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建设和节水改造的调查
四川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顶铁专家 楼主
  前言  “水贵如血”。从去年伏旱到冬干、再到目前的春旱,“烤"问着全省200多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及星罗棋布的小微型水利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共68380公里,其中防渗13208公里,仅占总长度的19.3%,在已防渗的13208公里中,已损毁6754公里,占已防渗的51.1%。渠道建设和养护差,输水损失平均超过50%。中、小、微型水利工程的渠系运行就更加艰难了。据悉,乐山、宜宾、泸州三市水利用率均在0.3至0.4之间。  怎样从人财物方面推进各地的水利建设?记者希望在基层得到一些启示。  ■本报记者余向华童顺鸣 大中型水利工程由国家投资和农民投劳投资修建,属国家所有,由国有水管单位管理;小微型水利工程由受益县、乡(镇)管理或农民自主管理。由于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资金投入量大,但县乡财力有限,导致我省小微型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项目举步维艰。  连线乐山  市县联动财政投入  时间:4月10日  地点:沐川县幸福堰、犍为县东风水库距犍为县城40公里的东风水库,修建于1976年,总库容144万立方米,设计灌面2500亩,由于渠系不配套,灌面只有300多亩,灌区内的太阳坡、雪花等5个村的村民们一直处于“有水难用”的境况。  “2005年,市政府补助40万元,犍为县配套40万元,灌区群众投工投劳,我们整治了东风水库主干渠4.75公里,恢复改善灌面2200亩,水稻满栽满插,农民高兴呀!”该县水利局局长王安清告诉记者。  2005年,乐山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水利工程节水改造和渠系配套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拉开了乐山市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的序幕。当年改善了12900亩灌面的用水条件,新增了2500亩灌面。  2006年,乐山市加大市级投入力度。市政府投入200万元,市水资源费投入200万元,项目区县财政配套200万元,在井研、犍为等地实施了14个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对59.4公里渠道进行了防渗处理,改善灌面26000亩。  今年,乐山市把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列入该市惠民行动,市政府新增1000万元专项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市水利局征收的水资源费也全额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连线宜宾  市、县、受益群众三方联动  时间:4月11日  地点:市水利局2005年,宜宾市政府列支200万元,在翠屏区、宜宾县等六个区县实施了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并明确要求项目区县财政配套1/3,受益群众集资1/3。除翠屏区项目配套资金到位外,其余区县资金均未到位,受益群众集资部分也未到位。  2006年,宜宾市政府调整政策,市政府列支200万元,占项目经费的70%,项目区县配套30%,实施了6个渠系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项目,对27公里干支渠进行防渗处理。  记者点评  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关键在投入。从乐山、宜宾的经验可以看出,实行市县联动,用足用好政策,逐年加大投入,是破解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
2007年05月10日 15点05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