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道
爱深情更浓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尘」之心灵;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是故「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光风霁月之心胸。云中白鹤之亮节。海阔天空之度量。 匠心独运之慧智。金声玉振之言辞。一柱檠天之才干。 顶天立地之行为。迎刃而解之道学。普济三曹之仁心。 见理能进,见考能定,此谓智慧之心。 见苦能救,见人必渡,此谓慈悲之心。 见逆不怨,见仇不报,此谓平等之心。 见色不迷,见财不贪,此谓贞廉之心。 见善必行,见过必改,此谓上进之心。 见贤思齐,见到成道,此谓自立之心。 人生就像一篇文章,要紧的是其内容,而不在乎长短。 人生福常,皆有分数。惜福之人,福常有余;暴殄之人,福常不足。 人生难得三无:无忧,无争,无愧。 生活难得三有:有节,有规,有常。 人生看得开,则得失可淡。 生死识得透,则无什可求。 我见放的下,则争执可除。 责任担得起,则圣业可办。 行为做的正,则訾论可减。 事理讲得对,则人心可服。 收得心性,就可慎独。 放得心下,便可做人。 忍得气住,就可处世。 化得气下,便可成事。 镜要无尘,才能照出黑白。 心要无私,才能明辨是非。 玉要无瑕,才能光泽耀人。 心要无欲,才能悉通天地。 莫使物动心之静,莫使意乱心之宁。 莫使欲扰心之安,莫使情困心之灵。 凡事要看的开,道理要想的开。 迷惑要解的开,嗔恨要化得开。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2007年04月16日 05点04分 1
level 7
。。。
2007年04月16日 05点04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