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宝船长度基础辨析考(转载,原作者某西某瑞)
洪荒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宝船研究
1.1
关于现代宝船长度研究的一些资料
关于复原宝船的一些资料
造船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先生,在2003年4月撰写的《对复原“郑和宝船”的一些意见》中,提出了可行的科学具体的换算论证方法。他依照明代1丈相当于现在的3.11米计算,得出:2000料郑和宝船长19.68丈(61.2米),宽4.44丈(13.8米),型深1.57丈(4.88米),设计吃水3.9米,估算排水量为1170余吨。至此,明代2000料郑和宝船复原仿造的各主要尺度都已得到了较为客观的史实、史料的考证,郑和宝船的神秘踪影已初现其形。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查证了宋代5000料(宋代“料”比明代小)大型海船,元代“客载千余人,风帆十余道”的大海船,明中后期最大册封舟以及戚继光、郑成功等各种战船的史料记载,并对郑和宝船的外形、布置,建造材料、船体设计、结构、帆、橹、舵、锚、救生艇、舷樯与波门、乘员编制、武器装备以至通信、照明、通风设备等细微处,都进行了广泛的史实印证。至此,2000料郑和宝船开始逐步露出了真容。
  2000料郑和宝船船长61.2米(19.68丈),宽13.8米(4.44丈),水线宽13米(4.18丈),型深4.88米(1.57丈),设计吃水3.9米,排水量约为1170吨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1.2
关于现代宝船长度研究的一些资料
关于现代宝船的复原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2
晚上细看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2. 关于‘44丈’宝船来源考
2.1 帆船史中相关资料描写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3
那也比同期欧洲船大多 而且是三售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回复 灵柩宫灯 :看9楼和再下头的同期欧洲船只论述,只能说强也强的有限,比吹的差太远了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回复 灵柩宫灯 :这楼的资料是小说的yy。。。就像我写个yy文,天朝造了个航母,这航母有九万米长那样,做不得数的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2.2 一些人的反对与质疑 和新‘资料’的发现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4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2.3 对质疑的解释和辨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 宝船的尺度一说 在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之前 是从未有过记载的 然而2.2文中引用了一些文章试图证明在此小说之前就有过早期抄本 以下给予辨析
其一这里面引用的续笔精一书 本身就是明末的抄本
而用一本抄本证明另一本书抄本的时间显然是毫无可信性的
其二 该文甚至没有提到具体学者的姓名 这显然也严重削弱了其可信性
其三 该文利用了人们的思维盲区
在前面用一个抄本试图证明有更早抄本的障眼法抛出后
他又抛出一个诞生堂抄本 按惯性思维 很多人都会以为这个是更早的了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诞生堂抄本既不是最早的 也没有任何关于宝船尺度的记载 可以说这是个小小的心理陷阱了
以下为瀛涯胜览的抄本页首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5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3 关于宝船真正长度辨析考
3.1 关于武备志中记载的宝船
武备志是明朝时人所绘制的军事典籍
根据该书 可以看到在明朝时人眼中 郑和宝船是一种三桅帆船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7
看图片上的字讲的是过洋牵星术啊。。。而且武备志成书更晚,既然你能否定上面的,为什么又肯定武备志呢
2013年08月23日 13点08分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3.2 天妃经中记载的宝船
正《天妃经》是参加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僧入胜慧在临终时, 命弟子用他所遗留的资财发愿刻印的。其卷首绘有“郑和船队图像,计五列,每列五艘”
这可说是真正留存于世的唯一的第一手郑和船队长度之史料
这里可以看到郑和宝船一字排开 而左边就正是天妃
按照宗教崇拜来看 离天妃最近的理应是船队旗舰 然而所有的宝船均为三桅帆船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8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3.4 关于时人专著中度量单位考
3.4.1
明代专家宋应星 【天工开物】记载
【凡舟身将十丈者,立桅必两】
也就是说 明朝的十丈左右的船 有两个桅杆
3.4.2
明初 【漕船志】对于尺度度量衡的记载
【且如造千料海船一只,……只运米一千石】
真相呼之欲出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0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4 总结与真相
根据漕船志中的记载 我们可以得出
载重量和排水量的比一换算的话 我们可以得出郑和的宝船只有500t-800t
然而发现的证明郑和宝船有千吨的大桅杆如何解释呢
没错 这就是真相
综合第三部分所有的资料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惊人事实
现在那些发掘出来的证明宝船在千吨左右的材料 有可能都是那艘五千料大船的一部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出土的千吨宝船遗骸那么少了
