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管理的随想
mike9172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虽说学工业工程的,也做了几年这方面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工业工程的理解,还是很肤浅,那一年半的失败,除了那些客观之外,我自己的思路,也有待再更清晰一些
2012年09月25日 04点09分
1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中午散步,想到一些零碎的东西,把他记下来。一个工业工程刚起步的单位,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或者该做些什么?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3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IE需要提供人力预测,人力预测需要的iuput是什么?订单预测和标准人力工时,不同产品类型的工时相差太大,所以要标准产品类型的工时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4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绕来绕去,还是归结到基本资料的健全上来,所以没有基本资料,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5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在那里的时候,开始的思路也是从基础资料做起,但是还是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成了推动式,而非拉动式,目标导向不明确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6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7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MIFA是个好东西
2012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8
level 8
123小牛2
老大和你一年相处下来吧,我觉得你对公司在工时的这方面贡献还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你把这种思想带了进来,“钱”本来就是很敏感的东西,况且新生事物本来就有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公司就你一个人扛着,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比较势单力薄,如果没有坚强的后盾确实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感觉在私企想干点名堂出来(由其是得罪人的事情),首先是要跟老板打好交道,他必须信任你、支持你,你才能放开手脚干。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商鞅变法”阻力有多大,没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不可能实行。我觉得这一点是你在公司没有做好的,这离开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在工作方面从现在看来第一是标准元素没有确立好,且有些是有问题的;第二就是标准工艺的确认,没有标准工艺,就没法谈标准表型的工时;第三就是标准工时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及时确立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情况。
2012年09月25日 06点09分
9
mike9172
你成长了不少了,工时这个方面,确实做的有些自己的体会了,有了体会就要把他落实下去。你们公司的基础太弱了,老板又是急性子,要好好规划
2012年09月25日 07点09分
mike9172
你们的职责要快点从标准工时跳出来,这块只能是其中一块,把所有的时间全部花在这上面是得不偿失的
2012年09月26日 02点09分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对于做IE工作来讲,思维方式很重要,培养自己的计划能力,协调能力,人因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这些是主课,办公软件,英语,这些是工具。
2012年09月26日 01点09分
10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秒表时间测定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如何刨除不合理的时间,如何掐表停表,都需要功力。最近发现一个新用法。一直钟爱君斯达的牌子,他的功能比较齐全。
2012年09月26日 01点09分
11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整理一下这个东西,另外单独开个帖子好了,这也是财富啊
2012年09月26日 01点09分
12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单件流和多件同时加工的利弊,是否是像我们从前想的那么简单
2012年09月26日 01点09分
13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有个困惑,FMEA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方向是什么?PFMEA出来后,下层客户是谁?
2012年09月27日 13点09分
14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突然想到,一些私企的工时标准问题。IE设定的标准,因为涉及工资和产量压力的问题,员工和班组长都会有抵触高标准,如果到现场认证,一则很难确认员工的熟练程度,二则保不准员工故意放慢速度阻挠,所以往往IE一个标准,加了很多宽放,现场应该毫无压力,而车间一口咬定无法达到标准,双方推搡不清,最终标准推行不了,工程师头大如斗。
@123小牛2
你来说说怎么办
2012年09月28日 02点09分
15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其实,对于能力的评定加薪,是计件工资的一个相辅相成的模块。我是老员工,你是刚转正的新员工,我们的技能水平其实是不一致的,诸如焊接岗位测试岗位更甚,即使入职时间一样,我打螺钉就是比你快,我还是跟你拿一样的工资吗?这跟按劳分配的计件体制不是相冲突的吗?所以,我的想法是,技能水平强的员工,得到更多的报酬,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这就是奖励。员工为了得到技术加分,就必须通过技能考核,通过了技能考核,你拿到了技术加薪,对不起,你就没有理由说这个水平过高。
2012年09月28日 02点09分
16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那么这个标准怎么来定?由谁来定?当然就是IE工程师。IE工程师由指定工时标准,转而来指定奖励标准,看似没什么区别,其实差异很大。我们说,工时标准只有一个,而奖励标准却不同,他可以有很多,你今天是60分,还是70分,还是100分,或者是不及格?如果我今天设定了我打螺钉的考评满分是3秒,我的员工最快操作是不是不能超过3秒?那么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的工时标准是定在几分的标准?是80分呢还是90分?不要再跟我提你产线能力弱,人家能做到100分的标准,公司的平均水平不高,我们只要求80分的标准,你做不到?这样,IE的压力也会小很多,我告诉你了我现在定义的是80分的标准,势必会有人超产,这是必然。
2012年09月28日 02点09分
17
怿庭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制定标准工时时总会受制于产线,这个技术绩效和前段时间的质量绩效异曲同工,希望这个能成为我们一个新的突破啊
2012年10月13日 02点10分
mike9172
回复 怿庭 :你们公司的问题是,执行力太差,团队协作能力弱到不行,这些问题需要几个部门共同来完成,但是总是不能尽心尽力,好的点子出来,执行不到一个月,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放弃了,就嗤之以鼻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的思考和修正,还有坚持
2012年10月13日 06点10分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这样做,还有几个好处,一个是对老员工的鼓励,你是骨干员工,我给你特别的优待,一个是心理满足,一个当然是实实在在的薪资提升。另外一个,我们鼓励整线工资平摊,鼓励团队合作,但是,我们也重视你的实际能力,虽然在一整条线里面,但是我给你额外的肯定,不是一把抓的。
当然,这个对于已经形成工资体系的公司来说,这个改革有点难度,势必造成产品成本上升,但是这不失为一个思路,在薪资提升改革或者其他契机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2012年09月28日 02点09分
18
level 9
mike9172
楼主
最近关于线平衡乃至整个改善作业方式的理解,有些新的内容,等这个案子做完了,挑一些东西发上来,可以给大家借鉴一下
2012年10月09日 06点10分
19
123小牛2
老大多分享点经验给我们
2012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mike9172
回复 123小牛2 :早跟你说了要多关注别的方面,别死扣着工时
2012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level 8
123小牛2
不是我想扣着工时,我们是被逼的,生产、财务最关心什么啊!钱!钱!天天天要防着财务。
2012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20
mike9172
是啊,这个不能怪你们,但是职业发展是你们自己的,工时是对老板交差的,明白吧?
2012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level 8
123小牛2
这么大个公司,加上领导才4个人,让我们如何是好啊
2012年10月12日 03点10分
21
mike9172
你也做了这块有差不多一年了吧?该总结的东西也该总结出来了,新的东西,应该越来越少了吧
2012年10月12日 04点10分
123小牛2
回复 mike9172 :是没有什么东西咯,差不多的也知道咯,但是我们还是在忙,原先的事情
2012年10月15日 03点10分
mike9172
回复 123小牛2 :我就不觉得有那么多事干
2012年10月15日 04点10分
123小牛2
回复 mike9172 :财务啊,不管什么事情都让你去查为什么员工工资会高!
2012年10月15日 08点10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