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梦之蓝·刀郎“谢谢你”巡回演唱会祝福祖国更美好
用最质朴的声音让红歌响遍中国
本报记者王昌磊
红歌,作为我们80后、90后的一代人来说,都会觉得非常的老土了,那虽然朗朗上口,但是充满乡土味的曲调,让人觉得与时代都脱节了。但是当某天,在细雨蒙蒙的黄昏,那神秘而又诗意,迷离而又哀怨的歌声又从路边的商场流出,猛地一下撞击了我心灵深处的那根弦……歌声里蕴含着西域音乐的特有神韵,我仿佛又感觉到那直泻心头的细细秋雨,和浸透凉意的那种绿,顿时,我如痴如醉……
《艾里甫与赛乃姆》、《阿瓦尓古丽》、《送战友》……,一首首“刀式”红歌传遍大江南北,让红歌再次泛起了勃勃生机。就像刘欢老师说的,刀郎刚开始出专辑时,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部翻唱红色经典歌曲,经过他的全新演绎,《送战友》、《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红歌正好契合了我们年轻人的心境,“刀式”的红歌翻唱让红歌从大街小巷传唱走到了KTV的集体大翻唱时代。
我们都是刀郎红歌迷
刀郎给人比较低调、神秘并透着一点孤傲,却不失亲切的感觉。唱歌一直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
味道,声音本身就带着一种忧郁苍凉的感觉,低音够深沉,高音够嘹亮,很多的创作也极具特色,虽然大红的几首歌曲确实会让人感觉歌词、曲调有大俗之感,但接地气、够直白真实的表达也许正是其红的原因。
我和我的兄弟们都是刀郎的歌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车上听的最多的就是刀郎的歌。记得最早听到刀郎的歌是那首《送战友》,那独特的嗓音,忧郁沧桑的感觉将战友的离别和不舍演绎的淋漓尽致。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刀郎的歌,《冲动的惩罚》、《喀什葛尔胡杨》等等一系列的歌曲都非常的让人难忘。此后,凡是见到刀郎的碟片,我都要买。买回家后,从早到晚就不断地反复听,做家务时听,写文章时也听。吃饭时听美其名曰“雅食”;睡觉前听则为“催眠”!老婆说:“太阳月亮轮班休,刀郎歌声水长流。”连出门去旅游,刻录在手机中的刀郎歌,也与我朝夕相伴!
今年,听到了刀郎要来乌鲁木齐开演唱会的消息,早早的就和领导打招呼,将采访刀郎的任务抢到了手,也许有点以公谋私的感觉,但是没办法谁让我是正宗的“刀迷”呢。
质疑难挡“刀锋”
在很多人看来,刀郎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行踪似乎总是闪烁不定。2004年,刀郎以无法阻挡的势头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歌手。《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等歌曲传唱大江南北。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们总是会从各种发声器里传出来,不由分说地传进你的耳朵。从新疆开始,刀郎的歌声东进阳关,一路席卷内地各省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听刀郎的唱片,然后彼此交流。刀郎成功地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
刀郎歌唱事业进入巅峰时,个人出场费飙升至50万元人民币。在《福布斯》2004年名人榜上,刀郎排名第13名,收入高达1200万。然而到了2005年,刀郎仿佛突然间“蒸发”了,同时“蒸发”的还有他那苍茫、沙哑而辽阔的声音。
这数年间,刀郎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刀郎才思枯竭了,刀郎告别音乐圈了、刀郎开演唱会是为了赚钱……?很多人在问。对此,刀郎巡回演唱会乌鲁木齐站组委会负责人陶渊告诉笔者:“刀郎一直没有离开音乐,这些年他除了为自己的创作进行采风,主要是帮一些新歌手做唱片。因为刀郎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另外还帮着新疆建设兵团做了一部音乐剧《戈壁儿女》,在这个时期他精心完成了爱徒云朵专辑的制作,其同时期创作的歌曲《爱是你我》还获得了今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陶渊慢慢地历数着刀郎的工作。笔者还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那就是刀郎这些年在远离国内演出舞台和媒体镜头的同时,其实在海外开辟了另一个战场。这几年里,他在北美、东南亚等地举行了10余场个人演唱会。
歌手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像神一样完美,一个愿意为音乐甘于沉寂,学习的人,我们还要苛求什么呢。
