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护丽达人
	  
	  楼主
	  
	
	
	  日,广州市建委及城市管理者部门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指出,go-vern-ment有关部门正在个别行业上研究抬高进入广州生活人员的门槛,以减少低素质外来人员。一石激起千层浪,需不需要提高入穗门槛成了市民的热议话题。有关数据显示,入穗外来人员在给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本地的治安、就业、教育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市民建议,广州应学习深圳、上海,在包容的同时也要有准入底线,才能增加城市的安全感。 治安影响 8成犯罪主体是外来人员   影响:广州治安管理难度增加,市民安全感下降   数据:广州每年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近80%是外来人员,其中近90%以上在落网前居住在出租屋 多个行业缺人 本地人却不愿就业   外来工几乎包揽了广州人不愿去干的最脏、最繁重的劳动   根据人事、劳动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市的各大支柱型产业内,都并未出现人才饱和的情况。能够数得上的人才缺口,就包括数控人才30万,职业技能人才13.8万,外贸人才30万,会展业人才10万,其中高级人才8000人,广州汽车类人才缺口逾万。这么庞大的需求,仅靠广州本市的自然增长人口和失业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很难弥补的。  在广州,外来工几乎包揽了广州人不愿去干的最脏、最繁重的劳动,拿很少的工资。除了高素质人群,在广州从事低层工作如送餐送水、清洁、家政等人员,也以外来人员居多。外来人员的薪金可以比较低,并且不需要买社保,各类企业为节约成本愿意聘用,加上不少广州本地人多有租房、基金或者做点小生意等各类谋生手段,就是困难家庭也能得到go-vern-ment相对较好的福利保障,大多不愿从事这些脏乱差的工种。另外,广州的出租车司机大多来自湖南、江西,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派系。而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加工厂里,外来工更是占了绝对主流。   记者日前在开发区科学城的创新基地、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几个园区,里面工作的不是“海归”就是“博士”、“硕士”,“白话”并不是里面的通用语言。   外地精英增多 写字楼里占大多数   他们原本是外地户籍,因为引进或买房而将户口迁入广州   如今广州学校、企业等各单位及新建小区,基本上以外地人为主,外来精英渐成社会主流。这个“外地人”,主要指原本是外地户籍,因为引进或买房而将户口迁入广州的人员。   记者从广州某示范性高中了解到,该校近两年不断加大高学历教师招聘,而招聘教师以外地人为主,该校现有200多名教职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外地人。今年新招进15名教师,其中广州本地人只有2人,其他13人均是外地人。其实,该校针对广州本地教师的招聘条件也稍微宽松,比如本地教师只需本科文凭,而外地人要研究生文凭,但前来应聘的本地人人并不多。一方面是外地优秀人才愿意来广州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不少广州本地年轻人不愿意做老师这些收入不算很高、又相对辛苦的职业。本地高素质的年轻人选择做生意或出国留学的更多。   同样,广州天河区不少写字楼,白领也以外地人居多。记者在体育中心东门某大厦了解到,该大厦30楼共有5家公司60多名员工上班,包括服装、软件、广告等各行业,其中半数以上白领是外地人。比如其中一家软件公司,有15名员工,其中11人是外地人,来自湖南、江西等地。 和前段时间广东全面禁外地牌摩托车和电动车一样,一场穷人给富人让路的游戏!!!!!!! 
	
	2007年04月05日 01点04分
	1