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szxinqiao
楼主
一车车粉碎后的秸秆进入生产区,顺着皮带进入料仓,继而被传送到锅炉里,一系列燃烧发电程序之后,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经由一条条银线并入电网。这是我国首个投产发电的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工程——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项目(BE)1×2.5万千瓦机组的发电情况。 国能单县生物质发电工程是中国第一个新型环保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采用丹麦生物质发电技术;工程建设规模为1×2.5万千瓦单级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一台130吨/小时生物质专用振动炉排高温高压锅炉,年消耗生物质能燃料20万吨左右,发电量约1.6亿千瓦时。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开工建设、投产发电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2005年10月20日,在国内其他生物质发电项目还处在规划阶段的时候,单县项目就已浇筑了第一方混凝土,建设工程全面起步。“口粮”不再是发电难题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果树枝、林业加工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禽畜粪便等燃烧发电的技术。单县生物质发电工程投产后短短几月,国内共有四座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分别是国能单县(装机容量1×25MW)、威县(装机容量1×24MW)、成安(装机容量1×24MW)、高唐(装机容量1×30MW),均由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对于正在兴起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两院院士石元春希望人们注意,生物质产业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工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它是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新型产业。生物质发电复杂的燃料供应系统和锅炉燃烧技术,完全不同于常规火电机组,而是复杂得多。 在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当中,生物质发电的燃料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面对的问题。中国农村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与国外农场式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种植面积很小,土地大都复耕,种植种类变化大,生物质发电所用燃料在种类和数量上不确定因素较多。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国能的生物质发电逐步形成了单县项目自主经营、威县项目农民经纪人经营、辽源项目委托经营三种燃料供应系统运作模式。目前,威县项目已收购燃料约15万吨,成安项目突破10万吨,其他拟投产项目燃料收购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2007年2月底,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核准项目29个,除4个已并网发电项目外,在建项目10多个。除此之外,计划今年新开工项目12~15个,预计并网发电10~12个。按照公司的“十一五”规划,在2010年末,公司将建成200万千瓦的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届时将有约160台规模从1.2万千瓦到3万千瓦的生物质能发电机组投入生产。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整个“十一五”期间投产和在建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左右,对各类发电主、辅机设备,燃料收储运设备以及各类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农民经纪人做起了秸秆生意 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建成投产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农村提供经济支持,秸秆等燃料成本是生物质直燃发电企业的主要支出,而此项支出直接流向农民。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李田楼收购站占地2.3万平方米,除了几间办公室之外,就是堆得七八米高的十几堆生物质燃料,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草木发酵的气味。“这堆是棉秆,这堆是木材下脚料,那堆是果树枝,那边是经过粉碎处理的。秸秆运来之后我们都会分类分区堆好。”收购站的宋站长介绍眼前这些燃料。“在公司建起来之前,这些东西几乎不值钱,有一些被老百姓当柴烧掉,更多的是被扔掉了。” 这时,成武县孙寺乡的郭峰送来一车刨花:“今天下雨,只送一车吧。”检测后一称重:4.78吨,按每吨260元的价格,一车就卖了1242.8元。郭峰不是普通的农民,那车刨花也不是他自家的,而是四处收购来的,他的身份是“经纪人”。像他这样的经纪人,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已经发展了30个。原本分散在一家一户的零星秸秆资源,由经纪人统一收罗起来,积少成多,免去了众多农民卖秸秆的奔波之苦,经纪人也能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增加家庭收入。郭峰从8月开始给李田楼收购站送刨花,平均每天两车,大概在10吨左右。
2007年05月13日 00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