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不高人六
楼主
还有脑残相信有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了自然界存在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在分析宇宙射线穿过云室的轨迹后,
发现了正电子,因此他获得1936年的物理诺贝尔奖。
理论和试验表明:
正电子总是伴随着电子一起出现,
犹如成双成对的配偶,
故命名为电子-正电子偶,简称电子偶或者电子对。
这说明宇宙和自然界不会单独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电子偶是电中性,对外不显示任何带电性,
电子对在磁场或者电场的运动会形成轨迹一定是对称的轨迹线,
比如在云室中,电子对的轨迹线是非常对称的“人”字线。
这个试验已经非常清楚说明了
正反粒子和谐的共存在我们现实的宇宙中
还有脑残相信有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
还有更脑残的人要用反粒子制造出反物质
2012年10月25日 11点10分
1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了自然界存在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在分析宇宙射线穿过云室的轨迹后,
发现了正电子,因此他获得1936年的物理诺贝尔奖。
理论和试验表明:
正电子总是伴随着电子一起出现,
犹如成双成对的配偶,
故命名为电子-正电子偶,简称电子偶或者电子对。
这说明宇宙和自然界不会单独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电子偶是电中性,对外不显示任何带电性,
电子对在磁场或者电场的运动会形成轨迹一定是对称的轨迹线,
比如在云室中,电子对的轨迹线是非常对称的“人”字线。
这个试验已经非常清楚说明了
正反粒子和谐的共存在我们现实的宇宙中
还有脑残相信有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
还有更脑残的人要用反粒子制造出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