感觉,即害怕,又刺激。”旅行带给贾庄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还有一种新的创作灵感。
贾庄在四川一个叫巴塘的地方,第一次接触了藏戏。“当时,我就被藏戏高亢的唱腔和颜色绚丽而神秘的面具所深深吸引了。我现在正在参照《戏出年画》画舞台的戏剧人物。藏戏给了我很多新的创作灵感。我觉得我一定要把藏戏画出它的神韵,然后收入我的画册中……”
对于未来漫画创作之路,贾庄有着无限的美好憧憬。
2012年11月26日 09点11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