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bo人的神秘去向
远方的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昨天看节目,看到 僰人 二字,眼前一亮,才看过央视播出过专题纪录片《远逝的僰人》,对这个民族悲惨的消亡感慨良多,当时就激动了,所以想效颦狮兄,也来发张知识贴,不想楼主开贴神速,现在只好前来续贴,给楼主作注,补充几句。
战国时期的“僰”区
僰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僰人首领因跟随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并以宜宾为中心,在今川南和滇东北地区建立了势力强大的“僰侯国”。秦汉以后,中原势力渐及西南,僰人势力日衰,但仍在以宜宾为中心的川南地区和以昭通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与其他民族杂居。历经唐宋直至元明都有历史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由于封建王朝的围剿,僰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人间蒸发”。
2013年06月04日 07点06分 22
level 10
历史真残酷
2013年06月04日 07点06分 23
level 9
但是以上说法存在争议,另有见解认为,僰字读轻音为白。古即越人。人们多叫为百越。唐朝前以獠著称。后来才以壮族为名,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主干,僰人与壮族有传承关系。
又有说法认为,僰人即今日白族之先民。僰文,也被称为方块白文,是白族人民仿照汉字创造的书写白语的意音文字。从族姓上来看,僰人的诸姓,都是现在白族中的大姓,明代僰人分布地应当与白族大致相同。明时所谓的僰指的是白、彝这样的人群。
2013年06月04日 07点06分 27
level 9

另有一种意见认为,四川是濮人的重要居住区,僰人就是濮人,也就是魏晋及其以后的僚人。认为僰和僚属同族异名。悬棺葬作为一种相似的文化现象,是由于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中流传开来。在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相似的条件下独立发展起来的。
种种争议没有定论,人们便尊重当地的习惯,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将悬棺称为“僰人悬棺”。
2013年06月04日 07点06分 29
level 13
百万雄狮8 楼主
主要是这些土著都没有文字,只能从汉族的记录中去寻找线索,而汉族记录各朝称谓均不同,就出现歧义了哈。
2013年10月23日 10点10分 30
首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