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英雄情节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无论在任何年代任何地域都能激起读者或观众的兴趣。不过,英雄形象也容易趋于类型化,变得单调乏味。拿近些年军旅战争剧中的荧屏英雄来说,无论是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还是李云龙、姜大牙式的匪气英雄,都逐渐变得套路化,缺少新意和变化。然而,央八正播的战争大戏《孤军英雄》里,主人公车道宽却是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多面英雄”,有着多种不同的味道,不落窠臼,可堪细品。
车道宽之“智”:智谋超群,妙计迭出
车道宽首先就用他的“智”折服了我。车道宽奉命刺杀汉奸冷子兴,在与狡猾的冷子兴对峙一番后,车道宽灵机一动,扮成正在烤肉的猎人,骗过冷子兴,顺利完成人物。而在战场上,车道宽的谋略智慧更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次带领部下绝境逢生。比如,他将三国时期的“马尾拖尘”稍加改动后的一出妙计,堪称神来之笔。他让郑明仁在马尾上绑上树枝,造成日军已经开始进攻的假象,诱使刘一江发动猛攻全军压上,最后把刘一江的第七师打得溃不成军。
车道宽之“勇”:孤军深入,勇往直前
暗杀冷子兴一事,既体现了车道宽的智,也体现了他的勇。而他带领仅仅四十五个新四军战士孤军深入,去接收一千多人的汪伪第七师三十一团,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勇气和胆识。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来到三十一团之后,由于遭到枪击以及郑明仁等人傲慢对待,车道宽果断下令把三十一团高级军官全部绑起来。在别人的地盘,把对方指挥官全部绑起来,如此气魄让人不由得为之倾倒。战场上车道宽的勇猛就更不用多说,没有令他害怕的敌人,没有他不敢打的硬仗。
车道宽之“才”:指点江山,才华横溢
不同于以往诸多军旅剧、战争剧中那些出身草莽、文化水平不高的英雄,《孤军英雄》里的车道宽有着高等教育背景。那个年代在大学深造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而且那时的高学历往往意味着有真才实学。车道宽不仅是一位驰骋战场的将才,其实也是个极为难得的统帅之才。即使是在面对国民党中央军司令的最高智囊郝俊杰的时后,车道宽也能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把当时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况形势阐述得头头是道,展现了极为高明的大局观与分析能力。
车道宽之“情”:温柔细腻,深情款款
车道宽是个标准的新四军军人,智勇兼备、果敢坚毅,但他同时又具备细腻、柔情的一面。虽然他只是把白晓玲当成妹妹来看,但从他对白晓玲的种种照顾,也已经能看出他的温柔细腻。而当刁端古怪的于晨露出现后,更彻底激发出这位孤胆英雄的深情。他对于晨露的种种表白,朴实而动人。为了于晨露,车道宽可以赴汤蹈火,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车道宽化名刘达在国统区养伤时,两人朝夕相处互诉情意,是这部战争大戏里最美丽动人的篇章。
车道宽之“义”:深谙大义,身先士卒
剧中,无论是郑明仁还是郝俊杰,都十分看重智勇双全的车道宽,想方设法拉拢他,试图让他为自己所用。然而,车道宽对自己的信仰十分坚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第一考虑。而在战场中,他的义则体现在对战士们的爱护之上。车道宽对战士们千叮万嘱说:“你们谁也不准冲在我前面,冲锋时必须得跟在我后面。”实际战斗中他也确实是身先士卒,每每冲在最前,跟那些缩在后边高喊“弟兄们,给我冲”的将领相比,可谓判若云泥。
车道宽之“邪”:不守陈规,灵活应变
车道宽身上不仅仅有浩然正气,还有一点邪气,这不同于以往某些英雄形象的“匪气”,而是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机智,一种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巧妙应变。拿对付郑明仁这样的老军阀来说,若是跟郑明仁讲什么主义什么**,肯定不会起到任何效果。所以车道宽采用“江湖”的办法,与郑明仁进行“抢枪”,结果连续三次获胜,成功震慑住郑明仁。不墨守成规,不生搬硬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使车道宽身上多了一种“邪”的色彩,人物也变得更有魅力。
多样的特质和味道使“车道宽”形象更为生动立体、丰富饱满,这一方面得归功于编剧对角色的精彩塑造,另一方面则归功于胡军将自我个性完美融进角色。依我看,“车道宽”将成为又一经典荧屏英雄形象,被观众不断提起和回味。
2012年10月25日 03点10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