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1996年,香港电影市道继续步入低谷,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在该年,一家名为“最佳拍档”(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的电影公司横空出世,以主攻年轻人市场为发展策略,在短短数年间接连打造出创造票房佳绩的“古惑仔”系列、《百分百感觉》及《风云雄霸天下》等片,因此曾被业内誉为“最具市场触觉的电影制作公司”,而由王晶[微博]、文隽[微博]及刘伟强[微博]结成的创制组合,也随之成为港产片低迷形势下的一次“逆袭”。
2000年后,“最佳拍档”三雄渐分道扬镳,十余年间,华语电影市场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三人亦先后融入香港影人的北上大潮,各自为战,各展成败。直至今年宣战贺岁档的《大上海》,昔日的“最佳拍档”方真正实现聚首——刘伟强监制、文隽策划、王晶导演,在不少观众影迷看来,堪称“强强联手,经典回归”!
对于《大上海》,王晶、文隽与刘伟强更愿意将之视作“最佳拍档”再显神通的前奏,因其后非但有“王晶+文隽”组合的《新古惑仔》在港上映,以“王晶+刘伟强”组合搭配“周润发+谢霆锋”阵容的据传是“赌神”题材的大片也将开拍,王晶还宣称:“如果新《古惑仔》第一集拍出来反响不错的话,可能到第三集的时候还会再请刘伟强导演。”由此可见,“最佳拍档”非但不会昙花一现,还将拉开一轮全新的持久战幕。
“最佳拍档”将来的新故事尚待演绎,但他们过去的奋斗史及现在的经验谈,无疑已成就一段丰富多彩的光影旅程,既惹人回味,也可供思考与借鉴,本期《新航标》对话王晶、刘伟强、文隽,追溯“最佳拍档”港片低谷逆袭史,解析十年后再战《大上海》种种内幕。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2
level 10
【携手——骂出来的拍档】
说到“最佳拍档”的诞生,或可追溯至1993年王晶力邀刘伟强加盟之时——当时,刘伟强虽已执导过《朋党》、《僵尸至尊》、《伴我纵横》等片,但与其摄影功力相比,仍只是经验不足的新手。“后来晶哥打电话给我,我就答应去他公司了,因为我觉得做导演的话,剧本是很重要的问题,而晶哥刚好是编剧,那我做导演就不用担心剧本了。”
事实上,1982年王晶执导《猎魔者》时便与刘伟强结识,当时刘只是该片的摄影助理,十年后再合作《香港奇案之强奸》,他已晋升导演,因在王晶看来,刘伟强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故锐意给他更多机会。“那时候日本有个导演叫若松孝二特别火,所以我就说,刘伟强你先拍《强奸》第一集,拍好了就能拍别的了,真的是这样想。”
岂料《强奸》上映后,竟以1300万港元成为全年三级片票房亚军(仅次于《人肉叉烧包》),也是“王晶创作室”芸芸制作中第二卖座的影片,其后,刘伟强又为王晶执导了《人皮灯笼》、《新边缘人》、《恋爱的天空》等片。
1995年,刘伟强拍出《慈禧秘密生活》及《庙街故事》,但两部戏却惹来当时任电台影评人的文隽一顿调侃臭骂,当这些话传到刘伟强耳里时,怒不可遏的他更一度想“教训”文隽,“当时我跟晶哥说:‘这个人不行啊!’晶哥说:‘好,我找他出来。’然后文隽到了公司,我就准备要找人来打他一顿,没想到晶哥当场提议说:‘我们三个人合作组间公司吧。’”就这样,“最佳拍档”有了最初的锥形。
一直以来,许多观点都认为“最佳拍档”成立于1995年,创业作则是改编自牛佬同名漫画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但对文隽而言,这却是一个连王晶和刘伟强都搞错了的“误区”——因真要追根溯源,“最佳拍档”其实是因嘉禾支持而成,而真正的“创业作”应是《古惑仔之只手遮天》!
“晶哥有一次跟我说:‘文隽,你不要老坐着不干活,你来监制一部片吧。’当时他说想拍一部三级片,但是三级片我不懂,于是我就提议拍《古惑仔》。我们应该是在1995年8月份就开始拍的,但当时还没有‘最佳拍档’,而是用晶哥的‘晶艺’来拍。后来准备拍《古惑仔3》的时候,晶哥说:‘《古惑仔》还有我们三个人,已经有人高价收购了,就是嘉禾。’就因为嘉禾支持,他才说:‘我们弄一个‘最佳拍档’公司好了。’然后还是我去找许冠杰要版权,那时候已经是96年夏天了,所以‘最佳拍档’其实是96年3、4月开始组建的。”
但《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作为三人携手的先声,并为日后公司的创作策略奠定基础,意义却尤其重要,且更值一提的是,该片在不为片商看好的情形下被排在圣诞后新年前这一人称“死档期”之际公映,却爆冷大收2100万,其后更为香港影坛带来一阵迅猛的“古惑仔风潮”!