因为五千料的大船并不多而那些频繁出土的三十米左右的明朝沉船应该就是郑和后来下西洋搭乘的宝船 数量相对较多这既可以解释出土文物少的问题
又可以解释漕船志对于早期明朝船只料数的记载 以及天工开物对于桅杆数目的记载
郑和船队可以远航 人数偏少等等原因都全部解决了
这个 应该就是本文的结束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1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同时期欧洲沉船的测绘报告
eprin吞ts.soton.ac.uk/40834/1/pro再吞ceedings.pdf
epri吞nts.soton.ac.uk/39914/1/pdf_p还吞嘛aper.pdf
简 格雷西捷号 1400t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2
level 12
天桑我又忍不住要攻击人了!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3
要是无忧子和忘尘就忍忍,要是南宫就装看不见。。。要是吾是天道那就没必要,反正不差你一个攻击他的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warsky1990 南宫不熟,吾是天道不熟,特想攻击……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回复 丶鳙 :那俩你攻击也是老样子。。。实在不想和他们说话,那就当做视而不见吧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warsky1990 他们在猫帖子里……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虽然明末欧洲的造船技艺已经相当发达,但诸如“五十丈”船这种神奇数字(明代一丈约合3.18米,五十丈相当于一百五十多米,比英国的海上君主号还要大三倍。)是典型的不符合实际的胡说八道。如此推理,则郑和宝船的四十四丈长度,应该属于同类的夸张说法。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4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5
level 12
warsky1990 楼主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6
没看懂,要表达的什么意思?
2012年11月23日 09点11分
回复 qo1352175 :只是考证郑和宝船的真正大小,顺便吐槽郑和时期,天朝的海军也没达到世界无敌的程度
2012年11月23日 09点11分
回复 warsky1990 :我中华,还是两河文化。跟那些,海盗们比不了。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回复 qo1352175 :天朝所有朝代里。。。除了元朝,就没谁有过海权意识。。包括明清两朝在内,而元朝的内政偏偏还一塌糊涂,延续的不长。。。总而言之,天朝的陆军在盛世时期,始终都可以和世界上的超一流军队比划比划,海军。。。海军还是统统去死吧。。。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level 12
怎么标题没有【哈欠】[疑问]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7
因为是转的,直接复制标题没再加工。对了,连珠火铳的问题我上次看了一下,正好和你说一下。戴梓发明了那东西后,根本没有献给康熙,所以康熙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枪。这玩意后来被发现,好像还是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的时候从故纸堆里挖出来的,毕竟关于这种枪的第一次记载,就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所以雅克萨之战的时候,先别说连珠火铳的实战价值是0.。。就看康熙压根不知道这玩意的情况下,这东西也无论如何上不了战场的说咩
2012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回复 warsky1990 :[啊!]刚查了下,清史稿记载戴梓是康熙30年被南怀仁诬陷暗通东洋流放。。。然后南怀仁死于康熙27年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回复 如许江山 :不过他被流放无论是不是被南怀仁诬陷,但都肯定和火器没啥关系。。。因为康熙压根就不知道连珠火铳那东西。。。现在比较主流的看法是, 他被流放是因为涉入了太子党争。。。十龙夺嫡那种事情外人掺和进去。。。汗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level 11
三观啊···
2012年11月23日 08点11分 18
level 11
徘徊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穿梭于人性与兽性的世界。在现实中,偶们喜欢低调与沉默,游走于大千世界。默默只为同一个梦想,愿天下人人都有一瓶酱油!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19
level 11
我们到底有多少东西是yy的。。[啊!]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20
回复 sxd19911008 :司马迁的毛病是夸大军团人数。。。比如说长平之战。。。现在真有人去挖长平之战的万人坑了。。。结果挖出来的骨头拼拼凑凑还到不了一千具。。。反正各种吐槽。顺便中国历史一直有把民夫算成军队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赶骡子敢马运送粮草的老百姓全成了军队,那不一下就百万大军么
2012年11月24日 00点11分
世界古国都这个毛病。。。罗马某些史书里会出现损失几十人,歼灭几万敌人的记录。。。然后我看人在底下吐槽,罗马正规军损失几十人,但是罗马的雇佣兵和奴隶军团同样死了几万人。。。只是那些人是不会上史书的。。。总之,春秋笔法,咳咳,你懂的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回复 warsky1990 :那个司马迁没这种习惯吧。。。[委屈]
2012年11月23日 10点11分
司马迁有很明显个人立场
2012年11月24日 06点1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