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 ┈┉♣ 冠 群 芳 ♣┉┈ οО☞ 牡丹原产中国,是我国的国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其花大、色艳、型美、富丽堂皇、雍荣华贵,自古我国人民视牡丹为“和平、幸福、富贵的象征”。 οО☞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在我国栽培历史修久,现在栽培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它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从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粉精是名贵香料,牡丹根皮经过加工后称为“丹皮”,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淤等功能。 οО☞ 牡丹--中国国花 οО☞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壮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 οО☞ 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壮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的牡丹茧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珍爱牡丹. οО☞ 在八世纪,中国牡丹传入日本,1330年传入法国,1656年传入荷兰,1820年进入美国,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栽培中国牡丹。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壮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壮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 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 正与中华民族特殊气节相吻合。 οО☞ 明朝时,山东曹州(蒲泽)的牡丹又盛极一时,而博得“牡丹之乡”的美誉。 οО☞ 牡丹花语: οО☞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 οО☞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οО☞ 中国牡丹主要产地: οО☞ 1:河南洛阳,古诗有“洛阳牡丹甲天下”,有"牡丹之都"之美誉。 οО☞ 2:山东菏泽,素有"牡丹之乡"之美称,2006年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οО☞ 3:安徽铜陵 οО☞ 4:河北柏山,有株千年牡丹 οО☞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又宋词“爱莲说”中写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句流传至名。“百花之王”、“富贵花”亦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 οО☞ 唐朝人更爱牡丹,曾在牡丹花开季节,举行牡丹盛会,长安人倾城而出,如醉似狂。宫中亦爱重牡丹,诗人李正封赞它为“国色”、“天香”,唐皇极为赞赏。“国色天香”亦从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号。 οО☞ 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οО☞ 牡丹--花中之王 οО☞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οО☞ 英名:Tree Peony οО☞ 别名:鹿韭、木芍药、花王、洛阳王、富贵花 οО☞ 科名:芍药科 οО☞ 而菏泽牡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和翘楚,所以,在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即将来临之既,我们菏泽吧广大吧友在吧主的领导下精心制作了一期关于菏泽牡丹和本期牡丹花会的专题贴,希望能对您了解菏泽牡丹、了解菏泽有所帮助,谢谢!
2007年04月13日 02点04分
1
level 1
┈┉♣ 菏 泽 牡 丹 ♣┉┈ οО☞ 曹州牡丹 亦称菏泽牡丹,历史悠久,它以花大、色艳、形美、香郁等特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著称于世,素有“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之誉. οО☞ 目前菏泽牡丹种植约二万余亩,八大花系,600多个品种,并可人工控制为四季开花,菏泽牡丹花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它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从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粉精是名贵香料,牡丹根皮经过加工后称为“丹皮”,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淤等功能。 οО☞ 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长安;北宋,洛阳牡丹为天下冠;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后来,毫州牡丹盛极一时。“毫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苏毓眉 《曹南牡丹谱》)。“曹南”即曹州一带,也即今菏泽。 οО☞ 而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北温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在气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所以牡丹移植菏泽后,就如鱼得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海内”,史称曹州牡丹。菏泽栽培牡丹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就记载,明代已享有盛名。 οО☞ 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为著,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每年秋后,土人拥载之,南赴闽粤,北走京师,直至厚值以归。” οО☞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曹州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一万五千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花色品种八百余个。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οО☞ 曹州牡丹,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干台阁型、楼子阁型共十个花型;花色分为黄色、白色、粉色、紫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复色,总九大色系。各色牡丹都有名贵品种,如:“掌花案”,花开似火,红光灿,为红色之魁;“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昆山夜光”,花开奇白,黑夜依然,古谓灯笼;“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乌龙卧墨池”,黑中之奇,如龙卧墨;“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洁而有光;“蓝绣球”,蓝色之冠,开如绣球;“赵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郁郁芳香飘四野;“粉二乔”,粉紫同株,双娇可爱;“魏紫”,色紫浅淡多娇艳,古老品种称花妃;“娇容三变”,初开碧绿,盛开红艳,蒋谢素白,十日三变,堪称奇品…….。 οО☞ 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无怪乎,我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
2007年04月13日 02点04分
2
level 1
┈┉♣ 诗 品 牡 丹 ♣┉┈ 苏轼(宋) 白牡丹 梅尧臣(宋) 仙衣不用剪刀裁, 白云堆里紫霞心, 国色初酣卯酒来。 不与姚黄色斗深。 太守问花花有语, 闲伴春风有时歇, 为君零落为君开。 岂能长在玉阶阴。 点绛唇 牡丹 咏十八香, 异香牡丹 王十明(宋) 范纯仁(宋 庭院深深, 牡丹奇擅洛都春, 异香一片来天上。 百卉千花浪纠纷。 傲春迟放, 国色鲜明舒嫩脸, 百卉皆推让。 仙冠重叠剪红云。 忆昔西都, 姚黄声名旺。 堪惆怅, 醉翁何往, 谁与花标榜。 牡丹 赏牡丹 冯琦(明) 刘禹锡(唐) 百宝栏杆护晓寒, 庭前芍药妖无格, 沉香亭北若为看。 池上芙蕖静少情。 春来谁作韶华主, 惟有牡丹真国色, 总领群芳是牡丹。 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题御笔牡丹 李白(唐) 王国维(清) 一枝红艳露凝香, 摩罗西域竟时妆, 云雨巫山枉断肠。 东海樱花侈国香。 借问汉官谁得似, 阅尽大千春世界, 可怜飞燕倚红妆。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咏“洛阳红”牡丹 韦庄(唐) 羊之(清) 闺中莫妒新妆妇, 即便烧焦亦不平, 陌上面惭傅粉郎。 根根铁骨自铮铮。 昨夜月照深似水, 洛阳恰得相宜地, 入门唯觉一庭香。 留取花中强项名。 惜牡丹 栽牡丹 白居易(唐) 陆游(宋) 惆怅阶前红牡丹, 携锄庭下苍苔, 晚来只有两枝残。 墨紫红手自栽。 明朝风起应吹尽, 老子龙钟逾八十, 夜惜衰红把火看。 死前犹见几回开。 豆绿 洛阳春吟 赵新(清) 邵雍(宋) 群芳卸后吐奇芬, 桃李花开人不窥, 高挽香鬟拥绿云。 花时须是牡丹时。 绝谢人间脂粉气, 牡丹花发酒增价, 远山眉黛想文君。 夜半游人犹未归
2007年04月13日 02点04分
6
level 1
本帖得宜于我吧"永恒守护"的辛苦劳动~! 在次向"永恒守护"表示崇高的敬意~! 望牡丹吧的吧主加精或置顶~! 菏泽吧人间祥瑞敬上~! 2007年4月13日 ---------------------------- 百度菏泽吧:http://post.baidu.com/f?kw=%BA%CA%D4%F3&frs=yqtb
2007年04月13日 02点04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