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Say“No”第二次说不(图)
http://roll.sohu.com/20121019/n355192043.shtml 

她的世界很大;但她的生活几乎为零。也许太在乎“完美”,才是根本问题。因为遥远而不可测探,意味着缺失鲜活的有血有肉。2012她要疯狂。可是,什么是她要的疯狂?对于她来讲,疯狂不是惊世骇俗,不是离经叛道。一些看似最简单平凡的事,人人都能做的,就是她想要的疯狂。“我要的疯狂,就是敢于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些曾经以为的不可能、不可以,因为她冲破的心之枷锁而逐渐消弭。
“正面的形象很安全,但我的价值不在于安全。如果为了安全,我宁可不做这个职业。”比之积极正面完美的偶像形象,现在的她面面鲜活夺目。真实的李宇春,比完美更打动人心。
文/司马皓摄影/王坤
2012年8月26日,北京,万事达体育中心。李宇春疯狂世界巡演首站。距离2005年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正好7年整。
7年,时光在她脸上打个转溜走。而她的舞台,却早已天差地别。
音乐剧的形式,摒弃LED和串场VCR,引入3D投影。一切不可能的可能,最终成为这一晚的华美篇章。女王受奸人蒙蔽,迷失自我,冲破束缚,遵从内心,找回自己。她用音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也是她的成长故事。
她的态度,清晰地通过一场演唱会传递给在场的所有观众。
疯狂之于李宇春,是保有不失叛逆的心,是跟随内心的一种状态。
2006年,超级女声比赛结束之后的李宇春人气如日中天、商演邀约不断,公司给她安排的演出密集到一周飞三个城市。这是很多娱乐圈新人甚至是老人梦寐以求的状态。然而,年轻气盛的李宇春直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跟老板拍了桌子。她说:我首先是一个歌手,艺人只是工作,我不能让音乐为工作牺牲。于是,她将所有商演邀约推得一干二净,留在北京专心完成自己的第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创造了137万的销售奇迹。李宇春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这是她第一次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说“不”。
2012年,出道7年的李宇春人气只升不跌,唱片销量在低迷的市场中一枝独秀,蝉联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WHYME音乐会成功开创了华语乐坛个人演唱会品牌先河,担任亚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入选共和国成立60周年影响外国人的中国符号。在歌手的身份之外,李宇春成为了具有积极正面社会形象的公众人物代表,是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好青年。一个完美偶像所需要的标签,她都已拥有。
然而,李宇春又一次说“不”。她顶着巨大的困难和失败的压力把演唱会破天荒做成音乐剧的形式,她坚持专辑的整体概念与风格统一,即使是从名家手里收来的作品,说不用就不用;她不再一味倚靠助理,为了北京的家装修亲自去建材市场买东西;私人场合遇上用手机不礼貌地跟拍她的路人,会自己过去出言劝阻。而这一次,她是对自己说不,对完美偶像的固有形象说不。
如果说第一次说不,是有所拒绝,那么第二次说不,就是有所追求。
[束缚]偶像身份是一个壳
李宇春是内地娱乐圈的特殊存在。外界对于她,从未冷清过穷追猛打。所以,她从始至终都采取了一种铜墙铁壁式的自我保护和禁锢。有太多声音交织成无形的束缚,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李宇春。偶像的身份像是一个外壳,隔离了她,模糊了面目。但她知道,那不是自己。
记者:今年新专辑名为《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疯狂是不是正面的叛逆的一种表现?
李宇春:我刚刚出道的时候是正面的叛逆,可是我觉得后面开始没有叛逆只有正面了。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我只觉得,哪儿不对。今年我终于觉得,没有叛逆只有正面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叛逆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精神,是骨子里的。阳光青春偶像,我觉得那就是一个壳,就是一个纸板。毫无个性,没血没肉。
记者:但整体的发展其实是由你自己来把控的。
李宇春:对,所以我觉得我今年不能这样子,未来也不能这样子,一定要打破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有《禁界》这样的歌,就是我觉得我一直困在里面。我的身边有太多的声音,有人让你乖,有人让你听话,有人让你放弃,有人让你坚持。特别浮躁,特别吵。你看似没有变化,其实有变化,一点一点符合所谓主流圈的形象。
记者:过程中你有过纠结吗?有些艺人会觉得正面的形象很好,因为很安全。
李宇春:我觉得我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安全上面。如果说做艺人这个职业必须要安全的话,那我宁愿不要。我的个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我会有一些思想的挣扎和纠结。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和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