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上石懒人
楼主
1,吧里很多人谈到收景徽之事,就跟火烧屁股一样,大言伦理道德。其实**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回事!
古代是父系社会,算伦理是要从父族算,不能看母族,这点是完全跟现代不同的。
贾宝玉可以取宝钗、黛玉等表妹,但是不能娶探春惜春等堂妹。其实按血统远近看是没区别的。
即使是林黛玉,也属于父族的,是姑表妹。但是由于黛玉母亲“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林黛玉就是林家的人了,与贾府无关,所以也可以取黛玉。
结论:商小姐嫁给张原后,商小姐就是张家的人了。小景徽未出嫁,还是商家的姑娘,就完全可以再嫁给张原,二者没有半点伦理冲突。
2,景徽到底会不会嫁给张原,虽然我是很期盼,但是三痴那家伙很难说。这牵涉一个写作风格问题。
三痴写小说,他自己其实有着很强烈的节制力,控制力,所以写的很含蓄(或者说过于客观冷静)。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节制”特性,导致他在描写女性时,会出现“情感错觉”——也就是说你很难从他笔下的文字区分出作者的真实情感意愿(这个问题其实很早我就看出来了。)
具体的说就是:三痴写女性时总是以同一种眼光去看,并不像现实中大家看母亲看出慈爱,看妻子看出情爱,看普通美女则是欣赏。所以我们看他书时就会出现误解。
比如他第一本书娱乐指南,李煜老婆小周后,我一看就看的我想入非非,我当时想,莫非要收了?结果呢,毛都没有哇!!!
再比如,上品中的嫂子,我当时一看,也想入非非,结果呢?悲剧哇~~~~
比如写小景徽,你集中写她的可爱就够了,你带那么多细致的客观观察做啥呢?根本不像一个作姑父长辈的视角啊!
所以后来,我醒悟了!
原来这是作者的错!写嫂子时能像情人那样去写么?你像情人般的去描写,读者能不想入非非么?写小景徽也写的更个情人一样动人,能不想入非非吗?(具体描写大家可以去找来对比下,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总之,一切是三痴的错,都怪这家伙太过客观,没有把握好不同情感下的角色描写应该不同。当然,这种节制含蓄也是他的优点,但也是缺点。
2012年11月24日 16点11分
1
古代是父系社会,算伦理是要从父族算,不能看母族,这点是完全跟现代不同的。
贾宝玉可以取宝钗、黛玉等表妹,但是不能娶探春惜春等堂妹。其实按血统远近看是没区别的。
即使是林黛玉,也属于父族的,是姑表妹。但是由于黛玉母亲“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林黛玉就是林家的人了,与贾府无关,所以也可以取黛玉。
结论:商小姐嫁给张原后,商小姐就是张家的人了。小景徽未出嫁,还是商家的姑娘,就完全可以再嫁给张原,二者没有半点伦理冲突。
2,景徽到底会不会嫁给张原,虽然我是很期盼,但是三痴那家伙很难说。这牵涉一个写作风格问题。
三痴写小说,他自己其实有着很强烈的节制力,控制力,所以写的很含蓄(或者说过于客观冷静)。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节制”特性,导致他在描写女性时,会出现“情感错觉”——也就是说你很难从他笔下的文字区分出作者的真实情感意愿(这个问题其实很早我就看出来了。)
具体的说就是:三痴写女性时总是以同一种眼光去看,并不像现实中大家看母亲看出慈爱,看妻子看出情爱,看普通美女则是欣赏。所以我们看他书时就会出现误解。
比如他第一本书娱乐指南,李煜老婆小周后,我一看就看的我想入非非,我当时想,莫非要收了?结果呢,毛都没有哇!!!
再比如,上品中的嫂子,我当时一看,也想入非非,结果呢?悲剧哇~~~~
比如写小景徽,你集中写她的可爱就够了,你带那么多细致的客观观察做啥呢?根本不像一个作姑父长辈的视角啊!
所以后来,我醒悟了!
原来这是作者的错!写嫂子时能像情人那样去写么?你像情人般的去描写,读者能不想入非非么?写小景徽也写的更个情人一样动人,能不想入非非吗?(具体描写大家可以去找来对比下,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总之,一切是三痴的错,都怪这家伙太过客观,没有把握好不同情感下的角色描写应该不同。当然,这种节制含蓄也是他的优点,但也是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