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汴国际马拉松成功举行 惊艳,赤脚大仙跑完全程】
开封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在郑汴马拉松赛场上,引人注目的绝不仅是那些来自全球各地、肤色各异的职业长跑健将,赤脚大仙、远道而来的北京老大爷、拿过郑州市冠军的“准专业”小学生选手、河南首名“中华奥运少年”……众多业余选手形成了一道道别样的风景线。【最牛气】 “赤脚大仙”跑完全程 在6日的马拉松赛事中,4名赤脚选手引来了众多围观者的关注,他们都顺利跑到了终点。 6日上午11时45分,来自江苏南京的55岁选手徐扬跑过终点后,引来阵阵掌声,多个镜头一齐对准了这名与众不同、赤脚跑完了全程的老选手。 “今天太热了!跑到25公里左右,我感觉脚烫得特别难受。烫脚特别消耗体力,途中出现好多次难以坚持的情况,不过我最终还是挺下来了!”徐扬摆摆手,拒绝了服务人员的搀扶。 徐扬说,他来自南京,是一名围棋教练,从22岁开始业余练长跑。33年来,他多次在江苏省运动会和各种马拉松赛上取得了良好的名次。“我从一开始练长跑就是赤脚,30多年来,每次参加比赛都是赤脚跑完!我不在乎是否能取得名次,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我一生都要坚持下来,弘扬马拉松精神!”徐扬介绍,赤脚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就是一旦遇到不适合赤脚的路和天气,体力消耗比较大;优点则是可以避免穿鞋跑带来的脚趾伤和脚指甲伤。 据悉,当天比赛中共有4人赤脚参赛,都顺利跑完了全程。 【最热情】 北京老头儿扎堆来郑 6日上午7时20分,北京市长跑俱乐部陶然亭分部的30位老人全都到齐了,他们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背着各种各样的装备,自信地做着开跑前的最后准备。 李秉秀老人今年已经76岁了,她是北京市长跑俱乐部参加此次马拉松年龄最大的老人。“我们陶然亭长跑俱乐部有好几百号人,这次来的大多数是老年人,都在60岁以上”。俱乐部负责人李行运老人今年73岁了,他说,一行30人中,有10人报名跑全程,其余的老人则分别报了半程和小马拉松。“我们都是自费来参赛的,平时就喜欢长跑,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最“专业”】 小学生每天跑18公里 6日上午7时50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你就让孩子在最前面吧。”张文生着急地向第三梯队起跑处的裁判员“求情”,这一梯队是参加4.2公里小马拉松赛的选手,其中有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为防止在比赛途中被挤倒,裁判正指挥志愿者把这些小选手往队伍的后面调整。 张文生正是为他参赛的12岁女儿“求情”的,最终,他的女儿张梦媛和其他几名小选手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我们是专业队员!”张文生自豪地说,张梦媛正读小学五年级,平时经常参加专业长跑训练,每天早晨跑8公里、晚上跑10公里,风雨无阻,此前曾获得金水区少年组3000米长跑比赛第一名。 【最尴尬】男士厕所走光严重 在起跑点西侧,有两处临时公厕,一处是可移动的男女公厕,一处是用帆布在马路外的绿化带上临时搭建而成的露天厕所。6日早晨6时之后,使用两处公厕的参赛者越来越多,女厕门口一度排起了长队。 “男厕的走光有点严重。”一名正在马路边寻找厕所的男士向同伴埋怨道。确实,顺着他们的指向,很容易就能看见帆布公厕里边的情形,不少参赛者干脆直接跑到马路外边的麦田里“解决问题”。 【最疯狂】广东“开心果”很搞笑 6日上午7时32分,开幕式现场。记者见到郑武时,他正和来自连云港的几名参赛队员说话,不时有观众挤到他跟前和他合影。 34岁的郑武瘦小精干,皮肤黝黑,戴着一副火红的太阳镜、额头上箍着一根红布条,布条上的几个黄字“体育狂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红色尼龙布做成的“战袍”上,印着“跑向太阳”等字样。尼龙布下,5个奥运福娃被郑武挂在屁股后面,随着跑动上下晃动。 “广东只有我一人参赛。”郑武说,他是广东汕头人,和马拉松结缘已有十多年,平时一直坚持锻炼。因为要参赛,他暂时放弃了卖炊饼的生意,被邻居嘲笑“有精神病”。听到这些非议之后,郑武干脆在额头上箍了根红布条,又绣上了“体育狂人”几个字。
2007年05月07日 14点05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