在此之前,甚至王晶都以为《古惑仔》票房会连他编剧的《偷偷爱你》都不如,但就在午夜场戏院里,反馈回来的票房数字却令他当场惊呼“什么!”——全香港场次爆满,开映半小时累计90多万,截至午夜1点半,已收108万。“然后我们就去开庆功宴了,而且因为票房每天都在增加,过几天听到又几十万,就去庆祝,然后到100多万,又去,开了很多次。”刘伟强说。
《人在江湖》大卖后,三人又抢闸给“古惑仔”开拍续集《猛龙过江》,但此番他们完成的是“不可能的任务”:2月中开机,连取景带拍摄14天结束,3月底上片,期间,剧组每天都靠文隽现场“飞纸仔”开工。
结果,《猛龙过江》票房冲上2200万,是“古惑仔”系列中最卖座的一部。紧接着,王晶又将文隽和刘伟强拉回来开拍第三集《只手遮天》,而这次同样十万火急:4月中收定金,月底飞荷兰,5月拍完全片,6月底上片,所幸依然准时完成。
尽管《只手遮天》票房未能超过前两集,却被影评人公认为“古惑仔”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甚至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推荐电影”之一。此时,“古惑仔”三部曲总收入已高达6000万港元,于此诞生的“最佳拍档”,也意气风发起来。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4
我就准备要找人来打他一顿
![[瀑布汗~]](/static/emoticons/u7011u5e03u6c57~.png)
这么吊
2012年11月23日 12点11分
level 10
【主打——年轻人市场】
“最佳拍档”成立后,业内对其发展策略及运作特色有如下归纳:“将目标观众界定为青少年(以25岁为限),挑选新上位艺人作主力演员(郑伊健[微博]、陈小春[微博]、舒淇[微博]、葛民辉),从题材(连载漫画)以至说故事手法(风格化的摄影,强调合力成群的团结),加上市场触觉敏锐,反应迅速,成了最有锐气和实力的新扎公司。”
所谓的“触觉敏锐,反应迅速”,是指“最佳拍档”在打造“古惑仔”系列后,因遭不少社会舆论抨击影片粗制滥造、遍布粗口、误导青少年,随之于“古惑仔热潮”最盛时宣称延迟开拍第四集《战无不胜》,并推出改编自日本漫画兼走青春爱情路线的“百分百感觉”系列,并继续以年轻演员阵容出之,结果《百分百感觉》(票房2000万)及《百分百岩Feel》(票房1500万)都打入全年二十大卖座电影行列,公司得以成功转型。
从“古惑仔”过渡到“百分百感觉”并再获成功,实反映出“最佳拍档”实施的“穷则变,变则通”理念,正如王晶所言:“我之前曾在向华强夫妇的‘永盛娱乐’那里,离开之前,我已经替他们把李连杰[微博]、周星驰、刘德华、张国荣、梁家辉这些演员全签下来了,但离开之后才发现,原来我谁都没有,然后就想到其实启用新人也会是一条生路,因为我觉得当时观众看那帮人已经看腻了,所以就拍让纯年轻人看的电影。”
此外,“最佳拍档”还拉拢了如马伟豪、叶伟民、邹凯光、秋婷、钱文琦等一批年轻编导,以集体创作等方式拍出不同类型的影片,借此探索市场走向,所以仅1996年,“最佳拍档”除制作了《红灯区》、《古惑女之决战江湖》、《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等古惑仔“番外篇”,还推出如《怪谈协会》、《人细鬼大》、《飞虎雄心2傲气比天高》及《港督最后一个保镖》等片,虽然市场反应有成有败,却令“最佳拍档”在拥有一批固定的年轻拥趸的同时,成为当时最热闹的电影公司。
“96年到97年,‘最佳拍档’出了很多片,因为那时公司除了我跟刘伟强,还有七八个年轻导演一起构思出很多题材,甚至一些很冷门的题材都拍了,比如舒琪那部《爱情Amoeba》。”文隽说。
1996年,“最佳拍档”制作的电影累计票房达1亿2800余万,作为一家崛起于港片低潮期的中小型电影公司,有此成绩实属难得。但到了1997年,“最佳拍档”却只有《97古惑仔之战无不胜》及《爱上100%英雄》等两三部电影面世,令不少观众疑惑,殊不知,此时公司正酝酿着更大的计划..。.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6
level 10
【分飞——市道不景的结局】
1998年后,香港电影市道进一步陷入低潮,但期间正值科网热潮,王晶为支撑“最佳拍档”,遂让科网入了大部分股,但到了2000年后,此举也没法再让公司维系下去,因此,该年的古装贺岁片《决战紫禁之巅》,便成为“最佳拍档”三人组最后一次携手合作。
“那几年市场不好,我自己拍的戏都赔得要死,结果他俩后来就直接属于嘉禾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最佳拍档’了,可是他们的股份还在,但我把大部分股份都给了科网,然后又拍了一大堆戏。2000年‘东方魅力’上市,我就把整个‘最佳拍档’卖给‘东方魅力’,换了一些股票,三个人分了。”
在“东方魅力”的支持下,“最佳拍档”仍运作了一段短时期,并先后制作《一见钟情》《拳神》、《中华赌侠》等片,但20001年科网泡沫爆破,“东方魅力”随之放缓业务,三人组最终分道扬镳,成立五年的“最佳拍档”也告结束:刘伟强加入刘德华的“天幕”执导《爱君如梦》;文隽另组“FBI友情岁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创业作《友情岁月山鸡故事》依然是“古惑仔”片,其后还拍了《Bad Boy特攻》、《偷吻》等片;王晶则一度加入了天映公司,2003年方重返“中国星”…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