2012年11月12日 03点11分
1
用最质朴的声音让红歌响遍中国
本报记者王昌磊
红歌,作为我们80后、90后的一代人来说,都会觉得非常的老土了,那虽然朗朗上口,但是充满乡土味的曲调,让人觉得与时代都脱节了。但是当某天,在细雨蒙蒙的黄昏,那神秘而又诗意,迷离而又哀怨的歌声又从路边的商场流出,猛地一下撞击了我心灵深处的那根弦……歌声里蕴含着西域音乐的特有神韵,我仿佛又感觉到那直泻心头的细细秋雨,和浸透凉意的那种绿,顿时,我如痴如醉……
《艾里甫与赛乃姆》、《阿瓦尓古丽》、《送战友》……,一首首“刀式”红歌传遍大江南北,让红歌再次泛起了勃勃生机。就像刘欢老师说的,刀郎刚开始出专辑时,最大的特色就是全部翻唱红色经典歌曲,经过他的全新演绎,《送战友》、《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红歌正好契合了我们年轻人的心境,“刀式”的红歌翻唱让红歌从大街小巷传唱走到了KTV的集体大翻唱时代。
我们都是刀郎红歌迷
刀郎给人比较低调、神秘并透着一点孤傲,却不失亲切的感觉。唱歌一直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
味道,声音本身就带着一种忧郁苍凉的感觉,低音够深沉,高音够嘹亮,很多的创作也极具特色,虽然大红的几首歌曲确实会让人感觉歌词、曲调有大俗之感,但接地气、够直白真实的表达也许正是其红的原因。
我和我的兄弟们都是刀郎的歌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车上听的最多的就是刀郎的歌。记得最早听到刀郎的歌是那首《送战友》,那独特的嗓音,忧郁沧桑的感觉将战友的离别和不舍演绎的淋漓尽致。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刀郎的歌,《冲动的惩罚》、《喀什葛尔胡杨》等等一系列的歌曲都非常的让人难忘。此后,凡是见到刀郎的碟片,我都要买。买回家后,从早到晚就不断地反复听,做家务时听,写文章时也听。吃饭时听美其名曰“雅食”;睡觉前听则为“催眠”!老婆说:“太阳月亮轮班休,刀郎歌声水长流。”连出门去旅游,刻录在手机中的刀郎歌,也与我朝夕相伴!
今年,听到了刀郎要来乌鲁木齐开演唱会的消息,早早的就和领导打招呼,将采访刀郎的任务抢到了手,也许有点以公谋私的感觉,但是没办法谁让我是正宗的“刀迷”呢。
质疑难挡“刀锋”
在很多人看来,刀郎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行踪似乎总是闪烁不定。2004年,刀郎以无法阻挡的势头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歌手。《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等歌曲传唱大江南北。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们总是会从各种发声器里传出来,不由分说地传进你的耳朵。从新疆开始,刀郎的歌声东进阳关,一路席卷内地各省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听刀郎的唱片,然后彼此交流。刀郎成功地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
刀郎歌唱事业进入巅峰时,个人出场费飙升至50万元人民币。在《福布斯》2004年名人榜上,刀郎排名第13名,收入高达1200万。然而到了2005年,刀郎仿佛突然间“蒸发”了,同时“蒸发”的还有他那苍茫、沙哑而辽阔的声音。
这数年间,刀郎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刀郎才思枯竭了,刀郎告别音乐圈了、刀郎开演唱会是为了赚钱……?很多人在问。对此,刀郎巡回演唱会乌鲁木齐站组委会负责人陶渊告诉笔者:“刀郎一直没有离开音乐,这些年他除了为自己的创作进行采风,主要是帮一些新歌手做唱片。因为刀郎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另外还帮着新疆建设兵团做了一部音乐剧《戈壁儿女》,在这个时期他精心完成了爱徒云朵专辑的制作,其同时期创作的歌曲《爱是你我》还获得了今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陶渊慢慢地历数着刀郎的工作。笔者还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那就是刀郎这些年在远离国内演出舞台和媒体镜头的同时,其实在海外开辟了另一个战场。这几年里,他在北美、东南亚等地举行了10余场个人演唱会。
歌手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像神一样完美,一个愿意为音乐甘于沉寂,学习的人,我们还要苛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