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闲云野鹤展翅
楼主
在中国这样缺少宗教情愫的国度里,祖先崇拜与宗族情结或许是人们精神生活里的首要存在。古人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坟之于国人,不仅仅只是腐旧皮囊容身所在,更是一家一姓代代传承所系。可以说,中国的坟本就是对于祖先敬畏的物化,所谓归于黄土更是漫长农业文明的性格沉淀,好似基因片段一般镌刻在每个人的灵魂当中,成为共通的生命体验。
然而,饶是坟茔在文化层面上意义厚重,但是在河北诸县的推土机前不过是些微黄土。根据新闻报道,某县为了
实现其“139万亩耕地无坟头”的宏大目标祭
出了“
抓宣传
、
抓带头
、
抓奖惩
、
抓督导
”四大法宝。在全力运转的政府主导下,“平坟运动”步步紧逼,孤坟荒冢次第消失,据称当地已有200多万座坟墓被平迁。当地官员对于“平坟运动”的辩解称是为了“方便大机器生产,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
”
。笔者由是恍然,无牙无口不能自辩的茕茕坟茔竟然被摆在了所有活人的对立面,树敌如此之众,难怪成百上千万座坟墓下场凄然。可是,人皆为父母所生养,笔者很好奇当平坟的工作人员们挥动锄头时会不会想到不远的某地也有一处方矮土丘的主人与自己有着相同血脉,大家“你拆我坟,我毁你墓”的行为难道就能让自己幸免于良心的责备吗?
更值得追问的是,河南作为中原文化发祥地,曹操墓、太昊陵都是占地惊人的庞大陵墓,它们又是否“与活人争地”呢?可从未听说政府要求前者为大机器生产让路。如果王侯将相的墓能传之万代,升斗小民的坟就只能湮没无闻。政府平坟,平与不平全以经济利益为判,毫不考虑道德人伦,同样是坟,能为政府招金揽银的恐怕规模还能不减反增,反之则必定是推土机一推了之,如此选择性平坟对于世道人心的败坏恐怕流毒无穷。
平心而论,中国土地资源有限人所共知,耕地保护的严峻现实也值得各方高度重视。平坟运动之所以演变为如今海内扰攘的情况固然部分肇因于坟地性质特殊不易处置,但关键还在于地方政府作为之简单粗暴悖情枉法。笔者以法学为业,行政法学中有一“帝王条款”叫做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时应当具备正当的目的,使用温和的手段,且手段与目的之间相匹配。这就要求政府在做出任何一个举措之时都必须去考虑是否有其他负面影响更小的备选方案。试问,倘若为了耕地就推倒坟地,用一个简单的经济动机作为平坟迁转大动干戈的充分理由的话,是不是今天我们还可以为了追求生活水平就效法古人将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遗弃山林任其自生自灭呢?耕地固然价若黄金,但是用怎样的手段去更好的实现保护的目的才是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相较于平坟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严格土地审批制度或者开发利用农村闲置耕地或许都更为和平顺当,政府行为却弃易从难,为了追求纸面上动听的数字而自陷于巨大的是非漩涡之中,实在殊为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